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啥是美,美就是:生活环境美如画,文明新风扑面来,和谐幸福在农家。
3月10日,在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这首由村民自编的民谣,道出了燕崖人对美的理解,也道出了创建美丽乡村,开展“美在农家”活动的幸福之感。
燕崖镇开展的“美在农家”活动,以创建文明家庭为载体,引导农民自觉改善居住环境,弘扬传统美德,让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生活幸福,建设和谐富裕文明新农村。
当日10时,春风拂面。走在石板村,不远处的红旗湖雾霭蒙蒙,各种鸟儿在眼前起起落落,村民欢笑着冰上取乐……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不禁让笔者有些沉醉。“我们村里人都知道爱护鸟和树,十分珍惜自己的生态家园!”村干部高克富告诉笔者。
在沂源,石板村不是个例。
山里人对生态的追求和保护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只要拨打县委宣传部、科技局等单位干部职工的电话,等待铃音大多是沂源籍王世慧歌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美妙歌声;交换名片时,很多领导、商人、教师的名片上都印有“好山好景好生态,上风上水上沂源”的沂源美姿。
“每个小家美了,村也美了,不正应和了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嘛”。偏良山村书记马友利对“美在农家”有自己的诠释。为了使“美在农家”活动有序开展,镇村干部利用走访的机会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活动的认识。并利用多种载体,使“美”深入民心:村里喇叭响起来,宣传栏里绘出来,美在农家唱出来,幸福生活舞起来。房前屋后的标语,生动的宣传画,热闹的秧歌队,处处是对“美”的倡导,真正做到了“面面墙壁会说话,处处景致都育人”。
近几年,燕崖镇为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中心,做大做强旅游观光农业的文章,打造独具特色的富民产业。采取扶持政策,引导樱桃种植户们尝试大棚有机樱桃生产,建起高标准的设施大棚,让大樱桃在冬天开花结果,4月中旬上市,成为“早春第一果”,此时恰逢露天樱桃花盛开,游客既能吃到果子又能欣赏到万亩樱桃花盛开的美丽风景。在这里,“吃着樱桃赏樱桃花”成了独一无二的农业旅游项目。
每年的5月中下旬,大棚樱桃刚一下市,露天大樱桃已悄然上市,娇艳欲滴、晶莹剔透的大樱桃挂满枝头,一串串,一簇簇,带着娇羞、带着媚妍,像珍珠、似玛瑙。红红的果实随风摇曳,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此时游客又可以参与到采摘游活动中,品尝自己亲手摘下的新鲜果子,体味农家田园的生活乐趣。游客兴致所余,可以走进农家小院,品尝地道的农家饭菜,体验淳朴的民俗民风。
连续3年来,镇上“以节为媒”,着力在丰富旅游活动载体上下功夫,不断为观光农业景区布景,逐步形成了樱花节、樱桃采摘游、“牛郎织女”情侣节、金秋苹果节等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并开展了以观光、踏青、登山健身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旅游和林果观光自驾游,打造燕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新发展农家乐50余家,形成了游、购、娱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条。去年夺得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的桂冠。
时下,燕崖镇旅游观光农业的优势凸显,已经形成了赏花、采摘、卖果、旅游、餐饮一整条樱桃经济产业链,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不下20万人次,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建设新农家,我们妇女也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双泉村主任王洪兰自豪的介绍。通过“美在农家”示范户的评选活动,组织家庭成员互看互评、互比互学,挖掘一批先进妇女典型,好婆婆、好媳妇不断涌现,通过妇女影响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会,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在全镇营造了崇尚文明、践行高尚的良好社会氛围。
“现在做饭用沼气、沼渣入果园,连垃圾箱都隐藏在地下,大伙都精心维护好环境,生活方式更健康更文明了。”朱家户村村民张勇对生活的变化体会颇深。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村文明行动等活动的开展不断将“美在农家”的创建推向高潮,牛郎织女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人工湿地项目、循环农业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实施使“美在农家”的创建不断深入。修山路、挖水窖、栽绿树、运垃圾、建沼气,处处旧貌换新颜。
建设生态文明村沼气池立下了汗马功劳。全县上下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畜沼果(菜)”模式,积极建设“畜禽养殖—沼气”示范区,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个、联户沼气工程9处,沼气池用户达4.5万户,全县农户清洁能源使用率近30%。
在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中,严格按照“六个一”标准,4处区域沼气站和10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落实了服务场所及相关设备,配齐了服务人员,完成了原料发酵、贮存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网点正常运行。
在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工程建设中,建成循环农业示范基地7处、4500亩,带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10万亩,省财政厅、农业厅分别对全县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测评,测评为优秀等次。全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2012年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苹果产业项目续展县和全省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推广项目县。
同时推广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5个乡镇11个村,集中连片建成了秸秆生物反应堆大棚1000亩,其中内置型988亩、内外置型12亩,培育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5000亩。在鲁村、南鲁山、东里3个镇4个畜禽养殖场,建成秸秆青贮池7处,总容积9290立方米,年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亩以上,形成了种植、养殖良性循环互动格局,促进了畜牧养殖业发展,提高了秸杆转化利用率,全县作物秸秆基本实现了全部综合利用、全面禁烧。
美在农家,美了山水,恰似一幅和谐幸福的画卷在徐徐展开。
来源:沂源党政信息网作者:左效强 房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