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小车不倒接着推”,这话出自一个农村大爷大妈之口,你可能并不奇怪,然而它出自一个退休干部王兴英之口你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她缺钱花吗?她无儿无女吗?非也,她不但不缺钱花,她的退休金几乎全用在了她的老年公寓里;她更不缺爱,两个女儿既有出息,又很孝顺。那她究竟为了什么,如此拼命?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了蒙山北麓汶水河畔的夕阳红老年公寓。
“女强人”事事争第一
解放战争年代出生的王兴英从小就接受革命家庭教育,老父亲是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老党员,拥军支前模范。受父母的影响,王兴英从小就是积极分子,第一个加入少先队、第一个加入共青团,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19岁的王兴英就参加工作,她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干就是35年。在这期间,她的丈夫去世,两个孩子年幼;双方父母都需要照顾。她硬是咬着牙硬撑着,把两个孩子送进大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而自己一天工作都没耽误,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组织上谈话让她退休,她于心不甘,“我还没干够呢,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不能赋闲在家”。
结合前些年自己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老人的经历,曾萌生过办养老院的想法。现在可以实施了,把各家的老人集中起来照顾,这会给年轻人腾出多少创业的时间和精力啊。说干就干,她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六千元钱,开始运作山东省第一个民办养老院。
“铁娘子”二次创业感天动地
年过半百的老人,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干工商的经历告诉她,干什么都要中规中矩,合法经营。为此她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搞设计、跑手续、办贷款,边学边干。自己硬是学会了水电暖的维修,学会了自己搞工程设计。你可能想不到,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寿阁,就是王兴英老人自己设计建造的,表现出不俗的理念和风格。
夕阳红老年公寓创建之初,从老板到看大门,她全包了,经常是忙得脚不点地。凭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她筹到了建设资金。跑各种手续,她骑坏了两辆电动三轮车。有关单位的门卫都认识她,她一去人家就说“那个老妈妈又来了”。白天跑手续,晚上看工地,12点前她没睡过觉。长期的超负荷运转,王兴英院长积劳成疾,不得不去省立医院住院,然而,在医院里她根本不像个病人,电话不断仍在遥控指挥她的老年公寓的工作和建设,医院院长开会拿她当典型在全院介绍。出院当天,专家想见见她,可怎么也找不到她。问她女儿才知道,她早已归心似箭,跑到车上准备回家。用她自己的话说:“事业比生命更重要”。
“院长”“女儿”“奶奶”,领着大家向前去
社会上的人都喊王兴英“院长”,然而,老年公寓里有人喊她“女儿”,也有人喊她“奶奶”。
经过王院长18年不懈地努力,夕阳红老年公寓已累计投资500多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可容纳130人。老年公寓已成为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热情周到的老年人向往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能看到赏心悦目、生机勃勃的景象。
王院长把每一个入住人员都当成自己的家人,给他们梳头、洗衣洗脸、换尿布。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喊她女儿,她愉快地答应着,给他们过生日、换新衣、买蛋糕;有的老人弥留之际紧紧依偎在她的怀里,安详地闭上眼睛。
王院长还充分发挥每个入住人员的长处,组成了夕阳红艺术团,经常到全县各地演出,有的节目还登上了山东电视台,受到大家欢迎。
王院长说,有老有少才算一家人。于是她又收养了一批孤儿。她又成了他们的“奶奶”,供他们上学,帮他们成家,奶奶每年都发红包。近几年她的退休金几乎都用在这批孩子身上。
在王院长的带领下,现在126口人的大家庭正红红火火地行走在小康路上。
“古稀之年”不服老,“小车不倒继续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72岁高龄的王兴英,仍然信心满满地管理着她的夕阳红老年公寓。而且还准备大干一场,她还准备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她还计划成立全市老龄颐养协会,周游世界;她还要学习外地经验,让更多的人来我们沂蒙山区养老;她要为老区人争光,为老年人争光。
当问到干劲从哪里来时,她自豪地说“咱有后台,找咱们的娘家妇联。县里各界领导,民政局、老龄委、妇联历届领导都给予我很大帮助。”
望着老人获得的一块块奖牌,“全国尊老模范”“尊老孝老之星”“四德标兵”,我们被深深感动着,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王兴英那样去工作,去生活,我们的“中国梦”还会远吗? (赵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