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文斋 
珠算集大成者刘洪
 
 

◇王文桐   张昌军

崮文化网 刘洪(公元129——210年),字元卓,东汉太山郡蒙阴龙眼官庄(即蒙阴镇邵子官庄,此地有东西龙眼泉,中有汉代建筑群遗址,古称龙眼官庄)人,鲁王(刘萸)之宗室。

刘洪一生任过多类官职,有很高的政治才能,被后人誉为“政教清均”的政治家。同时,刘洪致力于天文学和数学的研究,著有《乾象历》、《七矅术》、《九章算术》等书,并和蔡邕补续了《汉书·律历记》,成为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奠基人,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被后人尊为“算圣”。刘洪的另一历史性成就是:在完成天文学著述的同时,于公元前188年前后创立珠算,完成了中国古算具的历史性改革,并授业徐岳撰成《数术记遗》一书,广传后世。故世人称:“蒙阴是珠算的故乡,刘洪是珠算之父。”

导论

中国古代数学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已成定论。但珠算是中国发明的,历史上不乏争议。九十年代初,华印椿先生发表《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一文,在珠算学术研究领域引起很大反响,并首先在国内取得共识,尔后引起了国外珠算史研究者的关注,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至此,珠算与印刷术、造纸、火药、指南针并称中华古国的五大发明之一。

珠算是中国发明的,那么是何朝、何代、何人、怎样发明的,便成为国内珠算学术界争相探究的重大历史课题。总括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发明年代上,有明、宋、唐及史前无边际说等;在发明人上,有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的,有说是多代人渐次发生、发展、完善的等;而如何发明的珠算,则是各持己见,说法不一。所以,探究澄清中国珠算发明、发展的历史渊源,确定“中国珠算发明者”的身份,使国内学术界取得共识,给后人留下一个明晰的答案,是当今国内珠算研究专家的历史性责任。

为此,笔者依据多年来搜集的资料即研究成果,对中国珠算的发明,分次作如下考证:

珠算发明时间:后汉

    关于中国珠算的发明年代,笔者不苟同明、宋、唐之说,更不苟同史前无边际之说。

研究中国珠算的发明年代,必须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探究中国古算具发展的序列,人类社会自远古时代起,神农播百谷、黄帝得神策,即有了记数和运算。这叫远古时代会计时期。会计核算的完成离不开计量、计数和算账,要算账就需要运算工具,如“结绳记数”、“书契记数”等。而在珠算发明前漫长的历史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运算工具,以适应日趋增加的核算量的需要。这些运算工具,为中国珠算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中国珠算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会计时期

    据考古发现,我们祖先至少在100万年前原始群居生活时期,已有原始形态的计量、记录行为。西安半坡村考古发现的陶钵中就有华夏原始人计量、记录的字号:1——30(见会计辞海1604页)。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原始计量、记数行为最古老的例证。它证实华夏会计结构,早在原始群居生活时期,就有了最古老的计量行为,就有了计量、记录字号的雏形。

结绳会计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智力的演进,计量记录核算显得更为必要,于是进入了“结绳记事”新时期;在原始社会形态结构里,是事大,结其大绳;是事小,结其小绳;后则精于“画卦结绳,以理海内”。据现存史料,西汉古壁画上就刻有伏羲“画卦结绳,斤斤记数”的古铭文。这种记数记录方法,就是华夏会计结构的初级形态。尽管“结绳记事”很不规则整齐,但它是远古人类群体生活中的伟大创造,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结晶。

    书契记数

    书契记数,是结绳记事之后,出现的新的记数方法,当时主要用于剩余粮食数量的记数。《管子·撰度篇》记述:“上古结绳,后易之以书契”。即是用刻刀(石器)将数刻在兽骨、竹木、龟甲、石崖上,以便长期保存。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明书契始于黄帝,有“十筹”计法。北周甄鸾在《五经算术》中称当时采用“三式、十筹”法记数。十筹是:亿、兆 、京、垓、秭、壤、沟、简、正、载;三式是:上、中、下。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记述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这种记数与手指计量相脉联,“成于三”,是一种数加法概念的升华。这是中国数学史上和算具发展史上的一大演进。

