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蝉
2011年8月 28日,我们崮文化研究会一行6人,探访了家乡久负盛名的莲花崮。
莲花崮在岱崮镇东南方向,海拔534.5米,与安平崮隔一条公路相望。莲花崮山头众多,共有九顶,有连绵起伏之势,北面两个山顶更为紧凑,位于一个山包之上;山势回环,每一处转角均有一山泉静卧,明显出现于路边的有七个,所以莲花崮被称“七泉八堡九顶莲花崮”。但泉眼似乎七个还多,有的隐与山野中,总计有十二个,故本地又有“十二包突泉”之说。 其实山泉在崮乡随处可见。在南北岱崮,在农家的宅前屋后,也有一些小泉眼,虽然不足以和济南的趵突泉、漱玉泉相比。百里之外沂南县铜井镇也有很多泉眼,大的也不少,号称“铜井十八泉”,著名的旅游景点竹泉村就在那个镇。但是我疑心这里的泉眼和济南的泉眼在地下是相通的,是有关联的,因为相隔不远,都在泰沂山区。 远望莲花崮,但见几个小山包连绵在一起,在周围的群崮之中并不显奇特。我们坐着一辆桑塔纳轿车,8点半自县城出发,沿着去旧寨的公路,经过一小时的路程,自马子石沟蜿蜒而上,行至公路最高处,右前方出现一条斜行土公路,那即是通往莲花崮的道路了。前行不久即出现一陡坡,开车的刘师傅嘱一声“坐稳了”,轿车向上猛冲而去,七转八绕,我们的车就登了上去。登上莲花崮,我们才发现莲花崮面积之大,八九个山头呈扇形展开,连绵起伏,方圆足有3公里。不知那些景点都在何处? 我们四下张望,还好,在绿林掩映中,一座房屋露出,似有人家,我们正需要一位向导带领我们游览此处。
一 崮顶人家
我们来到那住户的大门前。门口不大,很普通的石头砌的门垛子,也没有大门楼子。院前一棵较大的杏树,树下拴着一只狗。大门东边还有一只狗。见我们来,两只狗向我们狂吠起来。狗叫声引回了女主人,她热情的和我们打招呼。不一会儿,男主人也回家了,邀请我们进屋坐坐。 这是一个较为宽敞的农家园,房子建设的很地道。堂屋五间,中间三间略高些,左右各有一间。东西两厢各有两间平房。大门朝向东南。院子中间一个自来水,自来水旁边堆着一个小假山,上面堆满大小不一的奇石。 进了屋,我们大吃一惊。我们本人为,地处崮顶的崮上人家,虽然不应当家徒四壁,但是也不会豪华到让我们吃惊的地步。但是看到他们家那台崭新黑亮的高清电视,一圈新鲜的高级沙发,玻璃茶几,大理石地面,明净的顶棚,我们不由在心里啧啧赞叹了——说句实话,这房子布置的比我那城里的小家强多了。显眼的还有墙上的一张大照片,上面一男一女,男的白色上衣,阔面大耳,英俊潇洒;女的翠衣浓妆,眉如弯月,浅笑靥靥;照片上还有一排韩国字体。有朋友猜测这两位是韩国的演艺明星,却从记忆里想不起姓名来。见我们好奇,老人高兴地告诉我们,照片上的人物是他的儿子和儿媳,顿时让我们大跌眼镜。是了是了,沙发对面的北墙上分明贴有两个质地很好的当今流行印制的大大的双红喜字,我们却视而不见,怪谁怨谁?闲谈中得知,老人家三女一子,这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几个月前小两口回家结婚,之后又双双外出打工去了。崮顶原来有三十多户人家,在镇政府动员下,大多数都把家搬到崮下靠近公路的山坳里去了,只有他们为了种地方便,还坚守在崮上。说话间,女主人已经泡好了茶,男主人热情地请我们喝茶,老人的侄子也来陪我们聊天,说好陪我们去几个名胜古迹看看。告别老人出来,老人看我们对院内的石头很是钟情的样子,很大度的说你们即看中了就随便拿几块吧。我们受宠若惊,每人捡了一块,看老人家抽烟,我们中的刘君就赠给老人一盒烟。 再也不能用老眼光看山里人了。我们在回去的路上这样议论。但让我们吃惊的事还在后面。 二 点将台
在老人的侄子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薛刚点将台”游览。薛刚是唐朝大将薛仁贵的后代,武则天取代李唐建立大周王朝,薛刚是站在反对武则天当皇帝的一方的忠于李唐王朝的猛将,但是他的兵马太少,他就到山东来招兵买马,就来到了沂蒙山区,岱崮地界。明明是“反周保唐”,说书唱戏的却说是“薛刚反唐”,还大说特说,真是耐人寻味。 点将台在莲花崮西面的山坳里,我们站在山岩上向下望去,但见一片片杨树林,是山里住户新载的吧,纵横排列,如一队队威武的士兵整装待发。正面那块树林所在的较为平整的地面,就是薛刚当年的点将台了。两面的山坡上,棵棵松树傍山而立。