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阳春三月,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的村民一改往日的沉默,村民结伴走出户外,热热闹闹地闹春了!
“以前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闭门不出,都在为家里一年的生计犯愁。现在可不一样了!”朱家户村的村书记张继学说,与愁云惨淡的昔日不同的是,现在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朱家户村村民缘何变了模样?这就要从50个沼气池的项目说起了……
50个沼气池进村后
朱家户村,是燕崖镇里一个不大的小山村,从县城出发,弯弯的山路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很久以来,一提起朱家户村,知道的人都直摇头。在大家的印象里,朱家户村就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村庄,是个典型的“脏、乱、差”的小村子。
“自从建国以来,朱家户村从来没有搞出过一个像样的工程。发家致富更让大家可望而不可及。”村书张继学深沉地说。
在这样困窘的条件下,身为村书记的张继学千方百计地想改变村里落后、贫困的局面。
张继学试着到县里跑关系、要项目,不料却碰了一鼻子灰。人人都说朱家户村太偏僻,怕工程计划落空,不放心在那里搞项目。
张继学并没有灰心,凭着庄户人骨子里的那股韧劲,主攻沼气池改造项目,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工作,终于打动了县能源办主任林旭江,答应给50个沼气池的项目先干干看。
项目要来了,张继学的眉头却并没有舒展开来,朱家户的老百姓并不知道沼气池的作用,工程干起来会不会配合还难说。于是张继学一连召开了好几次党员会和村民代表会,对大家进行了思想动员。
项目开工了,沉寂多年的朱家户村响起了久违的鞭炮声。人们满怀期待、干劲冲天,还真把50个项目完成了,远远超出了农业局领导们的预期。当年,农业局就追加了20个沼气池的项目。
就是这50个沼气池,使朱家户村燃起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苹果“吃”沼气,哪一个都争气
沼气池建起来以后,朱家户村村民的生活条件渐渐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村民们用沼渣施肥,改变了化肥使用后土壤板结的状况,土质变得疏松,果树越长越旺。
村民朱化平家里有三亩苹果苹果园、三分四厘樱桃林。他是2009年第一批沼气池的用户。家里的沼气池除了满足全家的生活用外,沼渣、沼液全部用作了果树的肥料。“我家的苹果,吃的是沼渣、喝的是沼液,长出来的苹果口感香甜、果面光滑,现在是供不应求哩。”
“大前年挣了6000多元,前年是8000多,去年涨到了12000多元,多亏了这沼气池,俺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朱化平说,由于沼肥所含养分齐,比化肥效果好,还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种植出来的苹果色泽好,甜脆可口。每年卖苹果根本不需要通过中间商,果子还发青的时候,慕名而来的新顾客和常年买苹果的回头客早早地就来签订好购销合同了。
朱化平的经历在朱家户村并不是特例。
村民杜元祥,家有3亩苹果树,由于树龄高达28年,属于老化型果树,结出来的果子质量低下,还容易长枯萎病和轮纹病。2009年建起沼气池以后,通过施沼渣、喷沼液,果树重新换根抽条,状况发生了明显改善。由2008年的10000多斤去年增产到了2.3万斤。经济收入自然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村“洋”起来了
全村人凭借着170多个沼气池,人们的口袋富起来了,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改善。
“富起来以后,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夫妻间柴米油盐的官司也少了!”张继学欣慰地说。
小小沼气池给农村带来的变化还不止这些。如今,沼气也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一块撬板。“使用沼气不但有效解决了庭院美化、厨房亮化、圈厕净化等问题,还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使崮乡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县能源办主任林旭江说,朱家户村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纽带,推行改圈、改厕、改厨,朱家户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村民张纪文的家中看到,主人正在厨房里生火做饭。只听“啪”的一声,沼气灶上蓝色火苗串起,一会儿功夫,菜香弥漫。“自从建了沼气池,煮饭、烧水、洗澡方便了,房屋、院子也比以前干净了,厕所也不臭了。”说起沼气,张纪文赞不绝口。
村民吕光瑞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村民孟祥国家里买来了江淮小轿车……
小山村的生活,越来越“洋气”了,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差!(左效强 房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