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2015年10月份,我被医院领导外派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心血管介入专业技能培训。跻身于首都北京,眼看着全国各地的患者背着铺盖大清早排队挂号吃住在外的艰辛,深深体会了外地就医的艰难与不便,坚定了医院派我外出学习这一明智远大决定。作为两地分居的军嫂,这更加坚定了我心中的信念——谦虚谨慎,扎实学习。
为了尽快尽多的掌握先进的诊疗技术,能够让沂蒙老区人民不出县城得到最先进的诊疗,忍着思念的泪水向肚子里咽,就和孩子约定一起学习比赛,看谁学的好能拿到奖状,就连孩子高热39度全身皮疹也不能回家,作为母亲对孩子和家庭的愧疚不言而喻,但是,学习在外不是一个人的事,心怀着医院领导的的期望,心怀老区人民的期望,在学习的医院里也担负着这边的值班手术,责任使然,孩子是我们一个家庭的事,有奶奶照顾就行,学习值班手术事关更多家庭的幸福与希望。
一年前的一个夜班,一个二尖瓣置换术后50岁左右中年男性突发胸痛1小时由乡镇医院转入,子女在外地,兄弟送来,入院就是剧烈胸痛,烦躁,大汗,低血压休克入抢救室,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监护吸氧,心电图,同时询问病史简单查体进行大体评估,脑海里飞速闪现各种诊断、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排除诊断依据,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等等等等,然而,病情变化迅速,入室不到20分钟,患者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室速室颤,立即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电除颤一系列抢救,会诊,医护合作经过1小时多与死神的较量,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成功,生命离我们而去,看着家属悲痛的表情,医护人员同样心情沮丧。然而,在心内科,这样的病人只是日常工作中很普通的一名。
工作性质决定了医护人员面对死亡更要坚强,甚至冷血。这边还没安慰死者家属,就听到电梯铃响了,担架车又呼呼送上一名80岁的老年女性,电梯门一开就能听到喘憋的声音,本能的迅速从电脑旁边站起来,走到护士站旁片迎接新一轮的生命争夺战,打眼一看患者呕吐,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端坐呼吸,“急性心衰”初步诊断方向确立,入监护室又是一番抢救,1小时后这边病人刚刚平稳,准备写病历完善常规医嘱,呵呵那边又来一急性心梗的,同样是抢救,不知不觉早上7点半了,唉,时间过得真是快,只忙着抢救病人还有一大堆的病历文书没有处理,按部就班,8点钟交班,常规查房,我继续完善处理2个重病人,顾不上吃早饭,待忙完这一切,已经11点了,喘口气,喝点水,突然觉得整个人都要崩溃了,饥饿和困倦疲劳得过火了,恶心,腹痛,心慌,头痛,乏力,也有些烦躁了,可是吃不下任何东西,自己做了个心电图,频发房早,测血糖4.2mmol/,自己知道是长时间过度劳累紧张的原因,睡觉是最主要的,可是困的睡不着了,但是,“必须睡觉”,这是作为医生的我给自己开的处方,心中想着“我是医生,是孩子的妈妈,不允许自己有任何不测,必须坚强,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疲惫的身心,立即睡觉”,但疲惫的身躯让我无力支撑,只好喝了一支葡萄糖,吃上了2片安定,在值班室蒙头睡了一觉。2点钟睡醒一觉感觉自己又满血复活了,回家,6点钟医院开会。作为心内科的一名医生,就是这样,日复一日,进到医院从来不记得自己是女人,是孩子的妈,就是女汉子一枚。然而,记忆的屏幕永远镌刻着“军嫂”二字。因为军嫂,是俺一生的荣耀。(口述:赵娟娟 整理:傅家德)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