◇陈永杰
省内符合岱崮地貌的群崮中以“油篓”为名者,我知道的有五座: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的油篓崮(海拔658米,无遗迹)、蒙阴县岱崮镇的小油篓崮(海拔509米,有遗迹)、平邑县流峪镇的油篓崮(海拔510米,无遗迹)、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的油篓崮(海拔约500米,无遗迹)、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油篓寨(海拔859米,有遗迹)。以上五崮中,博山区的油篓寨海拔最高,崮顶山寨规模最大,且崮体分上中下三层,其他四崮崮体均为上下两层。
这次我们攀登的就是淄博市博山区的油篓寨。油篓寨是崮名,也是寨名,因其外形及顶部有古寨而得名,据《博山区地名词典》(2020)记载:“油篓寨,别名玉楼山、友鹿寨。在区境东南部,池上镇石臼村西部。主峰海拔859米,面积5平方千米。远看此山酷似古时油篓子形状,故名油篓寨。据《续修博山县志》载:‘玉楼山,县东南八十五里,俗名油篓寨。’此山古名玉楼山,是因山形呈三层楼状分布而得名。此山与东边的雁门寨和东北方向的蟠龙山构成三足鼎立之势,是博山区与淄川区的界山。”
上面介绍了“油篓寨”“玉楼山”得名的原由,却未提“友鹿寨”。油篓寨还有一个俗名:“牛楼寨”。估计“友鹿”“牛楼”应均与“油篓”发音相近,因音近而得名。
今年曾多次和同事、好友、邻居秦为伦相约,两家一起外出爬山,但因种种机缘不巧,均未成行。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两家子,四个大人两个孩子,终于相约成行了。大人很高兴,两个孩子更高兴,一路上在车内叽叽喳喳就没个停。
中午10时30分,到达池上镇石臼村北,在路边停好车,带好装备后出发。油篓寨以其山势险要、气势巍峨、形状奇特、植被繁茂而著称。据网络介绍,油篓寨登山之路主要有三条:一条从石臼村北侧山脊,路较平缓;一条从北侧山沟,快至山顶时路为乱石所掩盖,有寨门遗存;一条从村西一条石缝中攀登,路途最近但有小段攀崖路段。《博山山水》(2015)介绍了两条攀登线路:一条自西坡村出发,经西大峪,约1.5小时登顶;一条从石臼村出发,经陈家岭或厨房岭登山,50分钟就可登顶。
因第一次来,这里又是沟壑众多,摸不清底细,沿着水泥路向西南方向上行,到了水泥路尽头,拐进了一条沟峪内。
油篓寨向东侧延伸出三条山岭,山岭之间是一道道深深的沟谷。据《博山区传统村落记忆》(2017)介绍,这里的沟谷大体有三种称谓:如果以大山的主峰为视角,可称为“股”,正如主峰是树桩,各条山谷如同树桩一股一股的树根。若以山岭为视角,可称为“峪”,峪者,山谷也。若从水流的角度说,山谷又可称为“溜”。山谷的根基处必有山泉和溪水,汇成小河,“溜”,即迅速的水流。以上三种称谓都指的是山沟或山谷。如油篓寨与东边的雁门寨中间的沟谷称为石臼溜,与西南黑虎寨、西北鹿角山之间构成的沟谷为辖属淄川区的幸福溜,油篓寨西南边长长的山溜称“西大峪”,从西坡村可以沿这条山溜进山。
油篓寨向西南方向延伸的山岭是梯亩岭,向北延伸的山岭是厨房岭,向东北延伸的山岭是陈家岭,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的山岭我不知道名字,暂称之为东岭和东南岭吧。我们拐入的是油篓寨东南岭和东岭间的一条沟峪,走了一段,几乎无路了,安全起见,我让他们原地等待,只身一人先去探路。下到沟底后,继续沿沟底朝油篓寨方向钻了一段,没有发现人行迹象,加上杂木灌丛交缠,难以通行,估计两个七岁的孩子是无法通过的。返回原点后,一行人登上东岭,希望能够沿岭脊靠近山底。到了东岭最高处,发现岭和油篓寨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断崖,这次换作秦为伦去探路,我们在原地等待。探路的结果是前方崖底太深,不能通过!
