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 伊永友,1945年生于野店镇梭庄村,18岁投笔从戎,后转业到省城济南工作。1997年退休后,放弃省城安逸的生活,回乡带领兄弟姐妹开发治理荒山,谱写了一曲当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凯歌。
53岁干到69岁,他给3000多亩荒山做了件绿衣
1997年,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伊永友回乡探亲时,看到自家老宅后面的龙须崮,3000多亩荒山光秃秃的,植被匮乏,水土流失严重。不由感慨地说:“年青时没有为家乡做多少贡献,现在回来治理荒山,为家乡做点实事吧!”于是,他带领兄弟姐妹承包了这片荒山,下决心把荒山治理好。说话容易干事难。一开工,三大难题便摆在了面前:电不通、路不畅、水不蓄。为此,他自己出资10余万元购买了变压器、电线等设备,自已亲自抬杆架线,把电通到山上,使现代化设施派上了用场。接着他又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2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山上交通运输不通的难题。同时他还兴修水利,利用8年的时间修建小型水库4座,蓄起植树造林必须的水源。搞好基础设施后,他把主要精神放在了绿化美化荒山上。16年来,他累计种植松柏30余万棵,玉兰、百日红等花卉苗木20余万株,水库里养上了草鱼、金鲤等十余种食用鱼、观赏鱼。如今进入山中,时尚的欧式别墅好像龙须崮的一冕华冠,满山翠墨如滴的松柏好像龙须崮的绿衣,各类花卉好像美丽的图案点缀其间,4座水库犹如明镜,增添了几多灵性。置身其间,山、水、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副山绿了、水碧了、景美了、人醉了的美丽画卷。
勤俭乐善,他用实际行动点亮美德传承的火焰
伊永友兄弟姐妹8人,做为老大哥,他善于言传身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勤奋打拼、吃苦耐劳的家风发扬好、传承好。在治理荒山之初,50多岁的他抡锤扬锨,枕石而睡,烈日当空,他除草灌溉管理树木;寒风凛冽,他饲养畜禽开荒拓土。如今年近古稀的他,衣着朴素无华,饮食简朴清淡,看上去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其实他和老伴加起来每月有6000多元的退休金,只是自己从来不舍得花。村里谁家不幸得大病无力医治了,他送去1000元;逢年过节孤寡老人、困难群众买不起年货了,他送去800元……仅2012年,他就捐助现金30000余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0多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他的带动下,他们整个大家庭都发扬了这种优良作风:弟弟伊永金带领省千佛山医院医师来我县为老党员义诊;侄女伊秀为家乡学校捐助80余台电脑……子侄后辈中,已有1名博士、4名硕士、8名本科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做到勤奋开拓、踏实做人,并积极助人为乐,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党员,他在古稀之年仍胸怀大局、坚定信仰,将毕生积蓄投入到了治理荒山上;作为一名老者,他不图享乐、勤奋开拓,言传身教引导晚辈做人创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沂蒙精神的强大活力,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蒙阴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力量源泉。(杨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