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忆起从前,那段开心的日子。四年之前,党宝修时在蒙山工作。大家多次到蒙山游玩,那时候去的多些。在他离开蒙山之后,我们去的就少了。我欲去,而君不在,自然少了一些兴致。文朋诗友时有聚会,每每酬唱作答。在蒙阴崮乡各地游览,特别是蒙阴县古八景(即蒙山叠翠、南山仙洞 、龙泉漱玉、堂阜遗迹 、中山晚照、嶅峰卓笔 、汶水拖蓝 ),流连忘返,党宝修多有诗词佳作示友,让人难以忘记。他曾作《蒙山叠翠》“白马紫荆烟雨浓,群峦积翠接连峰。重林悬栈风勾勒,层雾回鸾云锁封。九女守山擒猛虎,二郎栽树驭蛟龙。骚人入此多沉醉,漫走霞皴写墨松。”亦作《堂阜遗迹》“高都野老聚街衢,千载夷吾说有无。管鲍之交垂史册,鲁齐于此分疆图。难寻遗迹空凭吊,许信流言徒叹吁。堂阜依稀风物旧,春秋霸业将相扶。”
在2012年2月19日,蒙山记录着一段过往,在蒙阴崮乡传为佳话。
党宝修与友同游蒙山,即席赋诗一首《蒙山光明亭听箫并序》:
壬辰雨水日,与赵青昆、苏占山、刘灵、李娇等蒙山光明亭野餐并听李娇吹箫有纪。 壬辰雨水信风飘,亭曰光明李女娇。周末闲情山托寄,春初逸致雪存标。 弄箫户外歌声咽,把盏怀中诗意饶。野味方才收拾罢,两三稚子已垂髫。 刘灵和诗当即和诗一首《七律· 雨水时节登蒙山听箫并序——韵和党家山人〈蒙山光明亭听箫并记〉》:
壬辰雨水,天气晴好。约苏占山、李娇诸人登蒙。沿径观冰瀑,啸山歌,憩幽亭,戏残雪。至雨王庙,揖罢雨王,遂赴光明亭,与党宝修、赵青昆二兄会和。盘坐苍松之下,白石之上,把盏遣兴,论诗言怀。微醺,散坐蒙山会馆之前,藤椅之上,听娇立阶吹箫、埙,余韵绕山。兴致,是以为记。 闭门拾趣向山郊,策杖东蒙望路迢。身憩幽亭瞻玉瀑,思接旧事起松涛。 磐石荫下闲酌酒,寒馆阶前静品箫。回首空林人影去,春风馀韵渡桃夭。 苏占山亦和诗一首《 七律 雨水节登蒙山并序 兼和党家山人》: 壬辰雨水日,天气晴暖,与刘灵等六人登蒙山。同行中生肖属龙者两人。雨水龙肖雨王庙,巧哉!一路踏残雪、吼山歌,游乐场与孩童嬉戏、瞻佛亭遥望卧佛、观瀑亭欣赏冰瀑,上至雨王庙。遇党宝修、赵青昆二兄。光明亭旁,松下石上,随意散坐,野餐,饮“蒙山王”酒。听李娇吹箫与埙,音韵悠然。余登蒙山亦多矣,首次乘车自雨王庙下至山门,幸哉!多谢二位仁兄! 雨水时节逸兴高,云蒙踏雪伴双娇。近思冰瀑雄心淡,遥指山佛妄念薄。 闲饮亭边松下酒,醉听馆外磴前箫。归车辘辘频回首,霭笼夕峰鸟奔巢。 大家一路走着,回想从前那段好时光。人在山水之间,如在图画中。
11时许,大约半小时行程,即可到达春秋湖。战战兢兢过了吊桥,是齐民部落民俗村。
溪水顺山间走势倾泻而下,沿途沟壑纵横,浓荫蔽日,而溪水清澈透明,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溪水在险要处急湍奔流而下,在平坦处汇集成潭。山道弯弯,这边或溪流或潭水,那边或小桥,甚或一洼碧水。在别处登山爬崮之时,多见山石乱岩,而绝少见到一泓碧波。水塘里、小潭里些许菖蒲、荷花,碧绿的莲叶下一朵红莲花,澄澈的碧水,四处游动的小鱼,在莲叶间戏水。红色的蜻蜓,俏立荷上头,蓝色的、绿色的蜻蜓,飞来飞去,偶尔还会停住在水草上。草棵里蚱蜢蹦来跳去,别的一些秋虫呢喃,似是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说齐山赛过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人家在哪里,自然就是齐民部落。