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近年来,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激活农业的生态、景观、文化、休闲等功能,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路子,形成了多产融合、统筹发展、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打响特色品牌
“俺们合作社牢牢抓住‘生产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两大‘法宝’,通过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入社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终端一条龙服务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中心,亩均增收超3000元。”说起今年的果品收益,岱崮镇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于凤军高兴地说。
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现有绿色A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吸引和带动周边4个村、607户农民入社,年销售各种水果4000万公斤,销售额超2亿元,合作社注册的“蒙山脆”蜜桃品牌,获得国家级绿色(A级)食品证书。 岱崮镇以旺庄合作社、富民合作社等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龙头,按照农业精品园区的“六统一”标准,加强果品专业合作社和精品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蜜桃标准化生产,改良品种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目前,全镇有果品专业合作社147家、家庭农场67个,全镇蜜桃种植面积8万余亩、有80余个品种,年产量2.6亿公斤,实现销售收入8亿余元,“中华蜜桃第一镇”品牌逐步做大做强。 延长产业链条
按照“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岱崮镇深入实施生态富民战略,着力完善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激活农业附加属性,形成融农业示范、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充分彰显生态农业和生态养殖业品牌建设成效。 在大崮村试点实施了大型沼气和秸秆固化利用综合体,积极应用“果、畜、沼、草”四配套,对全镇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养殖基地进行生态循环养殖改造,利用牲畜粪便发酵产生沼气,作为生活能源,沼液用于农作物浇灌,进而为生态养殖提供有机饲料,加快发展以长毛兔、山羊、猪养殖为特色的畜牧业。推广有机生产方式,推行绿色无公害生态管理技术,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实行“全园果实套袋、灯-板-带”综合防治等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办法。大崮秸秆固化项目以大崮村为中心,秸秆收集范围覆盖周边、辐射全镇的秸秆固化成型示范点,将桃树枝、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经过粉碎、压缩等工艺处理,形成高热值固体燃料,实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在全镇形成了“多能利用、多链结合、资源共享”的生态循环格局。 构建融合集群
初秋的傍晚,徜徉在岱崮镇尹家洼村崮乡生态渔业园区,习习秋风扑面而来,阵阵荷花的清香在身旁环绕,波光粼粼的鱼塘与晚霞相映成画,远处的青山、崮群掩映在这一方碧波绿水间,宛如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崮乡生态渔业园目前已完成了渔塘、垂钓池、廊架和莲藕栽植等工作,园区建成后,预计年产优质鱼600吨、莲藕700吨,可带动周边近百户村民增收致富。
崮乡生态渔业园区是岱崮镇打造多产业融合发展集群的一个缩影。该镇探索建立一产“接二连三”、自由组合的新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基础,以服务业为动力,扶持具备多重产业特性的“六次产业”项目。朱家庄流域突出特色农业,建设完成了集园林苗圃、中草药种植、中华蜜蜂养殖、有机蜜桃采摘于一体的梓河农业产业示范区。十字涧一线依托岱崮地貌景区建设,不断提高种植效能,积极发展订单农业、生态采摘,形成聚集效应。贾庄流域形成了以八亩地北山现代果园、旺庄果品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销链。犁掩沟、坡里等村借力“互联网+”政策,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形成镇域物流服务中心。河东流域大力探索能源农业发展道路,总投资2亿元的盛康科技20兆伏光伏发电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三峡新能源30兆伏光伏发电项目,均已签约落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化主导产业集群在岱崮镇已见雏形。(张圣虎 王后余)
来源:蒙阴通讯 原标题:岱崮:产业融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