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奎
岱崮的高粱比山高,这句俗话在沂蒙崮乡流传很广,本地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也许会让不曾见到“崮”的人感到疑惑。
崮的学名叫方山,四面是陡峭如刀削的悬崖,而山顶平坦宽广,农民有在崮顶种粮的,不论种什么作物自然都要比山高了,高粱自来就高,在山顶上更显其高,“岱崮的高粱比山高”这句话,正是岱崮镇的山民们对自然的一种达观乐天的幽默。
当地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说,又有“蒙阴独占三十六”的噱头,我想这一定是形容其多的虚称,沂蒙山区的崮数目之多远不止于此,有名字的也该有百座以上,何况还有大大小小没有名称的呢。最著称的当属家乡蒙阴县的“孟良崮”了,据说当年孟良在山上安营,焦赞在山下扎寨,因而得名。上世纪四十年代陈毅、粟裕打的那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役,让国民党中将张灵甫全军覆没,孟良崮从此扬名海内外。陈毅在一首词里称道了沂蒙山区“路转峰回石怪”的地貌,也发出了“七十二崮堪爱”的慨叹。其实,孟良崮虽然是崮,但其地貌特征并不明显,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岱崮镇的崮了。
岱崮镇的崮特征明显,座座如“凸”字,而且随处可见。在我的印象里,张家界的山象柱子,桂林的山象馒头,那么这里的崮比为女性的乳房似乎更为确当。岱崮可以称为崮中的代表,南北两座,相距不远,地势也高,在群崮中卓然兀立,因为相对而生,相依相偎,大有两崮相恋,厮守千年的意味。又因为这里曾发生过两次保卫战,击退了日本人的围攻,现在军队里仍有“岱崮连”可以作证,应该说其盛名并不下于孟良崮。
11月1日,我们三人到岱崮镇采风,本来是要顺便登岱崮的。据同行的本地人明宝老弟说,他也没有登过,这让我十分诧异。可是镇里的同学春燕女士说,很难登,路又远,怕是时间不够了,只好作罢,却去了黑土洼。听说黑土洼一带有种叫做“三叶虫”的化石,俗称“燕子石”,因为三叶虫留在石上的躯体酷似展翅而飞的燕子而得名,我们便去寻访。车在盘山路上曲折而进,至山前,弃车步行。转过几家农户,迎面崮下几株柿子树脱光了叶子,却挂满了熟透的柿子,红红的如满树挂灯,连同去的镇上的老杨、小姚都欣喜不已。问农户,为什么还不采摘呢,答道:太高,太费事了。老杨告诉我们,这一带每年都有摘柿子摔伤的山民。柿子结在树梢头,不象板栗或者枣子,可以用杆子打下来,必须亲自用手摘,矮树还可以用钩子攀枝,高树就很难了,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路上,间或遇到一些山民。镇上搞新闻的姚女士背着录像机和照相机,走山路却是不让须眉。一农妇见了对人说:这小妮子还相能呢。依本地方言,“小妮子”即小姑娘之意,“相”即相当地或者很的意思。山民眼拙,正如老杨所说:他们哪里知道小姚的孩子都六七岁了。同行的人不禁失笑。过一山峪,才发现对面山上的梯田所用石块,全是麦饭石,再往前行,原来整座山几乎全是麦饭石,这原来是一座矿山啊。据说此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家乡的银麦啤酒就是用这种石头过滤的矿泉水酿造,味道清醇,处在青啤与燕啤的市场夹缝中而能生存,实在应该感激麦饭石的,想不到在这里也发现了这种石头。山民在峪里拦水成塘,水至清,清得发蓝,蓝得泛绿,绿得很浓。沟里种了白菜萝卜之类,山上栽着桃树,这些果蔬得了麦饭石土壤和水质的培育,口味想必不同一般,住在这里的人真是有福了。
来到一家农户,男主人叫齐宝元。院子里花花木木很多,居然还有三个秋千挂着,不知深山老农何以有这份雅兴。我说:你这名字好,倒过来念就是“元宝齐”了。他哈哈大笑。老齐个子很高,五十岁出头的样子,背也不见驼。他的屋子里靠东墙堆了一溜苹果,大概还没有来得及卖,弄得满屋生香。院子里还有一大堆山楂。我们闲聊了一会儿,知道他很喜欢奇石根雕,拿出了一根象是佘太君的龙头拐杖一样的根雕来让我们看,又拿出一对健身球,就是他用本地的石头磨出来的,很光滑,而且天然的纹路很丰富,别有韵致。他说有一次在外地,有人开口价就是二百元,买了他的两对健身球,这着实让我们称奇了一番。听到我们向他探询化石的事,他便领我们到院子角的一堆乱石前,乱翻了一阵,拿出几块,竟然全是三叶虫化石。我厚着脸讨了一块巴掌大小的,用水冲洗出来,一只小指肚般的三叶虫清晰完整,心下十分高兴。不经意间向西厢房张一了眼,才发现里边坐着几个儿童,正在认真写字呢。原来这是他的家属办的学前班,因为山高路远,附近的孩子上学前班不方便,便在自家办了一处,连邻县沂源的孩子都有来读书的,多的时候能有10多个孩子。我在欣喜之余,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的院子里挂着秋千了。
回到镇上,同学公女士把她讨来的一块化石也送给了我。虽然没有登上岱崮,有些遗憾,但意外得到了两块化石,并且能与山民坐谈,这是让我感到十份欣慰的。这岱崮,改日再登也不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