齐山处于沂源县、临朐县、益都(青州)、淄川之间。30年前,深山老林,水电路不同,与世隔绝,老百姓生活生产困难,陆续迁出齐山。留下古村落遗址十五个,大部分古村落有千年历史,经过修复后的一处形成了现在的齐民部落民俗村,原木牌坊赫然耸立于春秋湖吊桥东岸,齐民部落中设置了陶作、织造、酿酒、打铁、特色餐饮等体验区,再现了齐先民乃至东夷族的生活场景与面貌。
大家走走停停,12时许到达观音瀑。
此时我在“齐国”的齐山,而她们母子却是在鲁山之南的“鲁国”蒙阴。一家三口,分居两地。妻之所以没有同行,是因为孩子休假在家,马上又要去求学。短暂一二日停留,说走就走,只好陪在家里,惜乎不能远足矣!我早在一周前答应朋友们,是要到齐山去的,自然是不会失约。
观音瀑位于齐山海拔700多米的峭壁之上。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出水口形似观音手中净水瓶瓶口。洞体幽深,外窄内宽,形成洞中天湖,水深可没人顶,洞口外窄内宽,进得洞中,豁然开朗。只见洞体幽深,曲折回旋,洞顶钟乳石倒挂,琳琅满目;洞底水深没人,船可通行。清水从洞口喷薄而岀,直泻而下,震耳欲聋,落进十几米下的一泓碧潭。因为洞口上方有一块天然钟乳石,形似观音抱子。所以人们把这一高山悬瀑称为观音瀑。水瀑从高空跌下,如同雨帘淋漓,这又是谁的一帘幽梦?
体力不支的游客,到了观音瀑即折返,结果只看到齐山美景的三分之一,引为憾事。我们早起乘车,折腾至此,早已饥肠辘辘。观音瀑布下面,水潭旁边多有石桌石凳。大家取出饭菜,拿出酒杯酒具,正好小酌一下。人生得意须尽欢,不欢更何待?把酒言欢,其喜洋洋者矣!酒过三巡,至微醺处,坐中刘先生口占一绝:
“二〇一五九一三,畅饮美酒在齐山。
潜心宣传崮文化,踏遍祖国名山川。”
后半程十里画廊古栈道景段,重峦叠嶂,陡崖峭壁,高峡深涧,危岩耸立,气象万千,十分雄伟壮观,堪称为北方的张家界。栈道多是山岩凿就,也有铺砌山石台阶,水泥嵌缝,于远离崖壁之处,浇铸护栏围杆。雕凿山石以作坦途,钢筋作骨、水泥浇铸而成的护栏,佑护着你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在悬崖峭壁之间,栈道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蜿蜒蛇行,盘旋往复。相隔不远的地方,于山间回环宽阔之处,散建数处山亭,曰“夷吾亭”、 曰“叔牙亭”、 曰“平仲亭”、 曰“成侯亭”等,是游人休憩的妙处。这些新建景点,显然是为纪念齐国先贤管仲、鲍叔牙、晏婴、邹忌等人所建。既为游客遮阴避雨,又是凭栏观景的好地方。
路上开着红花的胡枝子苗,十分鲜艳。不时看见一树火红的山楂,也会见到一些火棘树结了红彤彤的艳丽果子,诱惑着你放下背囊,不由得取出相机拍照。旅途中,多有游客累了或者驻足看风景,在亭台或者台阶或者山石上坐下歇息。就这样沿路或坐或行,或高歌或高谈阔论,大山沉默着,任由众人诉说。老魏的音响播放着,在刀郎沙哑沧桑的歌声里,走在路上不觉得累。
观景台寨墙,好似长城垛口。“齐山大观”四个大字,雕刻于山崖断壁之上。正午时节,凭栏四处眺望,仰望天际蔚蓝,白云朵朵。远处的山峦起伏,好似海市蜃楼,似有云雾渺渺茫茫,看着不太真切。近处山峰秀丽,一览无余,山林一片莽莽荡荡,峡谷沟壑幽深。
