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安
崮文化网 龙须崮海拔707.1米,是崮乡的36崮中海拔最高的崮,宛如众崮的带头大哥,高高如屏障般矗立在岱崮镇与野店镇之间。
从南面看上去,凌空陡峭的崖壁构成的崮顶,如奔马飘扬的马鬃,雄伟而独特。远远地端详,总觉着似曾相识。搜肠刮肚一番,终于想起,它极像了戈壁上的一组石垛,只是一在戈壁,一在崮顶。像极了经常出现在电视、画报等媒体上的张掖丹霞地貌的那组红山崖,只是一处火红,一处青灰。
从北面看,龙的形象才逼真。一条拧动着长长的身躯腾云驾雾奔向东方的巨龙,龙头、龙身、龙尾,惟妙惟肖。龙头、龙身、龙尾间皆有巨壑断岩相隔,所以分段明显,尾部山体下凹后再翘起,结束于柴崮处,整个山体动感十足。因为它的山势狭长,犹如蜿蜒起伏的长城,所以又称长城岭。如果不是因为崮是它最主要的特征,且它又是崮群的带头大哥,其实叫长城岭似乎更显其尊贵与贴切。
天暖花开时节,崮文化网的一行十余人从南坡登崮。沿着山坡上一条跌宕起伏的小机耕路一路将车开到了半山腰,再往上没路了,我们才下了车。仰望崮顶,山崖似扑面而来,心里不由一紧,脑子里一下撞进了“仰之弥高”一词。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决定从龙头开始登起。
踩着由铁红色页岩风化而成的土壤,脚下簌簌作响。起初走的是人们耕种中的土地,田埂整齐,路迹清晰,而越往上走杂草荆棘越密,受其牵绊,攀登便越显得困难。这丝毫不影响同行人们的高昂兴致。大家你追我赶,还不忘相互呼唤应和着,一会便到了崮跟。如刀削般的峭壁,直压得人们透不过气。已经与崮有过无数次亲密接触的我们不会被它的气势所吓倒,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征服。
山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困难,只要有勇气便能无坚不摧。
我第一个沿着岩石的纹理手攀脚登而上。石灰岩构成的岩石极像岱崮豆腐,如刀切般陡直且纹理清晰,方方正正。登上龙向东眺望,板崮、油篓崮、瓮崮如在眼前,后面的大崮也清晰可见。往北看是卢崮、樟子崮等崮,群崮环卫,如万马云集。
之所以先登龙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探明龙须崮名字的出处。
同行的刘大夫在路上就已经介绍说,从龙头部分向下延伸的两道山梁,就像龙嘴中吐出的两道龙须,所以才有此名。登上龙头便开始寻找,见向南的两道山梁纹理呈飘拂状延伸而出,便以为这就是龙须了。可等刘大夫登上山时,说这里还不是。他把我们带到朝东的方向,向下指点,果然见两道山梁更为逼真,真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龙头朝向东方,那是东海的方向,是龙的家乡,它是想家了吧!
从龙头是无法直接去到龙身的,因为中间为断崖。我们只能下龙头沿崮跟往西走,又走到第二个断崖的垭口处,垭口的东侧是龙身的第二段,也就是二崮,西侧是第三段,也就是三崮。二崮上没有攀登者留下来的痕迹,看来登上此崮的人一定很少,大家也都望而却步。
“还是我来吧,我替大家攀登一回。”我自告奋勇地攀扯着荆条和岩石努力地向上攀登。
大家在下面只劝我别上了,可这时我已没有退路,向前难退后更难,既然这样,何不勇往直前。况且此时已憋的脸都发胀的我,也来不及答话,只能在大家的注视下,艰难的一步一步地向上移动着笨拙的身躯。终于登上崮顶,当我伸展双臂作飞翔状时,大家纷纷按下快门,作为对我的鼓励。
这里通常被称作二崮,崮顶荆条、杂草、杂树、灌木甚为茂密,或许与登顶的人少有关。现在还稍嫌萧索,秋季再来,这里一定色彩斑斓。
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我有一个信念,只要能上得去,就一定能下得来,只要逼,人是有潜能的。 我转过身子,将整个身体都贴在岩石上,确定手抓紧了岩石或者枝条以后,再用脚试探,一只脚踩实了后向下移动一下身体,再试探另一只脚可以蹬住的地方,就这么一步一步艰难地向下挪动。
想来人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渺小,有时竟然把生命交给一根枝条或一块山石。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天、地、人三才合一,人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自然会给予我们无穷的财富与力量。
累了便把整个身体贴在岩石上,向雄浑的山岩借些力。
此时,我仿佛听到了崮的心跳,通、通、通,跳的那么坚定有力,这是大地的脉搏,已经与我的脉搏同频共振。厚德载物的大地啊,你无声无息,无欲无求,可内心里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否则怎么能载得起世间万物呢?似乎还能感受到龙的骨胳与肌肉的踊动,一股力量自龙尾涌向龙头,驱动着巨大的身躯,向着既定的目标跃动升腾。
“向左点”,“向右十公分”,在下边同伴们的指挥下,终于到达崖底。喘息之余发了一句感慨,“这会儿,别说四只脚了,八只脚也不够用!”引来一阵大笑。
垭口的西边是龙须崮的主峰。
这里攀登起来相对容易的多,因为有人工垒砌的台阶,虽然坍塌的厉害,但仍然功能未失。岩石上还有人为开凿的石窝,大的可能是修栈道时为架设木料而凿,小的估计是为攀爬时设的抓手。顶端有自崖顶向上垒起的寨墙,寨墙有门,门前突出的岩石上凿有一石窝,据说是旗杆窝,看形制一定不假。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