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崮农村公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剪影之三
崮文化网讯 王焕增坐在自家院子里,冬天的太阳格外温暖,阳光打在他的脸上,有种又舒服又刺挠的感觉。虽然已经是农闲时节,地里的庄稼和蜜桃早就换成了真金白银,但王焕增鲜有如此悠闲的时候。院子里喂着鸡,还养着两只狗,日常的家务劳动,这些构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腿脚不灵便,干不了多少活,出来进去得靠老伴。”王焕增的话语里有一丝无奈,但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显示着他的满足。
王焕增的老伴赵玉芳身体还算壮实,因为任职村保洁员,所以没有多少时间照顾家里。原来,村保洁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周边的环境卫生,打从前两年村里修起了环山路,养路护路的工作也交给了保洁员。工作内容增加了,但王焕增一家一丝怨言也没有。
“为什么?”王焕增笑得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因为村里通了公路,咱老百姓的日子才变好了!”
王焕增居住的村子叫大崮村,因为坐落在大崮山脚下所以得名。在蒙阴县岱崮镇这个四面环山的乡镇里,大崮村称得上山村中的山村。过去山村闭塞,没有正经的公路,人又住得分散,往来交通基本靠走出来的羊肠土路。
说起村里原来的土路,王焕增最有发言权。他今年65岁,在这土路里走了60年。因为是山区,耕地本就零星分散,道路又崎岖不堪,耕种难度很大,许多同辈的人要么远走他乡另谋生路,要么就任其撂荒。回忆起那个时期,王焕增感慨万分:“村里有三难,山难上、地难种、人难找。地大多在山上,路都是土路,什么也不拿空身往上走都难走,更别说浇水施肥都得往上挑,连小推车都上不去,那堤堰半米多高,上去一趟得歇三四次。很多人一看种不了地了,要不就扔了不管了,要不就今天地一卖,明天就搬走找不着了。”
因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各种建设设备运不进来,即使在信息化建设蓬勃兴起的时期,大崮村也没有走出封闭落后的窠臼。“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是当时的大崮村真实写照。
很难——这是王焕增回忆当时生活提及最多的词。“别的不说,出门进村都很难,这里是典型的黄土地,干时走路一阵土,下雨下雪就完全不能走了,在路上迈出脚就拔不回来了,因为陷在泥里了。”
因为交通不便,王焕增的腿疾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落下来病根;因为交通不便,老伴赵玉芳总愁着去赶集,有时候半年都不出去购置一次生活用品;因为交通不便,唯一的儿子王均国常年在外打工,嫌路难走一年也回来不了一趟……
总之,道路不通带来的难和苦,王焕增有切身体会。也正因为这样,2015他听说村里的路要修的时候,高兴得一夜没睡着。修路就要占地,有人不同意,有人要补偿,王焕增很不理解:“修路是天大的好事,都苦了一辈子了,怎么这点事都想不明白呢?”
同村的王焕山嫌路占了他家的地,要求高价补偿土地和地面附属物。王焕增找到村里,直接说路从自己家地走,一分补偿也不要。那时他家地里还种着碗口粗细的花椒。村干部问他,你不心疼?王焕增一句话也不说,摸起斧子就砍在了树上。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焕增说:“怎么能不心疼?可路不是还得修么,修起路来,多少花椒也值回来了!”
王焕增说得没错。
大崮村的环山路修起来了,就像打开了通往美好生活的通道。家家户户购置了农用三轮,种地再也不用肩挑手抬,三轮车一发动,化肥农药直接运到了田间地头。笔直宽阔的路面联通了外面的世界,让人们知道了原来还有大崮村这么一处世外桃源,一辆辆大巴、一台台轿车,把远方的游客送到了大崮村,带来了旅游经济,带走了大崮村的美名。
王焕增算了一笔账:“没修路之前,咱门也出不去,地也种不了,有病也愁着出去治,基本就是没有什么收入,别说发家致富,最后都成了贫困户。路修起来之后,我不光把自己家的一亩地拾掇起来了,还帮我哥种了半亩,一年从地里直接出来就有小万数块钱。环境好了,这里成了景点,我老伴去干了保洁员,一个月600块钱,加巴加巴咱也是万元户了!”
王焕增笑得合不拢嘴。诚然,这个时代的万元户不难得,难得的是像他一样受困多年的群众,随着道路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终于迎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