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安
崮文化网 泉为地之脉、泉为水之源,泉为生灵之滋、泉为禾稼之养,泉是自然信息之渠道、泉是生命本源之密码。人多喜泉,自知不能遍访天下名泉,但只要到有泉的地方总会想方设法一观其貌。趵突泉畔人头攒动,目光聚焦的是子昂眼中那平地涌出白玉壶的壮观;漱玉泉旁轻吟低唱,心中牵绊的是易安心里那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惠山泉头聆风吟月,耳际低迴的是瞎子阿炳那如泣如诉《二泉映月》的酸楚。 泉,各自有着各自独特的情怀。 “龙泉漱玉”,蒙阴古八景之一,离我的家乡不到十里山路,现在也铺设了柏油,我却从未前去踏访,一直引以为憾事。今年天旱,比往年平均少雨三四成,而听说龙泉仍涌动不息,便平添了几分探望的冲动。处暑已过、白露未来,正是暑热已止、秋意渐近,天高远而云淡风轻,秫谷熟而红黄正浓时节,周末约二三文友趋车前往,定要一睹这龙泉漱玉之芳容。 沿常联公路一路向南行进,过北楼、经岭南头,到龙岗埠,见龙岗二字,估计已是不远。村名知道,大体位置也有个粗略的了解,但路还是第一次走,便停车问询。 “有龙泉寺的那个龙泉村怎么走?” 一位农妇推一把小推车,车上满载的是刚收获的花生,有几分吃力。见我们问路,还是忙弯腰放好推车,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擦一把汗水,详细作答。 “从这个公路向西,走不远再住南去,一直走就到了。” 我们夸她的花生长的好,她高兴地从推车上扯下一些硬放进我们的车里让路上吃,“鲜瓜、栗子、枣,谁见谁想咬。”见了新鲜东西,谁都想一饱口福,我们也便笑纳。 按照指点,很快便到了村头。远远看到翘檐飞角古香古色的一组建筑,便知道龙泉寺到了。这是一座始于唐代的古寺,因背依龙岗埠,前有龙泉而得名。同我们见过的大多数古寺一样,历经重修,早已见不到先前的模样,从几段残碑上的文字中,依稀可以追溯至清道光五年。因为此行的目的是看泉,故对寺院也便没有多少兴趣,问看门的老人可否带我们去看龙泉。老人欣然前往。 出龙泉寺向东,走过一片玉米地,玉米长势很好,估计是受了龙泉滋养的缘故。顺着田埂,躲避着如积的杂草,走到一片杨树林边,老人指着河对岸的一个大口井说那里就是。我便让老人驻足,顺着一道破损的拦河坝到了那大口井前。看来这里是龙泉不假,但见不到“漱玉”之景致,因为井里漂浮着的青苔覆盖了水面,显得污浊不堪,与心中的龙泉淑玉实在大相径庭,不免有些失望,便摆手让后面的同伴莫再前来。 “往东南再走几里路,有个南泉村,那个泉很旺,你们可以去看看。”老人见我失望,忙介绍道。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