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国
崮文化网 乡愁是一种美学,美食是这美学上不可或缺的因子。
腊月二十五,跟张老师去岱崮家访,结束时已是傍晚。路过岱崮老街,张老师说,到了岱崮,怎么也要捎块豆腐回去。我也正有此意,熟悉的路口,熟悉的豆腐摊,两位卖豆腐的大嫂却全然陌生。
我们要了两块豆腐,在大嫂给我们包装的时候,张老师问:“多少钱?”
大嫂说:“平时十元一块,年根底下都涨钱了,十二元一块。”看我跟张老师都忙着找零钱,她又加了一句:“算了,就给二十吧。”
我跟张老师相视一笑:“您这是看我们不会砍价啊?”
回来的路上,张老师一再感慨:“早就听说岱崮人厚道,这次是真的见识了。”听着他的话,闻着车里清新的豆腐香,我的心底有复杂的情感在涌动,有温暖、有感动、有骄傲。
哦,我憨憨的岱崮豆腐!我憨厚的乡亲!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也养育一方风土人情。岱崮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淳厚的民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众多美食名片中,岱崮豆腐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张。
最寻常不过的豆腐,在岱崮人手里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成为地方名吃,让很多外乡人啧啧称奇。这几年,很多地方都学着做起了岱崮豆腐,但只要离开了岱崮这片土地,即使是岱崮人照方抓药,也感觉不是岱崮味,这更让岱崮豆腐添了一分神奇的色彩。
其实没那么神秘,正宗的岱崮豆腐,是水、智慧、人品三者的完美结合,缺一不可。
岱崮的水清冽甘甜,不需科学依据,仅凭口感,就知道这水质是很多地方不能比的。特别是很多村里的山泉水,可直接饮用,最直观的证明是全村老少无一例外都牙齿洁白。
其他地方做豆腐,多以石膏点浆,成品会有淡淡的怪味。因为卖的时候都用秤称,为了增加分量,压制时不怎么用力,豆腐里面含有大量水分,不但做的时候易碎,而且口感也差。岱崮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究出用老浆点豆腐的方法,让豆腐成为纯粹的豆制品。凝固后,放在木制的模子里,用大石块压上一两个小时,然后用刀均匀分割成一块块的正方体,按块卖。这样的豆腐结实,白里带着淡黄色,透着朴实无华的厚道美,煎、炒、炸来外焦里嫩,任你怎么翻都不会碎;炖来也是越炖越嫩,炖多久都不会散。
相信很多岱崮人,对豆腐都有特殊的偏爱。
记得小时候,“办年”的一大内容就是做豆腐。先去豆腐坊联系好具体事宜(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做,所以要提前预约),很多时候是两家合伙做一包豆腐。大人们忙活,我们打下手,但往往会添倒忙。好好表现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大快朵颐。从豆汁、豆脑等半成品,到豆腐网(算是锅巴吧)、豆腐渣这些副产品,都要第一个品尝。至于豆腐,当然是主角,不过那时候已经几乎吃不下了。和谐的邻里关系、浓浓的年味,在亲密的合作里,在每一块豆腐里,在父辈们举起的酒杯里。
初中时住校,一日三餐多数是煎饼就咸菜。天冷了偶尔改善一下伙食,就是早自习后,拿饭盒去买上一角豆腐(四分之一块),记得那时候一角豆腐两毛钱。看卖豆腐的用刀把一角豆腐纵横分割(我们方言叫用刀“离”,我一直觉得方言才贴近生活),然后浇上青青的韭菜花,嘴里早已是口水泛滥。回到宿舍,大冬天里吃的额头冒汗,幸福满满。
工作后,在岱崮工作了九年,豆腐是饭桌上最常见的美味。经常是伴着王哥“杀”一棵白菜炖豆腐的王氏风格;品味着巩老师“兰陵特酿(他娘)郁金香,兰陵特液(他爷)琥珀光”的巩氏幽默,看着大块的豆腐在锅里随着咕嘟声颤颤巍巍,酒不醉人人自醉了。这是一生中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
随着工作调动,大家很少聚在一起,好在,那化到骨子里的友情依然,就像那貌不惊人的岱崮豆腐,经得起猛火的煎炸炒、文火的慢炖,不但不散,反而愈加美妙。
每次回老家,父亲总会提前端上两块豆腐,一块在家里吃,一块临走时让我捎着。每次听到墙外传来“豆腐~奥”的叫卖声,每次路过岱崮老街,看到一架架撑起的豆腐摊,就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记得有一次路过车站,一个人正把一大包岱崮豆腐往一辆开往北京的车上搬。这朴素的豆腐,是上了王谢堂前宴,还是进了寻常百姓家,我一点都不好奇。
灵性的山水,厚道的崮乡人,不张扬不自轻,把寻常日子过成了别人眼里的羡慕,自己却依然云淡风轻,不经意间把小玩意做成大文章。
岱崮豆腐,是岱崮人的写照,是岱崮人的骄傲。
作者:蔡世国 山东省蒙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