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厚
2015年6月21日,时值父亲节。我们中国崮文化网、蒙阴县崮文化研究会,在采风团长李秀福、拍客团长魏东组织带领下,一行9人游览了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的塔山森林公园,感触颇深,作文记之。
我们从蒙阴县城出发,驶上沂蒙公路,越过蒙阴费县交界处的紫荆关,至费县大田庄乡的大寨沟左拐,进入层峦叠嶂的蒙山山脉东部山区,行驶在又弯又陡的崎岖的山道上,大家都不由得提心吊胆,一致提议:回来可不能再走这里了。车子转了许多弯,在导航和山民的指引下终于驶上塔山森林公园山下停车场。
我们一下车,随即感到了空气的清新和感觉的凉爽。整座山,除了道路和奇石,完全被密林覆盖,吸一口气,是那样的清气和爽快。仰面观望,山门近处一直立陡峻的小山头直插云霄,上面建一飞檐斗拱的亭子。
“啊!是塔山主峰吗?”。
“哪里啊?这是葫芦崖,这一带都属于塔山,主峰,还远着呢!”正在搞建设的山民告诉我们。
我们顺着修好的台阶栈道,开始攀登。茂密的树木几乎把登山栈道遮严,以致不用担心太阳暴晒,除了树木就是巨石崖壁,苍劲的大树甚至从崖壁钻出来,顽强地弯曲向上生长着。
站在陡峭的登山台阶向山下眺望,只见起伏无边的群山,像青翠碧绿的波浪连绵不断,这就是那歌词“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的真实写照。
在登山途中小憩之时,拍客团长魏东打开了大西瓜,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情况下,吃上甜蜜蜜、凉飕飕 、脆生生的西瓜,那味道不言而喻。
顺着七八十度的陡峭的台阶,我们登上葫芦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凿于石面上的大石臼,这种先民曾经居住过的标志性的就地取材的生活用具,几乎遍布沂蒙崮顶,以致我们的丁军国会长总想在崮顶石臼上做做文章。
随后我们来到葫芦崖的观佛亭,在高挑的山顶,站在高挑的亭子里,顿有置身凌空之感。西北方向望去,连绵的山体,呈现一尊巨大的头在南、两个膝盖在北躺卧着的大佛,大自然的景观真是神奇啊!
我们顺着栈道一路继续上行,突然发现了绝好的吃饭休息的场地。它处在栈道和车行道的交汇处,周围全是参天茂密的大树,它是底下支撑着钢筋混凝土柱子,顶面全是落叶松厚木板搭建的大平台,面积足有一百多平。在这里,不用担心强烈阳光的照射,不用担心噪杂声音的骚扰,不用担心污浊空气的污染,有的只是静谧、凉爽、清新。
平台外侧松木栏杆里面,用松木板围成了数个半米多高的树穴,四周围沿的平面几十公分宽,躺在上面睡觉干净舒适。靠山坡的那面。中间是松木台阶,两头是半米多高的二层平台,我们正好摆上从家里带来的饭菜,采风团李团长不但带着亲自下厨做的饭菜,还带来了五十多度好酒外加六只蓝瓷酒杯,大家都把自带的好吃的统统拿来摆在一起,好丰盛啊!