山坳不小,足以容纳一两万兵马。但是这点兵马,远远不足以和朝廷的兵力相抗衡。 向导领着我们向东北方向前行,一棵苍老的古槐,歪斜在路边。向导指着下面的山坳,告诉我们,那是“藏兵弯”。当年武则天派兵来围剿薛刚,薛刚就把兵力藏在这里。此处属沂水县地界,山坳东南方树林中红瓦隐隐的小村庄叫小朱家庄。小朱家庄南面的山包,是九顶莲花崮中的一顶,顶上较为平整,像个鞋底横在那里,那叫“演操顶”,是薛刚演练兵马的操场。遥想一千多年前,薛刚为维护李唐正统,带领兵马演练崮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只剩下这些历史传说,在山谷间流转激荡。 看看距离较远,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演操顶”。还有更重要的景点等着我们过去。 三 大石棚
在向导带领下,我们由东北转向东南行进。当我刚听到“大石棚”三个字的时候,我一时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一幅情景。路越来越难走,路边的草越来越高,有艾蒿、米蒿和一些杂草,也有核桃树、槐树、苦楝树,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突然,向导指着远处的一处石壁告诉我们:看,那就是大石棚! 顺眼望去,只见约五百米的前方有一个大大的石壁横在那里,它的颜色比两边的山崖深许多,下面是一个洞,但是看不出洞有多深。导游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告诉我们,那大石棚下的洞中原来有一个石磨,山上的住户曾来碾米;还有一个两米多高的石臼子,像捣蒜的那种东西,但是前几年被外地的——似乎是日照的一个老板雇人弄走了,为此他动用了现代机械;还有一对石蛤蟆,一雄一雌,非常逼真,两只蛤蟆所对的方向的村子叫柳树头,据说那两个蛤蟆每叫唤一次,柳树头村就会同时死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柳树头村的人越来越害怕,就请一个南方来的风水先生看,风水先生来一看,说是大石棚下有两只蛤蟆,正对着你们村,它们每叫一次你们村就死一男一女,于是柳树头村的人义愤填膺,当天来了一批爷们把那两个石蛤蟆用镐头给搞掉了。向导又说:他小时读一二年级的时候,经常和小伙伴在夏天的午休时间跑到这个大石棚下避暑,一进洞就感觉凉爽,在里面坐半个小时就感觉冷得不得了,就得离开了。 近了,近了,大石棚近在眼前!小心翼翼地踏过草丛密布的山脚,我们跟着向导走进了大石棚下。哇!足有30米高,200米长,洞深约四米,可容纳四五千人。洞口对着一条山谷,山谷的那端有个红瓦林立的村庄,那就是柳树头村。洞顶有水帘飘过,打湿了我们的衣服。如果水帘再大一些,就是花果山水帘洞了。向导指指这里,又指指那里,说这是石磨石臼的位置,那是石蛤蟆的位置,又指着右前方的石壁,说上面有石辣椒,果然有几处突出的石壁像是辣椒的样子,但是向导又说,最像的几个石辣椒已经被人们用镐头给弄走了。倘若这些天生的景点依然在,那会是多么好的景致啊!我们竟是无福一观了。这么好的景点,怎么就没有人来保护来开发呢?向导说:前几年,有个做生意的老板对大石棚产生了兴趣,想来搞旅游开发,投资二十万修了路,还没铺上沥青就打退堂鼓了,原因是他找人估算了下,投上一千万元也不够开发的,还不知道哪年能收回成本,于是扔下二十万元钱就走人了。我们听了叹息了一番。 我们想在大石棚下搜寻点什么,以图有新的发现,但是来过的人显然已经不少了,我们只是步人后尘,除了找到几个似乎像上水石的劣石块,再没发现有什么奇迹。刚发现大石棚时的兴奋,转而化为景点被破坏后的失落。但凡世间稀奇美好之物,多数都遭到人类中不良分子的觊觎,他们蓄意据为己有,煞费心力,却往往使之遭破坏而不能久存,空留遗憾,实在违背了造物主的善意安排,而国人尤甚。由此看来,这个大石棚里的“宝物”被毁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们拍了一些照片,就离开了。
作者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蒙阴县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