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文斋 
崮乡人家的石头碾米工具
 

李一得

    崮文化网 在沂蒙山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那时农村还没有粉碎机,崮乡人家的碾米主要用具有三种:石臼、石磨和石碾。这三种用石头制作成的工具,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到了农忙季节,白天晚上都闲不着。

    这些石头碾米工具是祖辈们用錾子,一锤一锤打磨出来的。石臼、石磨和石碾,用途都差不多,但是碾米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据考,石碾、石磨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到了大约8000年前,黄河流域先民用来加工谷物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已相当精致。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有四足、三足或无足的石磨盘,以及与之相配的石磨棒,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也发现了状若鞋底、磨制考究的石磨盘,当地老乡称之为关公鞋。

 

岱崮地貌崮崖上的石臼

    从1976年在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的“石磨棒、四足石磨盘”等,显然就是石碾、石磨的最早雏形了。蒙阴县垛庄镇皇营村既有旧石器时期遗址,也有新石器时期遗址。近年来此间出土大量石斧、古灰陶瓷碎片等文物,说起来最有价值的是“石磨棒”(有人称“手推石碾子”)被任姓村民所发现。此石磨棒粗(直径)20cm,长30——40cm,中间粗,两端稍微细小一些。据有关专家说,应该会有与此匹配的石磨盘,其足当有三或四甚或无足,也可能只是一块薄石头板子,可惜无有发现。

石磨棒 

    圆形的旋转磨出现较晚。古人称圆磨为瑭、硙。《世本》说公输班作硙。公输班是先秦鲁国名匠,相传发明了攻城云梯等,被后世奉为工匠始祖。他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得很少。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箩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岱崮地貌山区许多农村现在还在用石磨磨面,用石磨磨糊加工煎饼,谓之石磨煎饼。然而,至今未见春秋时代的圆磨,可也难作断语。战国时代的圆磨,有的已在河北邯郸、陕西临潼等处遗址出土。

家用石臼

    从《冀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的“冀州‘大石磨’”照片看,这盘大石磨为两扇,每扇厚43公分,直径164公分,磨眼23公分。据《冀县志》记载,该大石磨为汉代水碓磨。传说:袁绍坐冀州时,老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叫李三娘的仙女,逢双日在城外湖里磨面,逢单日趁夜色骑着神牛给各家各户送面粉。

    “有钱能使鬼推磨”出自南朝的刘义庆《幽明录•新鬼》,他杜撰了一段故事:有一个新到地狱的鬼,瘦弱不堪;在地狱中他遇到一个胖鬼,很是羡慕,于是就问他怎么才能变得富态起来。那个鬼告诉他,只要到人间作祟,闹出点动静,人们一害怕,就会供奉东西给他吃。瘦鬼于是高高兴兴来到人间,但他没有调查摸底,就冒冒失失闯入一户人家。见到厨房中有一口磨,抢步上前就推了起来。不巧,这家人很穷,自己都缺吃少穿,有哪有食物供奉他呢?主人听到响动,到厨房查看,空无一人,而磨在转,便感叹道:“天都可怜我,派鬼来帮我推磨了。”结果,瘦鬼推了半天,不仅没捞到半点吃的,还累得半死。
    现在我们见到的石碾,在崮乡几乎随处可见。石碾是用白石做的,是用来碾米、碾面的工具。石碾由一圆形平面的碾盘和一圆柱滚形的碾磙构成,碾盘中间有一个洞,里面插着一根木柱,是整个石碾的中心轴。碾磙用木框匡着,一头固定在中心轴上,碾磙前面的木框上插一根长长的木棍,用来推碾。推碾的时候至少需要两人,一个人或多人专门推碾(也可用牲畜),一个人需要在碾磙后面,一手推着碾棍,另一手拿着笤帚,扫那些轧蹦到碾盘边上的粮食,一圈又一圈地推,碾磙一圈一圈地轧,碎了的粮食又一遍一遍地被过箩,直到不剩下渣子为止。

家用石臼

    石臼出现的时间更晚一些,那应该是在铁质工具出现以后的事情。旧石器或者新石器时期,想要利用石质工具加工石臼,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石臼或者石磨、石碾,都是由石匠利用铁质工具,诸如凿子、锤子、錾子或者其他什么工具,扬起锤子一锤一锤,握紧凿子錾子一下一下,叮叮当当制作完成。

