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崮位于山东沂源县中庄镇政府驻地南6.5公里处,海拔630米,面积2平方公里。崮有山泉数处,大旱之年也不干涸。崮顶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山寨遗址。此崮因其阳有八块巨石而得名“八石崮”,沿革为“八十崮”。此崮岩石裸露,崮姿神奇,更以附近有一位好汉孙廷英而闻名遐迩。
孙廷英,东韩庄村人。他天资聪明,富有正义感,身材魁梧,仗义疏财。白天读书夜晚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尤其擅长使用大刀。刚满20岁便考中了文武秀才,后在乡试中考取了举人,但被别人所顶替。由此他看破了官场的黑暗,于是,放弃了通过科举而出人头地的期望。
孙廷英是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当时食盐昂贵,官府严格控制。不法商人勾结官府囤积居奇,抬高盐价盘剥百姓。有一次适逢中庄集,孙廷英远远看见卖盐的衙役们正和周围的百姓争吵,一打听,原来是盐价又猛涨了。他大步流星地赶过去一把夺过秤杆子,大喝一声:“谁敢涨盐价,我来卖!”还没等卖盐的衙役们明白过来,这个3斤,那个5斤,按平价把盐卖完了。衙役们悄悄一打听,知道这人便是孙廷英,吓得乖乖地站在了一旁。
孙廷英气死熊太守的事在当地也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沂州的道台姓熊,人们习惯称他为“熊太守”。此人狡狤,剥削老百姓的手段极多。百姓恨透了他,熊太守决心整治他一下,为百姓出一口气。
一年夏天,熊太守的母亲病死的消息传来到了孙廷英的耳朵里,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内衣装了银两,外穿大褂,下身只穿了件短裤,骑马赶到沂州府。恰巧吊唁刚开始,他交上奠银。不一会儿,轮到了他祭拜。在行跪拜礼时他故意把头抵在供桌的帐子上,让孝帽掉落地上,可他不用手在戴上孝帽,而是用头拱着戴,所以怎么拱,也戴不上。这时他又掀起了大褂,现出了几乎全裸的下身,熊太守这时正好看见,不觉笑出了声,周围的人都掩面而笑。这时孙廷英呼地站了起来,手指熊太守叱道:“大人,你笑什么?你枉为一州之首,枉为百姓父母,你瞎读了圣贤书,你老母去世,你不悲伤,反而哈哈大笑,真是禽兽不如,你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接着又慷慨陈词,历数了他的桩桩罪行……只气得熊太守的脸由红变白,两眼发直,浑身颤抖,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气绝身亡,在场的百姓见此无不称快。
孙廷英事迹远播,名声大震,他周围逐渐聚集了不少人。清朝咸丰年间,外敌入侵,灾祸连年,民力凋敝,田园几近荒芜。但官府仍然拼命勒索捐税,暴征徭役,加之盗贼蜂起,故百姓啼饥号寒,民不聊生。孙廷英见此情景内心愤愤不平,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接济百姓,并带领人们在八十崮上建起了山寨。四邻八乡的村民看到山寨安全,纷纷投奔而来,并公推孙廷英为寨主。孙廷英制定了严格的寨规,在山上安上红炉,打造兵器,组织人们忙时种田,闲时或夜间进行训练,并把八十崮改名为“八十川”。
孙廷英仗义疏财,同情爱护百姓,且武艺高强,指挥有方,在山寨建成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多股土匪百余次前来攻打,也未攻破。土匪们一提孙廷英就头疼。为此,他不但得罪了土匪,也引起沂州的大小官府的怨恨,这伙人便捏造罪名联名诬告孙廷英。由于他麻痹大意,不幸被官兵抓去,当走到中庄街时,他昂首挺胸,告诉沿街而立的百姓:“我和官家这场官司打定了,如果打不赢这场官司,我不走中庄街。”
为了救出这位好汉,每逢中庄集,百姓便在横跨中庄河的石拱桥上放了个菠萝筐,赶集的人们纷纷向里扔钱,四方的百姓也主动募捐,不久便凑集了千两白银。大家让孙廷英的儿子送去济南府,以赎出孙廷英。可是钱花光了,人也没能赎出,最后孙廷英惨死在济南监狱中。孙廷英的尸体用一头白色的骡子驮回,当走到中庄村北头时,骡子“咴咴”乱叫,竖起前蹄,不管怎么抽打就是不走,这时赶骡子的人忽然想起孙廷英的话,便牵着骡子顺着沂河走,说也奇怪,骡子便大步走开了,人们都说:“这是好汉的阴魂不散啊。”
孙廷英的事迹到处传颂。有个文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戏剧,搬上了戏台,并远传江、浙一带。人们爱看的剧目中就有《孙廷英大战八十川》、《气死熊太守》等。当地百姓把孙廷英当神灵供奉,并把八十崮称作“好汉崮”,称崮顶为“好汉顶”。
(黄忠 韩忠勤)
编辑推荐: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