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得
“蜈蚣三忌”的故事
据《蒙阴县地名志》载:“荆汶位于(巨山)公社驻地刘官庄东7公里,东靠岸堤水库(今称云蒙湖)……据《彭氏族谱》记载,明初彭姓自山西喜鹊窝迁此建村,因靠近东汶河,多荆树,故取名荆汶。原村于1960年为岸堤水库(今称云蒙湖)淹没,现为搬迁后的新址。
在原来的地方,云蒙湖西北一隅露出的独岛,即为圣福寺所在,大唐盛世的寺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见荒山乱石,些许灌木遍布,杂草丛生,到处残垣断壁,多处旧日碑碣匍匐一地。因寺院所在荆汶村,如果有人问起湖中所在,熟知者皆会告曰:荆汶寺。
荆汶村,位于蒙阴县城十多公里地方。此地山清水秀,河汊纵横交错,道路四通八达。所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宁静的山村,背后隐藏着一段让人深思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此处为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们川流不息。一天,来了一位卖窑货的汉子。他推着满满一车瓷器路过此地,因为腹中饥饿,再加上路途劳累,便将小车停下,用棍子撑住,坐在一棵大树底下乘凉歇脚,准备填饱肚子起程。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见一只蛤蟆与一条蛇正怒目相对、纠缠不休,眼看大蛇将蛤蟆缠紧,正要一口吞掉,就在这时,来了一只蜈蚣。蛇便急忙放开蛤蟆,掉头逃窜(相传蛇是怕蜈蚣的)。得到了自由的蛤蟆,非但未感激蜈蚣的救命之恩,相反却大口一张,将蜈蚣吞进肚里。
看到此幕情景,卖窑货的人感到极为不平,顺手抽出撑小车的棍子将蛤蟆与蛇砸死,装满瓷器的小车却因失去了支撑而摔倒在地,瓷器摔个粉碎。卖窑货的懊恼不已,但也无可奈何。此即“蜈蚣三忌”的故事。
于是就有好事者,据此报告朝廷。故此兴建寺院,以此教化世人。这便是圣福寺的来历。
铁城“惊纹”的传说
铁城遗址位于云蒙湖生态区铁城村、公家万村南侧,有东汶河汇聚的云蒙湖呈“V”字状的中央部分,北依巍峨险峻的黄山,东北的金山和西南的中山遥遥相对,如同两头雄狮扼守城的左右。遗址自北向南倾斜,地势广阔平坦土质肥沃,岸堤水库(今称云蒙湖)修建之前曾是蒙阴的万亩粮仓之首。考古时发现文化遗物呈堆积状敝瓦离离,碎砖比比皆是,陶片唾手可得。砖制精细,部分饰以几何图案,火候很高。板瓦,筒瓦多为手工制作,质地坚硬。陶片以灰色为主,制作粗糙,多饰蓝纹、绳纹。采集到五铢钱、铜镞等文物。遗址西北方向发现汉墓五座。
据民间的说法,铁城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其一,相传明洪武年间建村,因紧靠古城遗址,故名贴城。后演变为铁城。其二顾名思义,古时此地冶铁,发达兴盛渐成城市,以铁业闻名著称而为铁城。
蒙阴县志记载:“铁城在县城东北四十里”。根据遗迹、遗物断定,该古城遗址为汉代蒙阴古县城址,因一九五七年修建岸堤水库遗迹已经被完全淹没,具体年代还未可知?将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
话说在某朝某代,因了铁城处于交通要塞,为了攻下这座城池。一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率领一哨人马径奔铁城而来。细瞧眼前这座城池,当在马前堵住去路。城里瞭望哨早就望见,也就作了防备,真正的固若金汤。将军带队上前厮杀一阵,无奈箭如雨下,滚木垒石炮火交加,丝毫赚不到便宜。于是口中喃喃自语,“铁城”“ 铁城”……一时之间逡巡踯躅,没有办法只好退下阵来,兀自愁眉不展。就这样默默走远,心想再徐图良策。
迤逦前行,来到一村,准备歇宿,问起何地?军士报告,乃是“荆汶”。 将军一听之下,喜不自禁,一扫心中阴霾,重新披挂上马。笑曰:“荆汶!惊纹!铁器惊纹而裂,焉有城不破哉?”此前刚吃败仗,三军儿郎心灰气冷。这时乍闻此言,三军重拾自信,皆喜笑颜开,人人斗志昂扬。
将军于是乎调转马头,再次往铁城而来。此时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为之破裂。半夜里,雪愈下愈大,一众人排除万难,终于抵达铁城。铁城靠近东汶河,近城处有放养鸭鹅的池塘。将军立马心生一计,他命令士卒袭击鸭鹅,鸭鹅在池塘里惊飞跳跃,以此掩盖行军音响。大河之处鸭走鹅飞,乃是常有之事。再说满天大雪严寒,何人安敢涉险。正是迅雷不及掩耳,攻其不备。所以铁城人毫无戒备,未发现行动。四更时,军队到达铁城之下,守城者仍未发觉。将军号令在城墙上架设云梯,身先士卒,第一个登上铁城城头,杀死熟睡中的守门士卒,只留下巡夜者,让他们照常击柝报更,以免惊动铁城人。既已得手,便打开城门,迎纳大军鱼贯而入。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时候大雪渐渐停了。等到守将发现,已经晚了三春。大家都是聪明人,有道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守将不得已放弃抵抗,率众投降作了俘虏。
可惜好好一座“铁城”,一旦“惊纹”,迅即土崩瓦解。
怪哉?奇哉?
崮文化网独家稿件 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