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2016年11月28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交流协会授予山东岱崮地貌旅游区的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中国军工文化园”称号,并举行了授牌仪式,岱崮三线军工文化园成为全国继江南造船厂后第二家获得“中国军工文化园”的单位。作为新中国当时史上空前的战略工程, “三线建设”这个词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不见于报端。对当下年轻人来讲,尤其鲜为人知。
岱崮三线军工一个寄托乡愁、驻足休憩、见证历史的温馨家园。
军工建设是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不可或缺和难以绕开的章节,也是共和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安全的基石和保障。作为在复杂国际形势下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国防决策,三线军工理应确立应有的历史地位。如果遗址遗存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那种在火热激情中迸发的创造力和号召力、那些“要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会永远失去传承的载体,成为缺失和遗憾。
因此,遗址遗迹的保护,不但是基于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继往开来精神动力的源泉。保护性利用三线军工遗址遗迹,挖掘三线军工文化,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长远意义都是巨大的:定格文化符号、传承工匠灵魂、保留精神载体。同时,也让为国家安全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山东小三线乃至全国三线军工人及其后来者,有一个寄托乡愁、驻足休憩、见证历史的温馨家园。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出于国防的需要,国家根据战略位置的不同,将我国战略防御区划分成一线、二线、三线,作为全国战略大后方。
大批原来处于一线的重工业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向西部和西南部山区搬迁。小三线建设,即在相关的一些省份,建设一批省属军工企业,形成支持长期战争的工业基础。当时的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即后来的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济南军区联合成立了山东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简称省国防工办),着手把十几个军工企业设在山东腹地——沂蒙山区。
当年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岱崮三线军工。
遵照中央小三线建设要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在沂蒙山腹地的蒙阴县,先后建设了六家小三线军工企业、一个医疗配套服务机构:山东民丰机械厂、山东光明机器厂、山东工模具厂、国营泰山机械厂、鲁光化工厂和国防办计量站、山东省军工局中心医院(当地人称“新建医院”),以及与蒙阴县毗邻的沂水县山东机械修理厂、山东前进机械厂;沂源县山东第一机械修配厂、山东第二机械修配厂、山东裕华修配厂、山东红旗机械厂等17家小三线军工企业,形成了以南坦公路相串联,左右两侧5公里区域内集中建设小三线军工厂的格局。
从地域上看,蒙阴县是全省小三线军工厂建设最集中的一个县。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管理人员、各类技术人员、工人、后勤保障等数万人云集于此。此后直至改革开放初期,上至中央领导,下到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都在时时关注、牵挂着这些企业的建设以及生产管理情况,这些军工企业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曾是国家核心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详细信息对外保密,鲜为人知。即便如此,为了国家建设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在沂蒙山区土地贫瘠、珍贵、稀缺的情况下,完全按照国家要求为军工企业提供了必要建厂条件,做出了无私奉献和牺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工作重点的转移,小三线军工厂根据“保军转民”的方针,陆续进行生产重心的调整,融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工厂建制、组织机构历经变化,工厂陆续撤离原址,人员分散于全国各地,原本红火喧闹的生产、生活场景渐次沉寂,供水、供电、排水、厂房、宿舍等基础设施完全废弃,旧址和那段历史逐渐被岁月侵蚀,淹没于荒草和残垣断壁中,甚至在各种文献及网络上,对小三线的记录少之又少,难觅踪迹。
来源:岱崮地貌网 原标题:三线军工知多少(一) | 崮乡深山中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