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修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崮文化网讯 “前两年这条路还是土坷垃(土路)的,也没现在这么宽,俺走着来桃园得20分钟,要是下了雨,还经常摔骨碌子,卖桃的时候没少受罪。现在修成了水泥路,俺坐上三轮车5分钟就到桃园了,摘了桃也不用肩挑手提了,装上车就拉走了。”家住蒙阴县旧寨乡杏山子村的果农王凤美一边给蜜桃授粉,一边跟笔者随意的聊着,脸上的笑显示出她内心那种掩饰不住的高兴劲。
蒙阴林果面积号称百万,仅蜜桃就有65万亩,蒙阴蜜桃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地理商标,被评定为“中华名果”,是中国农产品百强品牌,品牌价值32亿元。围绕蜜桃种植,蒙阴的农村公路修进了大山深处,修到了角角落落,有山的地方就有果园,有果园的地方就有路。“农村公路已突破千条,达到2168公里,占等级硬化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0%,并且有路就有人管,叫响了江北最美乡村公路品牌。”蒙阴县公路处主任王法俊介绍说。这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为蒙阴发展蜜桃、苹果、板栗等农副产品提供了最大助力。“以前修村村通,现在发展到修户户通、果园通。”
道路通了,当地老百姓直接受益,果农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但是山区毕竟比不得平原,坡陡、弯多、路窄是蒙阴农村公路的典型特点。“村民一般都是用自家的农用车拉树枝、柴火啥的,垛的也不齐,很多都伸到车外去了。咱这路本来就窄,汇车的时候很危险。”王法俊说,“围绕怎么解决汇车难的问题,我们动了很多脑筋。最后定了个方案,在地势开阔、果园密集的地方修一处停车场,这样老百姓停车、汇车、车辆调头就有了地方。”没想到这个方案不但受到了当地果农的热烈欢迎,亲切的称停车场为“停车港湾”,而且深受果品购销商的青睐,成了他们收购水果的便利场所。王凤美家果园边上就有一处这样的“停车港湾”,“有了这个地方,周围果园的车都停在那里,俺平时装个箱子啥的可方便了。从去年开始,收桃的把车开到这里来了,俺摘了桃也不用往外运了,直接卖给他,还省了运费。”
要问谁对蒙阴农村公路的变化感受最深,还得数外来客商。从江苏来的老王是个“老牌”的蜜桃收购商,他收桃的历史已经超过十年了,去年来收桃时他告诉笔者:“我第一次来蒙阴收桃的时候,车只能放在商业街上,果农用手推车推来(蜜桃)卖给我。路又不平,一路从山上颠下来,很多桃都碰破了皮,等我运到上海都变软甚至霉坏了。现在不但路修好了,还有宽敞的地方停车,我就把车直接开到这个停车港湾,周围全是果园,果子从树上摘下来就能装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桃子的新鲜,在大城市的市场上非常抢手。”
路,改变了蒙阴“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旧县志记载)的落后局面,改善了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支撑起他们的幸福梦、致富梦,成就了蒙阴蜜桃32亿的身价。桃有价,路无价,就像蒙阴县岱崮镇东峪村的“蜜桃大王”张富来说的那样:“这路一头连着俺屋门口,一头连着果园,真是修到俺心坎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