观察一番,我们决定从东岭下到北侧沟底,再攀上陈家岭,沿陈家岭登顶。从出发到现在,一路上几乎随处可找到好吃的:酸枣、山柿子、山楂、甜梨……往往是两个孩子一路在前,边打闹边摘好吃的,我和秦为伦在中间,走出很远了,一回头,两个婆子还在半里路外的路边摘果子呢!走得慢,又走了两次错路,走到陈家岭南侧时,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陈家岭南侧下面是大片草丛,中上部则几乎全是荆棘类灌丛,没有果子可摘了,路难走,又扎人,两个孩子被扎疼了,是哭着爬上岭的。
斜穿至陈家岭顶,一条明显的小路通往山顶,我们各人的心中顿时畅通了许多。这条路应该就是上面所说的从石臼村经陈家岭登顶、路较平缓的那条,如果我们当时开车再往北走几百米,就会找到这条路,将会节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陈家岭北侧、与厨房岭之间的沟谷是陈家溜,溜的尽头,油篓寨一层断崖之上有个狐狸洞,传说住在这里的狐仙时常变幻成人形,像人一样走路、说话,还专门为穷苦人办好事。在这一带村民的眼中,狐仙与人的关系是非常友善的,人们尊称为“胡姑”,《博山区传统村落记忆》记载,据源泉镇岳庄村内老人代代相传,狐仙有其善良助人的一面,村内有孩子的家庭,因大人忙,就将小孩抱到楼的附近,叫一声“胡姑”看管一下孩子,虽不见“胡姑”的身影,孩子就不哭不闹,自由玩耍,从未出现孩子磕碰等意外。
站在陈家岭西望油篓寨,只见东侧三层断崖,直立如刀削,紧贴崖壁的石柱摇摇欲坠,如玉柱似竹笋,形成石人、石柱、石笋等景观。断崖之上蜿蜒伸展着块石建筑的围墙。油婆寨东北通往蟠龙山,两山之间的山脊群峰相连,陈家岭尽头、油篓寨东北侧有一山头名叫“尖顶”,远望酷似老人头,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正望着雁门寨方向开心地笑着,人称“笑面佛”。
小心翼翼地沿着一条曲折的挂壁小道,经陈家岭通过油篓寨北面的山鞍,沿林木荫蔽的狭窄小路向上攀登,到达油篓寨的第二层后,从东北角位置继续攀登,翻上一道寨墙,即至极顶。东北角的这条小路,也是攀登油篓寨极顶的唯一一条通道。二层及极顶的石门虽已坍塌,但仍有遗迹可寻。
油篓寨山体分为上中下三层,如果从南面远望,由下至上层层缩进,像极了一座三层楼房;四周均是悬崖峭壁,主峰凸起,远望又像极了古时候盛油的油篓。油篓寨如楼似篓,无论古名“玉楼山”,还是今称“油篓寨”,都十分形象贴切。油篓寨四周悬崖,顶部平坦,具备明显的崮貌特征,而且是一座典型的三层叠罗崮,如果称之为“油篓崮”也未尝不可。
说到“油篓”,我不由得想到了淄博市曾经流行的“油篓坟”。“油篓坟”又称“鱼篓坟”“模子坟”“油篓墓”“花甲子墓”,即活死人的坟墓,这与古代“人到六十,不死活埋”的传说有关。相传秦始皇当年“焚书坑儒”之后,仍不罢休,又下旨“六十还甲子”,就是无论男女,六十岁一律活埋。面对严酷的王法,尊重孝道又充满智慧的古人就想出了一个妙招——建造油篓坟。在坟顶的上方或侧面留有方口,将老人送入坟墓后,子女们就通过小方口偷偷地给老人送饭送水送生活必需品,让老人在里面继续生活,避免被活埋的惨剧发生。
博山是中华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所以充满孝道色彩的油篓坟在博山地区比较常见,博山经济开发区蕉庄、源泉镇岳庄、博山镇下瓦泉村等都发现过“油篓坟”。如今,“油篓坟”这种丧葬形制早已被摒弃,前些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活人墓”也已被叫停。无论是古代的油篓坟,还是现代的活人墓,都与“孝道”相关。但“油篓坟”是古人在残酷社会现实下一种特殊的尽孝方式,一种无奈的生存策略,而“活人墓”则沦为现代社会或为追求风水宝地的一种迷信思想,或为炫耀财富地位的一种夸富心理,或为投资投机的一种牟利工具,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崮顶两端各突出一块巨石,表面平坦。通过无人机俯瞰画面,最上层崮顶东宽西窄,似一个大大的楔子,西、北、东二层崮台悬崖之上有不规则长条状墙体,南侧为陡崖,无墙体。东侧紧贴崖壁的岩柱摇摇欲坠,令人惊奇的是,在东北侧崖壁上端,垒有两米高的墙体,下面就是十几米深的悬崖,人根本不可能上来,不知为何会在此砌筑围墙,又是如何垒上去的。
油篓寨下层崮体与周边山岭绵延相连,是敦实的油篓底座;第二层收窄,很像是油篓身;第三层孤峰耸峙,便是油篓嘴了。站在油篓嘴西北望,一串连绵的山头分别是尖顶、厨房岭、蟠龙山,西南望,一道刀脊状山岭伸向远方,就是梯亩岭、黄家峪顶等山了,附近有石门、石柱、山神庙及“十个兄弟开石门”的故事等景点与传说。在油篓嘴顶部待了四五十分钟,吃饭、休息后,下午3点10分,开始下崮。顺原路下到第二层崮台后,准备沿油篓嘴东侧南去,从梯亩岭东南侧下山,顺道欣赏石门、石柱等景。
油篓嘴南侧、二层崮台南面肩头的树林中有几十间房屋遗迹,房子均系青石板搭建,房顶已无,仅剩残墙,房内遍生林木杂灌,满目荒凉。“几处败垣围故乡,向来一一是人家”,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这处古寨,据说是清朝咸丰年间附近村民为防捻军而建的军事设施。抗战时期,八路军曾占据油篓寨,与马鞍山、鹿角寨形成游击区。山上没有水源、没有食物,当时基本是靠石臼溜村民定期运送。革命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
在林中乱钻一通,终未找到去往梯亩岭的路径,只好原路返回。从出发到返回,一行六人历时六个小时,下午四点半,回到了停车处。
博山油篓寨,如楼似篓,形象奇特,拥有梯亩岭、黄家峪顶、尖顶、厨房岭、陈家岭等众多附属山头,有石门、石柱、石笋、古寨、西大峪、山神庙、玉兔岭、双乳峰、笑面佛、狐狸洞等景点,还有油篓寨淌油、狐狸洞狐仙、十个兄弟开石门、石柱顶上石馒头等传说故事……
山奇景美故事多,“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寻个周末,约上亲朋,去趟油篓寨,您一定会感觉不虚此行的。
2024年12月11日整理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博山山水·综合专集》,2015
《博山山水·池上镇专集》,2015
《博山区传统村落记忆》,2017
《博山区地名志》,2019
《博山区地名词典》,2020
《其他网络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