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崮是当地最漂亮的崮之一,是唯一的两层崮顶的崮。
板崮顶的玉皇庙
山坡梯田
卧龙崮顶的古棋盘
羊在峭壁上如履平地。
像刘祥信这样坚守崮顶上的原住民,已经很少了。图为刘祥信自己设计安装的索道,每天的物资运输全靠它了。
文/图
记者 卜松竹
“崮”是什么?按照《辞海》的解释,它是“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山”。但是如果亲眼看一看,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精确。因为有好几种“山”都符合这个定义,比如近年已经广为人知的丹霞、雅丹,但它们并不能被称为“崮”。但“崮”又的确是“四周陡峭,山顶较平”的。它最典型的形态,就像一顶覆盖在山顶、或方或圆,呈驼形、桌形、鸡冠形等的帽子。远远望去,整座山的形态很像一座带有塔楼的高大城堡。
“崮”是我国山东特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因为在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崮分布尤为密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以“岱崮”为这种地貌景观命名,并将之与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和张家界地貌并列,称之为我国第五大造型地貌类型。
“岱崮地貌”是否真能像四位“前辈”那样,获得学界的公认,并成就一段美丽传说?特异的地貌上又有着如何与众不同的景观、文化与生活呢?
卧龙崮上的“山寨文化”
但是记者发现,“岱崮地貌”在学术界尚未能取得如其他四种地貌一般的稳固地位。专家们指出,“崮”同时具有构造地貌、喀斯特地貌、岩石地貌和流水地貌的特征,但又显著区别于以上各种地貌成因类型。对它的研究在学术上无疑有着重要意义,但可以想见,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成广泛共识的。
在岱崮镇政府张强的带领下,记者在周二一大早登上了卧龙崮。卧龙崮的海拔只有480米,是当地最低的崮之一,顶部面积不过1.6平方公里,但仍保存有历代的房屋残址80余间,寨门残址5处,岗堡遗址7处,据说其中最早者可以追溯到金代。张强说,崮顶的寨子可能是古代驻军的兵寨,因为这个崮正好夹在两条河的分叉处,又扼守崮群间的交通要道。崮顶靠近最南端的位置,有一段古城墙,据说是过去从山下为山上驻军供水的位置。此外,崮顶还有两组六个刻在岩石地面上的圆圈,据考应当是古代的日晷遗迹,用来观测星象;还有一个古怪的石刻棋盘,其中楚河汉界正中是连通的。据专家介绍,这种规格的棋盘只有在明代之前才使用。张强说,中国象棋协会的人曾经试图收购这块古怪的棋盘,打算放到北京的博物馆中去,但被当地人拒绝了。
板崮是当地最漂亮的崮之一,海拔655米,是唯一的两层崮顶的崮。村民吴老伯赶着自家的几十只山羊爬到崮顶上来放牧,羊儿们在峭壁上上蹿下跳,如履平地。站在峭壁边缘远望,附近几十座崮尽收眼底,仿若雄伟的城堡群向着远天铺陈开去。对面大崮、小崮山坡上一层层的梯田色彩斑斓。
查阅当地的历史记载,并结合当地人的说法,除了几所无法攀登或者面积太小的崮之外,几乎每座崮顶上都曾经有人类活动的足迹,产生过丰富的“山寨文化”:总面积达2.3平方公里的大崮,山顶有残屋100多间,寨门4处,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大崮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南岱崮、北岱崮、卢崮是抗战中两次岱崮保卫战的主战场;龙须崮顶,防空和战斗掩体遍布;安平崮上石臼、碾台、磨台仍存,因旧时凡逢战乱乡人便登崮据守,必得平安,故名;张家寨是清末民初附近张氏家族扎寨之处,桃花林深处,岗堡犹存……
崮顶上的日子:从不锁门
在记者抵达岱崮镇的前后几天中,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里几乎是前所未有的热闹,最多的一天,只有900多口人的笊篱坪村迎接来了六七拨专门的考察队伍。骤然见到这么多外来者,久居深山中的村民们多少有些不适应。专家们研讨得热火朝天的话题,他们并不关心。但是不少人已经在谈论,如果这个地方出了名,有人来旅游了,自家的农产品是不是能有更好的销路?
