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杰
《沂源县地名志》(1988)关于“娘娘顶”的记载是:“娘娘顶位于中庄乡政府驻地西南7.5公里处,主峰海拔590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山顶西部悬崖处,有两座屹立在崖旁的石柱,像一位年青母亲托着个婴儿一样,以此得名。东西走向,由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片麻岩构成。早年百姓曾在山上筑寨凭险御匪,圩寨尚存。”
2024年9月21日,连续穿越道坐崮、三角山、高家顶、鹰咀崮四崮后,已是下午四点半,当天的攀登计划已顺利完成。鹰咀崮南面是娘娘顶,沂源县崮研究专家谭立忠教授实地考察后认为,娘娘顶实际是一座典型的崮,非常符合岱崮地貌特点。站在鹰咀崮顶,望着近在咫尺的娘娘顶,不仅心向往之。虽天色近晚,下了鹰咀崮,脚步还是不自觉地朝娘娘顶方向走去。
崮北侧有刀脊状岩石,多植松树。崮有东、西两峰,东高西低。西峰西侧有几组巨石站立,其中一石柱远观似人抱婴儿,这就是娘娘顶得名的原因。
下午5点,登上娘娘顶。崮顶有长方形围子,围子中部有一泰山老母庙,四周有围墙,长约160米,宽约50米。西侧有坍塌的房屋遗迹。小庙坐北面南,建在高约1米的座台之上,由九块经过雕琢的料石搭成,单脊硬山顶,无脊刹,庙置前廊,廊柱为两块石板,门口悬有彩帘。因天色已晚,没有进行测量,也没有揭开门帘观察,因而面阔、进深、门及窗口形制不明。未见石碑遗存,建筑年代不明。小庙规模不大,但做工精细,小巧玲珑,应属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建筑精品。西南侧山门外有三个废弃的大柱础,一个门抱石,围墙后侧有一石碾盘。从柱础、门抱石的大小来看,当时的庙宇规模应不小。每年农历三月三逢娘娘顶庙会,届时方近村民来此烧香祈愿者络绎不绝。
有资料说崮顶曾有一座观音菩萨庙,庙前旧有清道光十一年重修残碑,有尼姑在此居住。其中一位老尼姑在耄耋之年收养过六个小尼姑,都是家贫抚养不起或从小有病治疗无果的女孩,大者十七八,小的年仅五岁。尼姑们自食其力,靠种植谷子、高粱、蔬菜为生。解放前夕老尼姑去世后,小尼姑们各自还俗,离开了娘娘顶。解放初,还有一位曾经在这里当尼姑的人领着孙子、孙女来此祭拜。据说山下老尼姑墓仍存。
附近的高家顶、界石崮、胡家庄西山、八十崮等山崮顶部均有民国时期周边百姓为躲避土匪袭扰而修建的围子,小庙四周的围墙及零散石屋遗迹,也应属同时期、同样目的而修建。
娘娘顶东、西、南三面悬崖,顶部平坦,东北是缓坡,与鹰咀崮相连,具有明显的崮貌特征,确实是一座典型的崮。崮顶植被多为松柏、刺槐,杂有部分黄荆、酸枣、山榆等。站在崮顶向东俯瞰,只见有几座小山头,也呈明显的崮貌特征,只是海拔不高,面积也小,这几个小崮,好像是几个崮宝宝,显得乖巧可爱。
娘娘顶传说是王母娘娘曾经留下过脚印的地方,这一带群山环绕,景色优美,附近传说众多。娘娘顶之阴有修星峪村,村子不大,清宣统年间立村,峪中有一洞穴,相传曾住过一个道人,后修行成仙,故取村名“修行峪”,后沿革为修星峪。崮东有列里村,相传建村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村子原名“碾米庄”,被洪水冲淹后,居民只好移动一里建村,故名列里。娘娘顶南山腰有村取名娘娘顶前怀。娘娘顶之阳不足2里处为社庄村,相传汉代建村,时树林繁茂,野兽出没,村人惯习弓箭,百发百中,自称“射庄”,几经沿革,成为社庄,流传有“李三拜师学艺”的传说。
有意思的是,北有“娘娘顶”,向南不远有“爷爷顶”与之对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在爷爷顶山下修建社庄水库,如今的社庄流域,山清水秀,风光无限,景色可媲美九寨沟。
这次访崮是下午5点从娘娘顶东北与鹰咀崮接麓的垭口处上崮,6点从娘娘顶西南侧东、西两峰间悬崖的凹陷处,沿小路下崮。匆匆行至娘娘顶前怀村,回望娘娘顶,夜色朦胧中,娘娘顶南侧悬崖高耸,崮体浑圆,崮貌特征更加明显。看了一下目前所处位置,导航显示此地距离停车的道坐崮村有6公里!这时天色已暗,心中不禁一凛:这得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车?看看四周无人,只得加快步伐。
走着走着,天已大暗,好在走的是村村通水泥路,不用考虑脚下,掏出手电,尽管甩开步子走就是了。走到列里村南时,APP显示停车处就在正北方向,如果走直线,剩下的路程将会省去一半。可这黑灯瞎火的,在山地里穿行,不一定能找到路,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沿公路行走安全。这么晚了,路边仍有人在果园里忙活,有的在用机器抽水浇园,有的在收拾管子准备回家。机械的迈着双脚,两手前后撑着登山杖,一路走过娘娘顶前怀、社庄、列里、富泉等村,步程超过6公里,2小时后终于到达道坐崮村,在狗子的狂吠声中,驱车返程了。
2024年11月22日整理
参考资料:
《沂源县地名志》,1988
《岱崮地貌社庄娘娘顶》,谭立忠,2018
《沂源地名传说故事·娘娘顶》,毕玉孝,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