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我老姥娘家,就能看到两座崮,左边玉泉崮,右边是石人崮。
小时候,听亲戚多次说起,有一座好玩的山,但一直没机会去看。前年春天,小草刚刚返青的时候,我们一行人终于登上了石人崮。
很多年不来这个村子了,那些草房子、小土路都不复存在,都被红瓦房和水泥路所代替,我都找不到亲戚家的方向了,听别人介绍,我才看出一星半点。我熟悉的舅姥爷早就不在人世,老房子也不见了,看着陌生的一切,一时间让人感慨万千。
从山下望去,几个高低不同的石人在崮顶耸立着,此崮也因此而得名。这些像人的石头都是天然形成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有点像昆明的石林。顺着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行,我终于近距离地看到了石人崮。石人林立,这是它和寻常山崮的差别,但更奇异之处,还是另外一处景观。
在崮顶一侧,有一处天然的石佛,石佛与崮顶融为一体,但脸部能清晰可见,看得出眼睛、鼻子、嘴、耳朵,最传神的还是石佛栩栩如生的表情。
俗话常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们此刻,就真的欣赏到了罕见的佛面,佛面形象逼真,让观者叹为观止。石佛是集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灵气,自然天成的。你看她,眼皮微合,似看非看,一副要普渡众生的大爱情怀,脸上也是慈眉善目,没人怀疑她能海纳百川。在佛像面前,人会自然地剔除世间烦忧,会清心静欲。石佛的淡定非同一般,那些红尘俗事,战争纷乱,岁月的风化、尘埃的纷扰,世俗的目光,都不能动摇她一分一毫。
不远处有一个牧羊的老者,我们过去问他,这石佛有多久了?他说他爷爷那一辈人也不知道,大概有这山时就有这佛了。据我们猜想,石人崮形成的时候,这佛面就同时存在了。
石佛眼中的这一方人,都善良、勇敢、乐观,所以日寇等顽敌在团结的沂蒙山人面前,只有一败涂地的结局。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不信,就看石佛的表情,她平静地微笑着,仿佛从没有过战火纷飞。如今的红尘烦忧也是不计其数,要不要学习点石佛的悟性?什么纷争、钱财,最后都得尘归尘,土归土。经过了多少春夏秋冬?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石佛还是这样静静地,低眉顺眼、似睁非睁地看着山下,是沉思还是参佛,我们俗人看不透。闭上眼睛,仔细倾听,石佛好像在认真吟诵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