位于岱崮景观核心地带的笊篱坪村,盛产苹果、枣、柿子等水果,每年三四月间,漫山杏花、李花、桃花盛放,被视为奇景。而走在秋日的山间,随处可见的柿子树果实累累。但村委书记伊树富说,今年柿子等水果的价钱起不来,很多农户宁可让它们自己掉落,也不愿花钱花力气去摘,因为还抵不回成本。另一方面,一些偶尔到访的外来客们却抱怨这里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几天前一批作家在这儿搞岱崮笔会,不少人准备了大袋子准备采购土特产,结果却是两手空空地回去了,因为不知道到哪儿去买。
距离岱崮镇镇区3.8公里的莲花崮,是当地30余座崮中面积最大的之一,崮顶上仅田地就有两千多亩。崮向东南西北各方伸出八只崮台,崮上地势起伏,有九顶之多。崮顶原有闫家寨、赵家寨、公家寨、刘家寨、破寨五座山寨,设堡于八座崮台,加上八堡间分布有七座泉眼,故称九顶八堡七泉莲花崮。不久前一座称为刘家顶的40余户人家的小村在崮顶上,但如今只余房屋遗迹,人都搬到山下去了。虽然其中不少人仍每天上山劳作,但田地荒废的却也不少。偌大的崮顶上,除了半山的一座不大的采石场,现在只有两户人家。其中一户的男主人叫刘祥信,从2000年开始,他和妻子包下了这片荒山,一手一脚地开出了不少好田地。他种了上千株桃树,还养了羊和兔等牲畜。
刘祥信说,山顶的生活不方便,一切生活物资都要从山下运来。电是有的,但电视信号就很糟糕。山上的日子虽然简单清苦,但也逍遥自在。他笑言在这里,门可以从来不锁。
山顶的生活基本靠天吃饭,山泉水供应人畜饮用,以及地瓜田、蔬菜田的需要。为了运货方便,他自己设计、安装了一个不需要燃料,只依靠滑轮和人力便可以轻松控制的长达300米的“索道”,索道上下各有一个铁笼,可以负重约200公斤。只要按照一定比例在两个铁笼里分别装上货物,铁笼就会自动运行起来。他种的桃,养的猪,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下山去,甚至每天吃的馒头,也是让山下的馒头店放在笼子里运上来。他说过去担桃下山,一担100斤,一天最多来回四趟;现在靠索道,一天可以运送五六千斤。
像刘祥信这样生活在崮顶上的人,在岱崮一带已经很少了。多数崮顶上的原住民,早已和刘家顶的村民们一样,或主动,或被动地搬到了山下。崮顶的原生态生活,眼见着越来越少了。
“岱崮地貌”,
是怎样发现的?
2007年,知名旅行家、诗人李存修到岱崮镇参加一个纯粹文学性质的“桃花诗会”。但他在观赏满山盛放的桃花之余,无意中在驻地附近的一个“角落”看到了崮。多年来游历世界60多个国家,并且长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职业敏感让他感到,这很可能是一种尚未被充分发现、研究和定义的“新”景观。
“我非常清楚中国的四大地貌是什么样子,去过很多次。虽然我并不是搞这方面专门研究的,但是我觉得那些地貌没有一种能完全代表岱崮这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非常奇怪的地貌现象;而在我去过的其他一些国家,还有国内一些地区,也有零星的、类似‘崮’的山,但远没有这么密集,也没有这么典型。”李存修说,“因此我当时想,它很可能是独立于中国四种地貌之外的第五种地貌。”
李存修的观点获得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支持:
2007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首都山区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份《岱崮地貌的科学意义与开发价值》的报告,其中有对“崮”的成因的解释:“崮形成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堆积,结束于距今约67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漫长的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现在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崮体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崮的高度在10米至100米之间,崮的下部岩层由易侵蚀的浅海相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等碎屑岩层组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义丰及其课题组在研究后提出,崮是一种新的造型地貌类型,并在岱崮镇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典型样本,以岱崮镇镇名命名地貌,既有科学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他提出,“岱崮地貌”是我国第五大造型地貌类型。
在刚刚提出的数年时间里,关于“岱崮地貌”的话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过去一年来,关于它的讨论却突然升温,蒙阴县、岱崮镇组织了多次国内、国际的学术讨论会,开始深入介入这一领域。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