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本正
大自然有一双巧手,造就了江河湖海,高山平原,千姿百态。 大自然有一支神笔,画出了碧水青山,红花绿叶,五光十色。 在中华大地上,大自然精心制作了这样一种奇特地貌。
它没有张家界地貌的塔柱状峰林,千峰耸立,万石峥嵘,嶢嶢欲折。 它没有丹霞地貌以块状结构为主红色的奇峰异石。 它没有嶂石岩地貌延续不断的丹崖长墙,弯曲相连的“Ω ”形嶂谷以及一头开口的峡谷。 它没有喀斯特地貌那样众多的石林、溶洞和天坑 它不是窈窕淑女,而是伟岸的大丈夫。 它是那样的挺拔,又是那样的稳健。 从济南向南延伸约240公里、东西宽约350公里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层峦叠嶂的沂蒙山区,在蒙阴、沂水、沂源三县交界的地方,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它们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毡帽,有的像圆桌,有的像腾飞的雄鹰,有的像飞奔的猎豹。有的像古老的烽火台,有的像淑女的发髻,有的像擎天柱,有的像穿云剑。山顶之下,山坡上层层梯田,片片果园,山沟里河流蜿蜒,水库中碧波荡漾。 这些戴着平顶帽子的山,这种四周陡峭、顶部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 或“方形山”, 或叫做“方山”。 当地人称之为崮。其裸露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 更奇特的是,这些“石帽子”和它的身体(即它所在的圆台形底座)并没有“长”成一体,“石帽子”是石灰岩,“身体”是页岩或砂岩。就是说,如果有足够大的吊车,就能把“石帽子”(崮头)拿走。 这些被人们称为崮的山,散落在山峰突兀,连绵不断,海拔400米至600米之间的鲁中南群山之中,著名的便有“七十二崮”。近年来,据各地地名普查,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枣庄市山亭区等7个县区境内,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其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壮美,为世界罕见。沂蒙“七十二崮”,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根据地矿部门介绍,这种奇特山势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它们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漫长年代的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 据专家介绍,在距今5亿-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经过千万年之后,逐渐降低成平原。 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运动的重要信息。 在古老的字典词典,例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都没有这个“崮”字。 《辞源》说:“崮,又作‘崓’、‘堌’。四面陡峭,顶上较平的山。” 古时在山上建堡垒自卫,叫做“固”。 堌,是土堆,多用作地名。 《新唐书•宰相世系一上》说:“筑堌以居,世号‘刘堌’。” 在《正字通》中解释说:“崓,水岛之类。” 唐代李白在《送族弟凝至宴崓》中写道:“鸣鸡发宴崓 ,别雁惊淶沟。” 《宋史•李全传》说:“此数人者,出没岛崓”。 由于交通的闭塞,长期以来,崮很少为人所知。 关于崮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也不多见。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