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崮乡探奇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会展赛事 首页视频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书画天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崮乡春秋 崮乡小荷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2025年4月15日 13:12 星期二 农历乙巳年(蛇) 正月十六 未时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风情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远山


       中午的时候,看到了张雪峰老师的一个视频。
       视频里,和张老师连麦的,是一位高二女生的家长。那位近乎崩溃的母亲,低沉而又缓缓地和张老师说,她的孩子不愿意读书了,还有一年就参加高考。
        “家长,孩子还有一年就高考。现在才高二。高二,她不上学,她现在能干什么?以后干什么?”
       极度负责的张老师,在视频里,满是焦灼却又真诚地对那端的家长说。

       听着张老师无限担忧的质问,一下想起了这两天我遇到的一位孩子。
       孩子才五年级。十二岁。

      
       那是前天上午,一位长得很像从前的一位朋友的女士,到校咨询。
       她敲门就很轻,进来后,有些局促地站着和我说话,我请她坐下来,在我对面。
       习惯性地以为,她是来咨询学习一技之长的。女性嘛,一般的,大部分是来咨询会计,或办公之类的。
        为了缓解她的局促,我主动破冰。于是很柔和地问她,您自己是怎样打算的,想学办公还是会计。她望着我,能感觉的到,她目光里的真诚。但一开始,她似乎有些着急,又似乎有些迟疑,继而又有些语无伦次。
       于是,我端了杯水,递给她,“不着急,没事的,您慢慢说。”
      
       她一边站起来,一边说着谢谢,我说不客气的,再次请她坐下来。这时,就见她的眼里,有些晶莹。她轻啜了一口水,然后和我说 — —
        “老师,不是我想学习。我是给孩子问的。如果来你们这儿学习,有年龄限制吗?”
        “没有,只要孩子原意学,就可以。”
       “那就好。”

       她轻轻舒了口气,用不大的声音说。她的脸,瞬间好像轻松了一下,整个身体仿佛也舒展了一些。
      “ 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我轻轻地问。
       “孩子十二了,男孩,上五年级。”
       当她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立刻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怎么回事?孩子才五年级,他不想上学了?”“为什么?”我诧异地问到。
       “是的,老师。孩子现在不愿去学校,不愿意去上学了。”
       “这种情况多久了?”
       “正月十七开学去的学校,在学校里待了两天就回来了。这样算来,在家里已经待了一个多月了。”
       “现在已经不起床,中午十二点吃饭也喊不起来,起来也不洗脸啥的。您说,孩子这不是躺平了嘛!”
       她越说越激动,语气渐渐急了起来,说到最后一句,眼泪已扑簌簌地落下来。我安慰着她,让她别急,慢慢说,虽然还有其他同事在场,她还是坦然地说出了一切。

       “老师,我们老家在乡下。为了两个孩子上学,我们搬来了城里。我们来的时候,儿子刚上五年级。去到班里,儿子的成绩,说实话,我们自己也不否认,和班里其他的同学是有差距。但我们和孩子,一直在努力地赶。很可惜!成绩一直就不尽如意,不理想。我们自己也很着急。可班主任老师,却只觉着我的孩子,拖了班级的后腿,影响了她的绩效,总是和孩子和我们说,孩子考试倒数,根本就跟不上;这里作业也多,我们根本写不完;还是回我们老家学校去上好了!那样孩子和我们都不累,等等,等等。
       每次考完试,老师都会这样说。渐渐地,我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愿讲话,越来越孤僻,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自卑;并且开始排斥去学校,排斥学习;直至现在,甚至一听到大人们说,让他去上学,就惊恐,就哭……如今,孩子是破罐子破摔,摆烂躺平了……”

        从我对面桌上,一个,一个,被泪水泡透,揉搓成团的纸巾上,我看到了一位母亲的心,在流血,一滴,一滴 ……

       虽然如此,可我还是能感觉的到,她那份隐韧的坚强。都说,为母则刚,是的,这世上的母亲,又有哪一位不是为了儿女而忍辱负重,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和心血,去给儿女铺就人生之路呢!

