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苍松翠柏下的烈士墓庄严静穆,万丈霞光中的英烈亭震撼心灵。每天24小时的陪伴,擦拭墓碑,打扫卫生,修剪苗木,养护花草……
家住垛庄镇古泉村的陈立友,陈守军父子,生死接力,60载如一日守护着2865名长眠在孟良崮烈士陵园的英烈忠魂。
父亲的申请
早在1956年,带病回乡的陈立友就主动提出申请,要到孟良崮烈士陵园当守墓人。对于这个决定,村里人都很不解。陈立友1925年出生,17岁参军,1946年入党,当过指导员,一生经历激战无数,在朝鲜战场上不幸被流弹击中,髋骨粉碎性骨折,被评为二等甲伤残军人。他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靠国家补助过上安逸生活,况且那时候烈士陵园刚刚组建,条件异常艰苦。
“你是英雄,身体也不好,还是换别人吧。”面对亲朋好友的劝阻,陈立友没有犹豫:“英雄不能含悲,烈士墓不能荒芜。”毅然决然地接下了这个苦差事。
就这样,陈立友住进了陵园里临时搭建的窝棚,拄着双拐挪动在一座座坟茔之间,整理墓冢,养护草木,硬是把整个陵园收拾地整洁、肃穆。虽然陵园离家只有几百米,但是陈立友却极少回家,吃住全在陵园。
1982年,上级决定再招两个新人共同管护陵园。陈立友向组织递交了第二份申请,主动要求让儿子进来。陈守军当时15岁,正值青春年少,人长得精神,头脑也活络,并不愿意去干这只影伴孤灯的枯燥差事,更何况也像父亲一样是临时编外人员。村里人也都说,老头子是不是魔怔了,自己搭上不说,现在连儿子也要搭进去。不过说归说,陈守军还是答应了下来。
无名的墓碑
上班第一天,陈守军跟着父亲擦拭墓碑。翠柏下的烈士墓依次排列,庄严静穆。每擦拭一块墓碑,陈立友都会说出一个烈士的名字,并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
“陈若克,广东顺德人,牺牲时才22岁,还有她出生仅10天的女儿,她说,孩子,你来到这个世上,没有喝一口妈妈的奶,现在就要和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就喝一口妈妈的血吧。” “刘晓浦,燕翼堂后辈,一门忠烈。”
“黄竞,孟良崮战役牺牲的最高将领……”
陈守军认真地听着,越听越能理解父亲工作的意义。
当擦拭到一块无字墓碑的时候,过了好一会陈守军都没有听到父亲说话。
“这里面埋的是谁?”陈守军好奇地问。
“我也不知道,这里总共埋了2865名烈士,只有100多块墓碑上有名字,其他的不是名字和墓碑不对应,就是连名字也不知道……”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