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玉
那天,初冬的阳光,碎金般洒了一地。
初冬的风,亦如杨柳风般,拂面,竟没有一丝凉寒。
在那个晴暖的冬日里,我们参加完为“纪念岱崮保卫战胜利七十周年”而举行的南北岱崮保卫战纪念碑揭碑仪式后,怀着期待的心情,依约去参观岱崮地质博物馆。
山东蒙阴岱崮地质博物馆,是依托中国第五大地貌“岱崮地貌”,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岱崮革命遗址”,开发建设的国内首家洞穴式体验地质博物馆。规划设计中的博物馆,集地质馆藏、探险体验、游戏活动、科普教育于一体,具有文化性、科技性、科普性、趣味性与参与性,共分为十二大展厅。它将综合介绍岱崮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岱崮地貌风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
立秋刚过时,我们来崮乡攀登对崮,途径上山下乡游客中心,顺便去参观了当时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地质博物馆。那时,计划一期工程在十月一前竣工,国庆节时开馆。如今,已是初冬时节,终得相见,心情自是激动非凡。
从游客中心沿新铺成的青石板路迤逦而上,一路微风习习,婉转的山歌,在山谷里尽情地飘荡。循声寻去,原来,那悠扬的歌声,来自隐身于路边草丛和野菊花烂漫里的一只只小蘑菇,以及一块块黛青色的石头。哦,原来那些是“会唱歌的小蘑菇”!一朵、两朵、三朵……绿的、黄的、粉的……煞是好听,煞是好看哩!又想起,那首经典传唱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中,“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人们惯常总会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今,却是“眼见耳听”皆为实了。
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说笑间,不知不觉已来到博物馆门口。进得洞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军工风采展示区。
驻足,凝望。那些充满了怀旧色彩的图片、实物与照片,瞬间仿佛就把你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响应国家“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和“靠山、分散、隐蔽”(简称山、散、洞)的指导方针,三线建设拉开帷幕。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面对当时紧张的国际形势,毛主席英明地提出了“大分散、小集中”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意见,中央进而确定“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考虑到尤其是关系国家安危的一些国防尖端工程,更应注重其隐蔽性,所以山区成为首选。
八百里沂蒙,巍然屹立,绵亘磅礴。而蒙阴,则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崮乡怀抱里的蒙阴,境内有大大小小数百座山崮,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又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的红色根据地,具有深厚的革命积淀和优良的群众基础,于是,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山东省“小三线”建设的最佳选择。
当时的省国防工办经仔细地勘察论证,将五所新建军工企业落户于蒙阴。它们分别是山东民丰机械厂、山东光明机械厂、山东工模具厂、国营泰山机械厂和鲁光化工厂。单从名字上看,它们只不过是五所再普通不过的单位,但实际上,一个个却都是生产枪支弹药的工厂。工厂的代号分别是国营9381厂、国营9347厂、国营9429厂、国营5808厂和国营2215厂。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政委、指导员等政工干部均来自于部队;行政和技术干部,皆来自于地方。五所军工厂里,荟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级工程师和优秀的技术人才。而年轻的工人,则主要来自于本省的济南、青岛、烟台和临沂。在那个年代,能到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国防军工企业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光荣与自豪的事情。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