    古人生产用具,大多为铁制,铜制的较少。《国语•齐语》说:“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榍,试诸土壤。”所谓美金,是指青铜,恶金是指铁。由此可知,战国时就用铜做兵器,用铁制农具。现存的铜制生产工具很少。有铲、钁、铧、锄、镰、斤、锯、凿、锥、削等。
    西周晚期,中国已出现铁器。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被人们使用并被推广。“铁犁牛耕”的出现,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的出现。

    崮乡各地的崮上,总会见到一个两个甚或三个四个石臼,深达三五十厘米,直径二十三十厘米不等。你可曾到过瞭阳崮?瞭阳崮山寨始建于元。据《东蒙公氏族谱》【公海传】记载:“元末兵荒,邑有山寨十八,皆悬崖峭壁,四方多投此避乱。豪强因以兼并,互相残杀。上东门左右寨,众推公为主。治兵力、农刑,赏无私。寇至聚保,寇散耕种,一方赖焉”。

石磨

    文中“上东门左右寨”是指安平崮山寨和暸阳崮山寨;清末民初,适逢乱世,盗贼猖獗,生灵涂碳。崮周边黎民百姓,为避匪患,上崮筑寨。从此,暸阳崮山寨就不再平静,上演了一场场鲜为人知的悲壮故事。狭小的山寨里,居住着二百余户二千多人,山寨主事公玉东带领寨民垒墙筑堡,以御匪寇。崮东西南北各有双层石碉楼,崮四周筑两米高石围墙,石屋依墙而建;山寨分内外寨,石碾、石磨、石臼、石井、储水池等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山寨东、西两门要塞,仅容纳一人出入,山门旁筑有双层石碉楼,并设有軲辘,以运送粮食物资。

    躲避土匪祸害,在山寨加工粮食的工具,就是石碾、石磨、石臼。居住在四壁陡峭的崮上,土匪来了躲避其上闭门不出。土匪走了,下山耕种。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石臼了,石碾、石磨也是有的,前些年被三两个顽劣的青年,一时兴起,掀下山崖。

 

石碾

    石臼就像一个硕大的蒜臼子,捣米的杵子不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是石头做成的,呈半球形,上面镶着一根握手粗的木棒,像一个硕大的蘑菇。用石臼捣米是很费力的,一般少量的米才用它捣。用石磨、石碾来不及,下顿饭又等米下锅,或者想熬一顿高粱米粥喝,石臼的应急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再如瞭阳崮上的石臼,则与上述石臼不同。该石臼前面是石臼窝窠,其后有两个小石槽。这两个小石槽为支点,上面安装一个支架。这样的石臼就不是用直立的木棒捣碎谷子、麦子等物。而是利用杠杆原理作业了。(结构如图4所示)这样的构造,很像孩子玩的跷跷板。一般都是木石结构,支架座上,横着的是木板,固定木板,让木板只做上下运动。木板前段中间有个圆洞,用来锲入竖立的石头圆柱体(这个物件类似捣蒜的锤头)。有手下按后端或坐在后端,则捣头上升。松开木板,则捣头击打石臼窝窠,以此反反复复,一上一下的捣碎谷子、麦子。木板和支架是一体的,就像是压水井的井头,干完活扛走。

  三种碾米石头用具当中,石臼是最原始手工用具,效率也最低。但是,它也有石磨和石碾所没有的功能。比如,土法加工黄豆辣椒酱或者家庭自制芝麻酱。石碾属于笨重之物,需要多人通力合作。石臼一人即为,石磨一人或二人则可推得飞快。

    对于崮乡的石臼、石磨和石碾,大家都是有感情的,所有曾经生活在农村的人,都不会忘记它们对乡下人所做的贡献。石匠制作出来的三种生活用具,虽然没有什么高科技含量,但是,在解决人们饮食温饱方面,它一点不比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落后。

                                                                   编辑:丁军国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转载必究

 

相关阅读:
⊕岱崮地貌“石臼文化”研讨会
网友评论: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温馨提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查看更多评论 >>>>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4019152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