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崮文化网副总编辑 谭立忠
安乐崮上的石臼
崮文化网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文明的农业古国,农耕生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人类祖先从猿进化成人,祖先们凭借劳动工具的改变,促进了人类进化和时代变迁。人们在追忆、了解远古的人类生活的时候,大多是从史书的文字记载和沉积的历史文物中来进行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几十万年前,生活在沂源县鲁山洞穴里的山东人祖先——沂源猿人,就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了,这充分体现出了人类的早期创造才能。
作为中国第五种岩石地貌的沂蒙崮乡,其地貌造型独特,风光奇绝,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民们求生存谋发展,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几十万年。通过多年来的实地考察发现,石臼、石碾和石磨这三种石制工具是先人们生存的生活依赖,也是后人们生产发展的主要物证。这三种用石头制作成的工具,目前在沂蒙山区都有完好遗存,其分布范围和使用范围较广,也很典型。 石臼也叫兑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舂米工具,应是几千年之前的文物遗存。在一些反映古代民间生活的绘画里,常见舂米图,画中多是女人举着舂杵,面前是石臼,臼的样子像小水缸。“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李白的这句诗,说的就是舂米的辛苦。历史上,用石臼加工粮食的时间很长。原始谷物加工的办法是以棍棰打谷穗使之脱粒、去壳,以后才发展为舂打。《易•系辞》中记载:“黄帝、尧、舜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说文解字》曰:“古者雍父初作舂。” 《世本•作篇》中说,“雍父作臼杵,舂也。”宋衷注曰:“雍父,黄帝臣也。”由此说明杵臼发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黄帝时代,实际上杵臼的历史可能更古老些。原始之杵臼是地臼,即在地上挖个坑,铺上兽皮或麻布,尔后倒进谷物用木棍舂打。断木作杵地掘臼,捣舂之法由此始。宋应星《天工开物•粹精第四》中记载:“晨炊无多者,断木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到了后期,虽然有了石碾和石磨,但许多地区仍在使用杵臼。所有研钵、擂钵、舂米桶、捣药罐、蒜臼子等等,都是杵臼的家庭成员。
窗户沟村中的石碾
石臼有野外臼、村落臼和家臼之分。在崮顶之上的臼,笔者称之为野外臼。沂蒙山区各地的山崮上,总会见到一个两个,或三个四个甚至五六个石臼。这种臼全是利用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在平整而又较大的青石上或花岗岩石上利用铁质利器凿坑而形成。坑呈圆形,底端锅底状,有深有浅,大小不一。将谷子放进去,然后将一根粗大的石杵(或木杵)插入石坑,双手拎着杵把上下捣击。捣击一阵子后,须将坑里的谷物掏出来,将谷皮除去,再放进石坑里捣。如此这般反复三四次后,石坑里就剩下黄澄澄的小米了。现在沂蒙地区山崮顶上的臼深达三五十厘米,直径二三十厘米不等。村落臼和家臼之应是一个类型,它处在崮下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或是个别家庭。料石稍好,个大,坑深,有的高达70多厘米,上口外径50多厘米,口径40多厘米,深约50厘米,重约四、五百公斤不等,制作也比较讲究,且多是来料加工。其特点是稳固性能好,加工能力强。这类石臼外形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有的还雕刻上花纹和图案。但中间的坑都是圆的,外形为圆的居多。其尺寸也大小不一,但整体上都比崮上的石臼大得多。用大石臼捣米既是力气活又是技术活,首先要拎起那根笨重的石杵或木杵,捣米时力气还要用匀,否则,不是捣不出米就是把米捣烂。这种活一般是强壮的男子才能干,女人则在臼边去谷皮。后来,人们研制了一个木架,将石杵或木杵固定在木制杠杆的一端,中间放一个支点,另一端用脚踩踏,上下捣杵谷物粮食。古时候祖先们住在崮上的洞穴里、石屋里,利用这种原始器具而生活和延续,以此创造出了古代文明。到了闹匪时代,先人们住在崮顶的山寨里靠它来保证生活、求安宁。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先辈们仍旧利用它蹍粮、蓄水,石臼成了正义的后勤保障和战胜邪恶的必备器具。
天源古旧石器收藏馆中的石臼
臼文化自古有之。典故“杵臼之交”,喻交友不嫌贫贱。此语出自《后汉书•吴佑传》,说的是东汉时山东书生公沙穆为求学筹集学费,穿粗布衣到陈留郡长官吴大人家当舂米工。吴大人见其谈吐非凡,遂与他结交为友,并资助其求学,后成大器。现在民间以石臼为题出了很多歇后语,形容得非常贴切。例如,石臼做帽子——难顶难撑。石臼里砸线团——捣乱。石臼里装阎罗——捣鬼。石臼里放鸡蛋——稳稳当当。用石臼命名的地名和村庄,更是古来有之。例如日照市的石臼,相传自宋代始,有漂泊海洋的渔家在东南隅岬角驻足拴缆,上岸舂米为食,形成多处臼状石坑,故称“石臼”。又传宋代岳飞部将李宝破金后屯兵此处,用“石臼”杵米而得名。明初,为防倭寇设“备御千户所”,始称石臼所。在沂源县的经济开发区就有以关帝庙前的古石臼、石杵方位而命名的三个村庄,其分别叫做“前石臼”、“后石臼”和“南石臼”。
石碾是谷物脱壳、碾粉的石制研磨滚压器具。宋人梅尧臣诗曰:“石碾破微緑,山泉贮寒洞”。由石臼到石碾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碾由碾台、碾槽、碾砣、碾架等构成。一个石碾盘,面积二、三平方米不等,上面放一粗大石滚,俗称碾碾砣。碾砣两侧中心处凿有两个臼窝。碾盘中间嵌入一根碗口粗的木柱,俗称碾管芯。用一木制碾框通过臼窝将碾砣控制在碾管芯上,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环绕着碾盘循环转动。人们推着碾架上的碾棍,绕着圆形的碾盘,顺着碾道不住停地碾压,所要效果即成。石碾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谷物粮食的加工速度。从史书记载中发现,石碾的出现早于春秋。魏收撰《魏书》说:“崔亮在雍州时读《杜预传》,见他做了八盘磨,称赞磨对百姓有益,便教人做碾”。此处的磨,非指古代的石磨,应为水作动力的碓,是用来舂米的简易木制机械。杜预虽然生长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种只知享乐的纨绔子弟。他从小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对经济、政治、历法、法律、数学、史学和工程等学科都有研究。当时的人曾给他起了个“杜武库”的绰号,称赞他博学多通。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粹精第四》中说:“凡硙,砌石为之。承藉,转轮皆用石。牛犊马驹惟人所使。盖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硙,指石碾,汉代以后才叫磨。承藉,指碾槽。畜力挽行,循槽转碾。这里指的是牛碾,即用牛作动力的一种特殊石碾,目前沂蒙山区多有发现并现存,沂源县燕崖镇现在还有个叫“碾砣”的村庄。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