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崮形同抱犊崮,古名冠石山,位于费县新庄镇驻地北5公里。崮四面石壁如削,海拔426米,面积2平方公里。据《费县志·卷二·山川》记载:“冠石山,今名柱子崮,县西南四十里,海清崮之西北,山顶壁立,周围皆石。”
沿着村民上山种地踩出的小道,记者一路前行,可是,走到半山腰时,梯田没了,路也没了,记者只好弯下腰,抓着藤条艰难地往上爬。没走多远,山下突然传来吆喝声:“往北!往北!那里不通,走北边!”记者停下来,回头看山下,一名男子正一手扶着铁锨,一手朝记者挥舞着喊话,“返回来,走麦地,往北走,那里不通。”山里人确实朴实善良,他离记者那么远,可是看到一行人走错了路,他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停下手中的活,又是吆喝又是挥手。如果不是他,记者一行不知要走多少冤枉路。 按照村民的指点,记者折回头,沿着麦地朝北走去。麦子已经拔节,但由于山上缺水,它们都长得非常矮。想到刚才那个指路的村民,一行人都小心翼翼地穿过麦地,生怕踩倒农民的麦子。 找到上山的小道,记者继续前行。16日是一个晴朗的好日子,记者在路上遇到一群游玩的人。他们是许家崖水库西岸的村民,这次专门乘船过来游柱子崮。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那里也有山,但是都没有名,柱子崮很陡峭,而且汉奸土匪刘黑七就死在这里,所以他们都希望能到柱子崮来看看。 告别游人,记者一行继续攀登。上崮顶的路在几块壁立的大石后面,那几块大石挺拔峭立,就像一个山门。绕过“山门”,踏着天然台阶左转右转,很快就到达崮顶。崮顶不大,杂草丛生,周围悬岸陡峭,除上山之路,无路可下。据记载,刘黑七被八路军追击,直奔柱子崮逃跑,妄图上山隐藏,可巧被某连通讯员何荣贵发现,紧急追踪,将他击毙。刘黑七是全国著名土匪首领,带领骑兵飘忽无常,他常以打游击老祖宗自诩。设想刘黑七真若逃到柱子崮顶,只把下山路口守住,他也必死无疑。柱子崮崮顶无水,四周悬崖,刘黑七竟然还往柱子崮上逃,可见汉奸土匪的确走到了没路。 据说,鲁南山区的老百姓曾对刘黑七很迷信,认为他是黑鱼精下凡,死不了。等到民兵抬着死尸到各村游街时,老百姓才相信这个事实。于是有人说:刘黑七是犯了地名。他的马队拴在柱子上,马还能跑了吗?也有人说:黑漆(七)抹在柱子上,刘黑七注定要死在柱子崮。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无论如何,柱子崮还是“立了功”,因为这里是击毙汉奸土匪刘黑七之处。
相传在崇祯十三年,家住开明山西麓吴庄村的王肖武聚众起义,占柱子崮为王。 不久,起义军迅速壮大,屡次攻陷费县、峄县、郯城等地,占领区域比现在的鲁南地区还要大。此事震惊朝廷,统治者不得不调集重兵围剿。 官兵将柱子崮团团围住,想以断水断粮困死王肖武。然而,围困了两个月,起义军将士依旧精神抖擞,多次杀退清兵进攻。于是,清兵挑选探子化作百姓到山脚下打探虚实。一日,王肖武的妹妹化妆下山买东西,在山脚下与清兵探子相遇。探子主动给肖武之妹带路,并大赞王肖武功绩。时间长了,两人到了无话不说的地步。一次,探子问王肖武的妹妹,“清兵围困了这么久,山上怎么还有粮草?”“俺哥有一头神驴,半夜下山来驮水驮粮,当然饿不着。”“怎样才能不让神驴下山?”“夜里人装作鸡叫狗咬,神驴就不敢下山了。” 探子大喜,回去后立即向清兵将领汇报。于是,清兵天天夜里装鸡狗叫,神驴从此不敢下山。起义军顿时陷入饥饿境地,人心涣散。清兵于一个大雪封山之夜,乘机攻上山寨一举歼灭起义军。王肖武借夜色掩护,倒穿草鞋逃下山来,从此无音讯。
(文图 刘文超 邵泽玺 张霞 武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