行走在栈道间,头上云卷云舒,崖中苍松傲立。仰望时峭石冲天,俯瞰时百丈峡谷,栈道随山势蜿蜒,时而扶壁慎行,时而弓腰险过,既惊险又刺激。
大树少许,以灌木居多。山道上多有树枝伸过护栏,红艳艳的山楂,伸手即可摘到手中。伸出张扬的枝条,垂下来,遮蔽道路,需要猫了腰身,才好通过。游客秩序井然,断然没有伸手折树现象发生,能够自觉保护环境,也是一道美好的风景。
齐国点将台,传说此地是齐国将领点将台。明初巾帼英雄唐赛儿聚众起义,每当出征或凯旋归来,都在此台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登上点将台,顿时感受到“登齐山,小齐鲁”的气势。这时候,你就大声喊起来,“啊呵呵——”在山顶的一声呐喊,心情舒畅无比,平日里的阴霾芥蒂,都会灰飞烟灭。
唐三寨是齐山主峰,海拔868米,寨顶有良田百亩,森林茂密,四周峭壁冲天,深不见底。据史记载,唐赛儿于明永乐十八年间,“以红白旗为号”,在青州卸石棚揭竿起义,“攻府衙、杀贪官”,往返青州、临朐、诸城、即墨等地。唐三寨系当时唐赛儿驻扎、休整之地。后来明成祖派大将常遇春剿灭义军,起义失败后有传言唐赛儿削发为尼,具体下落不明。唐三寨分左、中、右三寨,寨内有旗杆窝、米臼、点将台等历史遗址。另有古齐长城、大宋石刻等遗存,是一处丰富的历史古文化遗址。山寨上一些苍松翠柏,灌木丛横。几树黄栌红了半边,荆轲开着紫色的碎花,酸枣树结着红红绿绿的果实。草丛里点点蓝色的小花,十分扎眼。黄色的、白色的山菊花开得正盛,黄花菜开着黄白色的花朵。
之后我们又走向“山东省最长最险的天然栈道”,位于唐三寨北侧,海拔约700多米的山腰之上,长约700米。走至看到“回头望月”四个字,转过一块巨大的突出山岩后,转身回首可望见一处高耸的石崖,上面有弯天然风化而成的穿洞,呈弯月状。猛然回头,峭壁间一轮弯弯的月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紧接着便是“不得不低头”, 过去之后,石头上写的是“能屈能伸”。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时候不得不低头,适当的低头则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大家纷纷弯腰而过,为爬山的旅途增添了不少乐趣!
齐门洞位于海拔约650米的山体上。山顶是枝叶繁茂的红叶岭,洞前是深不见底的大峡谷。此处并排两洞,皆东西方向穿山而过。洞长38米,宽4米,高16米,有“江北第一自然穿洞”之美誊。相传脱难后的公子小白走过鲍叔牙开凿的栈道后,从此山洞穿过后回到了齐都临淄,在高傒和国子的支持下登上了齐国君主之位,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立于洞中,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同望日月之光,可以欣赏齐山最为著名的景色“齐门夕照”。
此时恰值午后,我们无缘得见日月同辉奇观。一路下行,到山门起处,时间3点多钟。党总盛情邀请大家,想要大摆齐山全羊筵席。我们婉言谢绝,趁着明快,大家还要急着赶路回家。
这是我的“出国”的经历,我们离开齐山,渐行渐远。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