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泥土房,贫困户,守着金山等救助,躺在木床想媳妇。”“见到屋、走到哭,晴天过路一身土、雨天下脚一身泥。”这些是蒙阴县岱崮镇以前的真实写照。夏至时节,记者来到该镇,只见百花丛中掩映着一幢幢石墙红瓦的民房,村庄被一条条平坦洁净的小路环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都是‘一事一议’带来的变化啊!”岱崮镇东指村村民张继军感慨地说。2013年以来,蒙阴县连续4年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放到岱崮镇实施,项目范围基本覆盖了该镇各个村庄,一批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逐步建成,镇村面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村级决策和村务管理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已成为“崮乡巨变”的“金钥匙"。
生产条件大改善 “以前都是土路,收桃只能靠肩挑车推,一路颠簸下来,桃子都是磕碰伤,卖不上好价钱。自从‘一事一议’项目进入俺们村,生产路修到了地头,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蜜桃价格每斤比以前高出3毛多钱。”岱崮镇红柞崖村村民尹爱军说。
岱崮镇蜜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优质蜜桃2.6亿公斤,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匮乏,严重限制了果农生产和增收。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镇将“一事一议”奖补重点放在了改善生产条件上。目前已投资1323万元,修建生产路63.27公里;投资815万元,修建拦河坝29道、顺河坝14道,修复机井5眼,新建大小桥梁5座,完成河道整治9300米,近3万群众从中受益。
村居环境换新颜
“自从治理以后,村里角角落落都是小景点。许多常年在外居住的村民现在时不时就回老家玩,有的干脆搬回来住了。”岱崮镇尹家洼村村民管荣会说。该镇把“一事一议”项目与新型农村社区改造工作相结合,根据各村实际和当地历史、民俗文化特色,在村内重点实施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同时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因势就型,因型造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
目前,岱崮镇已投资92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27014平方米;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了村庄“三清五化”工程;投资1365万元,栽植绿化苗木70多万棵,安装太阳能路灯328盏。同时,岱崮镇还投资547万元,为24个行政村建设文化广场30处。
老农开起小茶馆
“俺种了一辈子地了,真没想到还有一天能开起农家乐。”岱崮镇坡里村83岁老农赵继成说。赵继成住在坡里村村边,自从“一事一议”项目实施以来,他家门前修起了宽敞平整的柏油路。赵继成在自家院子里开起了农家乐,并取名为“老寿星茶馆”,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休憩。
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岱崮镇引导当地群众发展农家乐旅游,目前该镇已建成农家乐32户、特色果品采摘园20个,直接带动村民增收3万元。为积极配合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同时拓宽集体和村民的增收途径,该镇还在条件比较好的村,沿街建立起游客服务中心,并新建2处蜜桃交易市场,进一步增加了集体收入。(立国 李朋 圣虎 王辉)
来源:光明网经济 原标题:蒙阴:“一事一议”演绎“崮乡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