       温婉恬静的她,一边说着不好意思,一边又非常详细地叙说了很多具体的状况。她说,老师,不怕您笑话,我们也看过心理医生。无论找谁求助,每一次,我必须把实情告诉老师或医生,我觉着只有这样,才可能会好好地帮到我的孩子。我说是的,因为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她中间说到,孩子自己一个人,在乡下老家生活了一个星期。
       这在从前,可能不算什么。但放在现在,在一个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放在蜜罐里捧在手心里的时代,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自己独自生活一周,这会令人产生很多的沉思。

       当说到孩子一人在家,由于电线短路烧毁电视机,而机智地拔下插头;见到去接他的母亲时的懂事;那些泛起在母子二人眼里的泪花;以及说到孩子这半年以来,心灵所受到的创伤和打击;这位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母亲,好几次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真的很心疼她。
       而唯一能帮她做的,就是怎么样让她的孩子,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午视频里求助张老师的那位母亲,她的女儿高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不想上学了,都把张雪峰老师急成那个样子!这个男孩,才十二岁!小学还没读完!    
     
       听完她的讲述,我心里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建设性的规划方案。
       讲给她听,她很感激。因为聊到之前,曾经帮助过的那些孩子和孩子们的家长,她说,老师,您也是我们的贵人。我说,孩子一生当中,能遇到一位好的老师,是孩子一辈子的幸运。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给了她方法。让她下午把孩子带过来。

       在午后三月温煦的阳光里,我和她,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愉快地聊着天(这是精心策划的开端)。没成想,聊天的时候,她自己和孩子说到了“去教室看看”。一听到“教室”二字,孩子的眼泪,瞬间,“刷”地就流了下来!小手摘下眼镜,用手背和衣袖抹起眼泪来。我随即岔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等把孩子哄欢喜了,才放下心来。这本是上午她一再叮嘱我的:当着孩子的面,请千万别提:“学校”、“上学”、“教室”、“老师”等,这些敏感的字眼。怎料她自己无意中却碰触了“红线”。

       由孩子强烈的反应,我清楚地知道了,现在的情形,已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但为了减轻她的心理负担,我还是微笑着和她说,没事,不要紧的。孩子很聪明,长得很帅很洋气,就是有点敏感而已。

       下午四点的时候,她想让孩子和她一起回家。说耽搁您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孩子却不愿走,说没待够。我说没关系。孩子就又玩到了五点,这是去幼儿园接他妹妹的时间了,母子二人才一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学校。临进电梯的时候,孩子说明天来让妈妈报名学习;他来督促妈妈。
       “那在路上,来回由你做妈妈的保镖,好不好?”
       “没问题!”
          他拿着妈妈下午来的时候给他买的新玩具,坚定、阳光而又自信地回答。

       本来母亲来咨询,是想让儿子在这儿学习上课,有个比较合适的去处。没成想,现在却是自己要先报课学起来。
        我说,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做什么样的人。打铁先要自身硬。这样身教言传,潜移默化,我们从多维度,多方面来影响孩子。

       昨天一大早,母子二人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她说,今天早晨,儿子自己早早起床,,催我早来学校,说别晚了。
       她这样说的时候,眼里,脸上,有藏不住的喜悦在荡漾。
       我非常理解她那一刻的心情:儿子终于不在家躺了,终于愿意出来,愿意见人了!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实,从前天下午开始,这个开端,已然拉开序幕。

       办理完报名手续,我送他们母子二人去电教室上课。
       中午临近下班的时候,她过来和我说,儿子中午不愿意回家,愿意在这里。
       我说,好呀!他现在愿意出来了,并且愿意在这儿待(况且也是学校),是好事呢!

       中午下班了,教室里老师和其他上课的学员们都走了。孩子自己在教室里玩,母亲来办公室和我说,她下去去给儿子买午饭,说去给他买个菜煎饼。我说,好的,可以,给儿子买他喜欢吃的东西。 
      
       “老师,您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就在她转过身,准备往外走的时候,又回过头来和我说。
       说这话的时候,那么坚强她,又红了眼眶……

       望着她走向电梯的背影,有句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浮现在眼前 — —
        可 — 怜 — 天 — 下 — 父 — 母 — 心 — !
      
       于无声处,另一句话,也一直萦绕在心头 — —
       教育,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于二零二五年四月三日周四(清明假期前)夜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ad3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乡村走来的杏林圣手郭有刚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