我们在树荫下,一面畅饮美酒,一面互相品尝口味各异的佳肴,还有清脆婉转的鸟鸣伴奏,我不觉灵感顿发: “塔山园林场,浓荫遮太阳,天然氧吧处,鸟鸣唱悠扬。” “发到网上去。”团长当即提议。
酒足饭饱水喝够,有的躺到树穴上;有的轮流睡到张老师(网名:谁的心)带来的吊床上。在阴凉的树下木质平台上,呼吸着富含氧离子的清新的空气、凝听着忽远忽近的鸟叫声,同伴们渐渐闭上眼睛,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有一个独特惊奇的景观必须写出来:那就是平台旁边的连心树。它不但根部相连、粗细高矮差不多,不可思议的是两棵树在两米多高的地方又一粗枝将并行生长的两棵大树连在了一起,树皮浑然一体,看不出接痕、看不到起止,两处连接,形成了一个高两米左右,宽二三十公分的扁圆圈。这样的连心树,今生第一次幸会,我们纷纷举起了相机、手机,拍下这一奇景。
休息过后,我们通过《二郎道》山门继续攀登。不远,我们发现了一条底部。两边都是光滑的石槽状的花岗岩滑道,从密林高处垂吊下来。
“这么陡,这么高,惯性肯定够大啊!没有防护措施,冲下来还不要命啊!”的确,望而生畏。我们都不想尝试。
顺着台阶,观赏着两旁的黑松、赤松、马尾松和叫不出名字的茂密的树木,一路向上,终于登上塔山顶峰。
塔山,形似高耸的宝塔而得名。站在这里,南望,是看不到边际的大森林,北面,玉皇顶、望海楼近在咫尺,四根粗壮的钢丝绳从塔山直奔玉皇顶而去......远了,钢丝绳就看不见了,只能看见飞檐斗拱的玉皇宫。东北面,仍然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有一座山头不大,但是又尖又陡、极为壮观,可惜我们不知道它叫什么山,大家都被它的挺拔、险峻所吸引,纷纷拍照留影。站在这里环跳四周,大家都不由得感叹: “没有料到蒙山东部主峰望海楼周围有这么多秀丽的山峰!”
下山又回到木板大平台,我们决定不走原路,而走行车道下山。这条道的景点比较少,老君崖掩映在丛林之中,道路两旁是密集的树林,往里看,几米之外就被树木完全遮住视线,只感到飘出的凉气阵阵轻抚脸庞。道旁的小溪因干旱而几近干枯,否则那潺潺的流水声定会伴奏我们的脚步声。
我们实在服了这条山道了,从我们踏上这条道,一直到山下,没有一处平整的缓冲段落,完全是四五十度的斜坡,闯得我们腿疼,脚趾头老是挤在鞋子前头疼痛难忍,于是乎大家纷纷回过头来背朝山下面朝山,一步一步向后退着走。哎,你别说,这个办法还真行,比面朝前正走轻松多了。
我们这次来,还有两个景点不能放过。
大家应该知道:费县塔山林场的历史,应该追溯到120多年前,德国传教士华德胜在传教时,发现玉皇顶前怀的塔山土质肥沃,水源充足,适合植物生长,于是在大庵庙遗址建起了石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欧式楼房,购买数千亩山场,栽植树木、花木和果树,并开凿水渠,将山上泉水引下山来,进行灌溉苗木,终于形成规模。
可惜,时局不稳,土匪霸占、日寇入侵,使得这位极其热心园林的洋人两次逃离他倾注心血的塔山林场,以致最终含恨放弃。但是,他苦心经营的林场、三层洋楼、引水渠道,仍然用事实记载着他不灭的功绩。所以,塔山,又名洋山。
我们在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指引下,见到了华德胜在裸岩上开凿的引水渠,那是顺着西山坡,在岩石上凿开的一条小水沟,高的地方凿成沟渠,低的地方与竹筒衔接,这样一直将泉水引到花园傍边的石头池子里,再从池子里取水浇灌苗木,在当时的条件下,搞出这个引水工程,实在难能可贵!
看完引水渠,老太太问我们: “你们坐石头滑道了吗?” “我们看到了那条石头滑道,可是没敢坐啊!”我赶紧回答。 “呵呵,怕什么?摔不着,我就从山上坐上,出溜下来的。赶哪天,再去坐一次。” 哎呀!惭愧啊!我们九个人都比不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啊!
在那位热心老太太的指引下,我们来到路南久违的天主教堂--那座许多参天大树掩映下的一百二十多年的欧式楼房,它完全是石头墙壁,石头拱门,石头台阶,顺着石头台阶可以下到地下室,也可以到以上两层,楼层是木板隔开的,虽经百余年,但仍然完好,可见华德胜当年做工、选料的苦心。我围着楼房拍下好多张照片。古楼、古树,记载着历史的沧桑,记载着那位洋人的功绩和中华民族坎坷的历史。
塔山的历史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 只有国家强盛,政权稳定,事业才会成功。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