    堆石子算

堆石子算,(见附图),是继结绳记事、书契记数之后产生的。其运算简便易行。把石子堆起来,按照一定的等量法,进行累加或累减,就满足了会计核算的需要。一堆石子的多少,可按需要而定,如10粒、20粒、30粒、100粒等。假若一物可换取粮食“某数量”,那么2物呢,即可在“某数量”的基础上,再加上“某数量”;如果是30物呢,即可按一物的“某数量”,增加30次也就可以了。如果把30物换来的总粮食中,拿6物换的粮食给某人时,可从总粮食中拿6次“某数量”即可。这些核算,用堆石子表数,可轻而易举完成,较之结绳记事、书契记数进了一大步,其特点是随手可取,简便易行,广泛使用于民间,特别是山区民间。从远古、结绳、书契三个时期的资料考证推论,我们的祖先当时是能够做到的,亦能以此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这种算具的使用,在民间,尤其是在山区民间,源远而流长。在珠算故乡蒙阴,至今仍有人沿用堆石子算法。蒙阴县北贾庄乡八亩地村崮山前自然村,有位78岁高龄的老太太,叫刘圣云,在出售麻椒、花生等土特产中,至今仍用堆石子算法,而且算的快,算的准,令收购土特产者吃惊。

垒瓦片算

这种算具,继堆石子算之后。我们的祖先,用土窑烧制成大、中、小各类瓦片,各代表一定数值进行累加或累减(见附图)。“垒瓦片算”,正是我们祖先靠勤劳和智慧,改革“堆石子算”的成果。1991年,原临沂地区文管处和蒙阴县考古人员,在东蒙峰北石家水营村东北300米处,发掘探方4个,探知4层古文化遗址,从上到下排列为:近代层、汉代层、春秋层 、西周层,并在西周层挖出三枚圆陶片,直径3.8——4.5厘米(见图片)。经文物考古专家鉴定,这些圆陶片是2800年前,我们蒙阴人的祖先使用的计算工具,即“垒瓦片算”。笔者考证认为:这些圆陶片是西周早期计算工具的代表作品,大号瓦片表数5,中号瓦片表数2,小号片表数1,算法与“堆石子算”基本相同。二者比较为:前者所用数量多,大小不规范,携带不方便。后者成倍或几倍地减少使用数量,在汇总时可将瓦片分类垒垛,因此就减少了计算时间。

位石子算

位石子算,是在堆石子算、垒瓦片算基础上,用十进制的方法改进提高后产生的。河南卢氏县出土的东汉彩绘骨尽(附图),其标准性、完整性,证实东汉甚至西汉已实行10进制。运算时,摆石定位,满10进位,以大石子表5,小石子表1进行运算。这在当时完全可能做到。据此,可推论为“位石子算”(见附图)。这不仅减少了算具使用量,亦减少了垒瓦片的造价。有人说“结绳记事”、 “书契记数”是算盘的雏形,这未免太超前。如果说“位石子算”是算盘的萌芽,这倒有一定可信度。

筹算

《辞海》写道:“我国古代 用竹制算筹记数,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等计算,称为筹算。”徐岳《数术记遗》论曰:“积算,今之常算也。以竹为之,长四寸,以效四时,方三分,以效三才。”北周甄鸾释曰:“以竹为之,长四寸,以效四时,方三分,以效三才;言算法,是包括天地,以烛人情,数始四时,终于大衍,犹如循环。故曰:今之常算也。”而《汉书·律历记》载曰:“筹尺长为六寸,径为一分。”记载不一致,给后人造成想象中的混乱。今参照徐岳记载尺寸及梅荣照先生提供的汉筹算尺寸数据,作如下推想:积算之法,以筹三十枚表数满十进一来记数,以二百七十一枚运算。分为纵横二式,自左而右,一纵一横,再一纵,再一横,犹如循环;数码纵横相间,遇零留空位。整数、小数以“点”分两边。满六者五在上方或下方,六不积算筹,算筹五不单张。结论:汉书尺寸,应是徐岳撰中的尺寸,而甄鸾注可能是北周尺寸,所以本文只按汉书尺寸作图(见附图)。

