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这几天我们接了一单政府采购的节能炉订单,由于这款炉子是我自己设计的,在制作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要给工人交代,一直走不开……”蒙阴县恒源节能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德国说。王德国赶制的这批订单是通过公开竞标拿到的兰陵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采购项目采购的500台农用分体偏心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近期将全部交付兰陵县农业局。
王德国是孟良崮下垛庄镇红日村人,1994年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来蒙阴招聘运输司机,王德国通过考试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入职16年来,王德国有13年被评为“先进个人”,公司也提拔他做了汽车组组长,月收入近万元。2001年,他的妻子也来到济南打工,通过小两口的共同努力,他们在济南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也在济南读起了小学,一家人生活幸福温馨,按常理说应该很满足。但王德国认为人这一辈子不能平淡过一生,必须要对家人和社会有点贡献,于是2010年11月,他辞掉了国企的“铁饭碗”,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
2011年,王德国开始四处考察项目,期间去过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一个月下来一直没找到发展方向。一次王德国带着孩子到老家水库钓鱼,看到表叔家门前的柴火堆了一年也没动,他就考虑煤炭价格这么高,自家柴火烧不完,为什么还要选择煤炭而不用柴火呢?询问后得知,烧柴火虽然省,但烟气太重,不如煤炭清洁。王德国突然在脑中闪现出一个念头,研发一款炉子,让乡亲们在屋里烧柴火看不到烟尘。于是,王德国从网上了解到了生物质炉这个项目,并到北京国家炉具博览会上了解行情,最终确定了发展方向。
隔行如隔山,司机出身的王德国突然改行搞研发,困难可想而知。面对困难,王德国没有退缩,他在蒙阴金山科技园租了一个800多平米的院子,上了冲床和压力机,自己开始摸索研发。2012年,王德国的第一代生物质炊事采暖炉研制了出来,王德国请来炉具行业的专家和经销商来指导,专家和经销商们指出了不少缺点和不足。2013年,他对第一代炉子进行了升级,成功研制了第二代炉子,2014年,他又结合用户反馈意见,研发出了第三代农用分体偏心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得到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从此王德国便从货车司机成功蜕变成了炉具研发的工程师。
“产品研发路程虽艰辛,但发展路上最困难的还是资金。”王德国深有感触地说。返乡创业以来,王德国把积攒的40多万全部投入到生物质炊事采暖炉上,为了企业周转,他还将济南的房子低价出售,从没借过钱的他,也放下了面子借遍了身边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后来渐渐打开了市场,加上近几年我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王德国的资金难题得到了一定缓解,企业发展也逐步步入正轨。
王德国选择创业时,亲朋好友都极力反对,妻子却一直默默地给他支持,妻子是王德国成功路上最坚强的后盾。通过王德国和妻子的坚持,目前,王德国已有两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仅今年下半年,王德国就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销售农用分体偏心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1000台,目前还有多个县区政府正与他对接合作事项。下一步,王德国将继续在产品研发和突破上找出路,以生物质炉为基础,逐步向环保、能源科技等方面拓展,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和业务量,让产品走出崮乡,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使广大群众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保护好大气环境。(李朋)
来源:蒙阴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