    以上诸种算法,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人类智力的演进而演进,算具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为珠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因《辞海》关于筹算“始于春秋时期,直到明代才被珠算代替”的记载,有人把珠算的创立推论为明代甚至宋代。其实,在筹算被珠算代替之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确切说是在后汉,珠算已作为一种独立算种流行于社会了。沂南汉墓石刻已确凿证实了这点。

195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发掘了一座汉代古墓。墓中有多幅石刻图案。拓片第6幅中发现,一人对众跪在地上,双手捧长方盘一个,上摆三行圆珠,每行8粒,排列整齐,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三颗粒珠,中部二颗粒珠,下部三颗粒珠。同幅图中地上横一木几,几上亦放一长方盘,上摆三行圆珠,一行无珠,所摆圆珠仍分上中下三部,但珠数不同,自右起第一行无珠,且位数也不同,手捧图是三位,地面几图则是四位。尽管这是艺术家的石刻作品,但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两个长方盘就是当时人们使用的算盘,珠数各异,位数相殊,这正说明是一种能动地运算后的结果。

该墓造于公元193年前,属东汉末期。墓主名孙阁,从墓建筑的宏伟,石刻的繁多及精致,以及后来该地以孙祖命名的村、山、河等,足以说明墓主在当时的显赫地位及尊贵身份。墓中石刻所展示的算具,从其珠、位变化看,说明已具备明代后算盘的功能,可以运算任何数字。但与明代后算盘的形态不同,共用三色算珠运算,而不是串珠;表数法就不同,不仅可以表示加、减、乘、除、开方运算,还可进行正数与负数运算,笔者已将石刻拓片附后,同时亦将再造想象模型图附后。运算证实:这种算具,拿“筹算”、“堆石子算”与之相比,均相形见拙,但与后来的串珠算相比,又显的笨重、粗糙。即此,可称沂南汉墓石刻算具为“正负数珠算”,北周甄鸾则称此类算具为游珠算。

这里附带说一句:沂南汉墓出土的石刻算具图,迄今为止,是华夏古国唯一的最古老、又最先进的算具图。几上置盘,盘中刻板定位,将圆珠游于盘,按运算需要上下游动,算始用珠,珠算于盘,是为算盘。由此可见,算盘与珠算二词同源于后汉无疑。后世演进成串珠算,木制、骨制、竹制、石制,方型、长方型、巨型、微型,可说是形态各异,各具风格,但万变不离其名,统统沿用算盘这个名词至今。

沂南汉墓这一石刻算盘的发现,使串珠算发明前的算具发展序列的断代空白得到填补,使中国古算具从“结绳记事”、“书契记数”、“堆石子算”、“垒瓦片算”、“位石子算”、“筹算”、“正负数珠算(游珠算)”,直到“串珠算”,形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科学这样一个完整的序列。由此可见,中国珠算(含算盘)的发明时间,是后汉时期,已确凿无疑。明、宋、唐说,史前无边际说,都是毫无史实根据的。 

  >>>第1页   >>>第2页

温馨提示:留言评论请遵纪守法、健康文明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匿名评论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免费注册
匿名评论需经审核后才显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山东省话剧院到夕阳红敬老院... 
⊕蒙阴街道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技... 
⊕临沂市委统战部督导组到蒙阴... 
⊕南方家居入住蒙阴县宝鼎家具广场 
⊕蒙阴县城管环保部门联合执法... 
⊕临沂军分区领导到蒙阴检查民... 
⊕蒙阴县模范职工之(小)家和... 
⊕王永凤到野店镇调研红色教育... 
⊕在书的海洋中畅游 丁明怀 
⊕蒙阴县委书记朱开国察看高考... 
⊕初识旅游大侠李存修 
⊕青州市4个项目入选第三批省... 
⊕刘超:微笑着面对磨难 撑起... 
⊕蒙阴经济开发区举办农药经营... 
⊕红色的梦 侯文心 
⊕花树下的回忆 
⊕拖箱代 
⊕再见声音盛宴 
⊕左岸阳光 包锡彬 
⊕一心逐鹿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1017629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