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
坐大巴到山顶
这次笔会,是由山东蒙山旅游景区云蒙景区组织的,县作协主席彭兴凯给我发来短信,通知我7月6日去云蒙景区。接到通知后,我就马上打开了微机,查看了最近几天的天气预报,我发现7月6日那天的天气特别炎热,最高温度达到三十七度。
我对蒙山并不陌生,多次参加蒙山笔会,也多次在夏天登过蒙山,我知道夏天登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本来登山就累,再加上炎热,简直是一种受罪。开始我还犹豫不决,但考虑很久没有与众文友见面了,很想念他们,这次登山正是一个相聚的机会,于是就决定再热再累,也要应邀出席。
考虑到天气炎热,我这次比以往聪明多了,不再是西装革履,一切都来了从简,穿了一双旅游鞋,一条大裤衩,一件宽松的汗衫,还背了一个大水壶。既是天再热,也不怕了,那满满一壶水,也足够我喝了。
不过,那天早上,天气还是比较凉爽的。
来到蒙山,是九点多钟,云蒙景区副总党宝修老弟早早站在山门前等候。前来参加笔会的作家有当地十六七人,加上从临沂市赶来的作家,共有二十五六人。当时我就有一个新发现,在这二十五六人当中,除了女作家们,穿着漂亮的花裙子之外,唯我一个男性穿着短裤汗衫。我心里还暗暗庆幸:你们真傻,爬这么高的山,还穿得整整齐齐的,一会儿,恶毒的太阳爬出来,保险晒得你们个个浑身淌油,气喘吁吁。记得好像站在我身旁的乔洪涛老弟还说了一句话:老李这一身行头,才叫登山呢。
党宝修老弟和大家简单地打过招呼,叫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一个笔会代表证,让大家挂在脖子上,便带领大家登山了。
我多次登蒙山,知道上山的路有三条,而大部分游客都是选择走中路,从山门出发、经采摘园、岩石园、药园、云蒙坊、雄狮峰、朝阳碑(骆驼峰)、天海、南门、鹰祖石、邵家寨、云蒙峰、西门、观峰台、栖凤山、神蚁台、翠林道、雨王庙、仙狐戏龟、中国瀑布、流碧桥、云蒙坊等等,这条线路的特点是:赏中国瀑布,登天梯,呼吸天然氧吧,景点相对集中。原始山路与步游道相结合,环境优雅舒适。适宜青年团体,少儿,老年团体。运动强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一圈下来,也得两三个小时。我已充分做好了登山的准备,所以也没感到多么畏惧。
但是,在山门前准备登山的时候,党宝修老弟却告诉我们:以往请大家来参加笔会,都是徒步登山,这一次,打算请作家们体验一下坐观光大巴车上山的感觉,穿行十八盘山路,全程8公里,到海拔900米高的会馆开会,然后,在海拔1000米的山谷林海中体验坐德国设计制作的森林冲锋车的感觉,再乘坐架与高空垂直落差300多米的索道和穿行在密林和陡壁中的橡皮船漂流下山。就是说整个登山,都不用徒步,全是一路坐上坐下。让作家们感受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大巴车是敞篷的,视野很好,远山、近山、河谷、瀑布、林海、索道车,甚至山底下蜿蜒山路上正徒步登山的穿着花花绿绿衣裳的游客都尽收眼底,那一把把在山路上飘动的小花伞,很像雨中生长出的小蘑菇。大巴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左拐右拐,大概用了十多分钟,就把我们这群登山客带上了山。
路途的风景全部包揽眼底不说,我们下车后,只攀登了一处台阶,有人数了,说是有一百二十阶,但准不准我不知道——我们就轻松地来到了山上的蒙山会馆。这儿已是海拔900米处了,蒙山最高峰海拔是1156米,那个地方叫龟蒙顶,与会馆遥遥相望。站在900米处的会馆前,却感到蒙山顶上竟然是凉风清新,沁人肺腑。天气又有些转阴,似乎还有一点寒意,这可是炎热的夏天啊,如果在大城市里,恐怕人们要躲在空调房里,但这儿,竟然就是一座天然的大空调。我忽然发现,此次登山,我穿着一身短裤短衫,分明是画蛇添足,而不是画龙点睛了。
冲锋车感受刺激
到了蒙山会馆后,离开笔会时间还早,云蒙景区副总党宝修老弟说:我先带大家去体验一下乘坐森林冲锋车的感觉吧。
森林冲锋车项目,是临沂金汇蒙山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租赁蒙山之后,为了解决游客登山难的代步运输问题,满足广大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在蒙山森林索道上站雨王庙蒙山会馆以上至蒙山顶峰西门之间安装了由德国威岗公司设计制作的森林冲锋车,其特殊的管轨和滑车结构保证了游客在滑行过程中的绝对安全,为广大游客节省体力游览蒙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说,蒙山森林冲锋车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管轨滑道项目。
蒙山森林冲锋车下接索道上站蒙山会馆南侧海拔800米处,上到蒙山西门海拔1000米处,全长2600余米。上行提升道垂直距离300余米,时间三分钟。
来参加笔会的作家们,有一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动作很快,放下包儿,就赶在我们前头,乘坐上冲锋车,上了山顶。后边只剩下我、公安局的小戴,电视台的王主任,还有党宝修老弟和物价局的郑女士。她是第一次坐冲锋车,有些胆怯。我说,你别怕,你坐在我们中间,我们保护你。
冲锋车是一人一车,不需要自己操作,工作人员在前边开道,你只管系上安全带,两手抓住车两边的把柄,便可信马由缰了。
记得,那年我上北京出差,在石景山娱乐场坐了一次过山车,那一上一下,那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那垂直的俯冲,那飞跃的速度,结果我们从车上下来后,个个都面色苍白,像从地狱中走了一趟。我还发誓说,从此以后再不坐过山车了。而这冲锋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
因为第一步是先乘冲锋车上山,去观赏海拔1000米山顶上的风光。冲锋车几乎是呈八十度上升把我们带入山上,速度不快,很平稳,也没叫人惧怕。
到达山顶,我们沿着写入吉尼斯记录的世界最长的木栈道,去登山望远。
走了几步,回首望去,就是天壶峰。小戴喜欢摄影,光线又好,天空洁净无尘,忙抓起相机,给天壶峰拍照,而站在他身后电视台的小王,也忙抱起摄像机,拍下小戴的身影。这时候,我也拿起照相机,从小王的背后,把小王和小戴拍了进去,我边拍还边想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那句成语,虽然不知道用在此处合不合适,但觉得有点意思。
在山顶上,迎面的大小云蒙山,甚至更远处的最高峰龟蒙顶,都尽收眼底。我还为“蒙阴三驴”张玉洪、张明亮和乔洪涛拍了照片,他们都是省内创作小说的高手,又为诗人马均潭老弟和郑女士拍了照片,然后马均潭老弟也为我拍了照片,我们的背景就是大小云蒙峰(又叫云蒙双峰)。双峰插天,明朝著名诗人公鼐曾写诗赞道:“蒙山最高是双峰,上有烟云几万重。我欲峰头一伫立,却从天外数芙蓉。”作者想象着登上烟云飘渺的蒙山峰顶,恍若置身天外。伫立在峰顶上去数点周围的山峰,就象立在天外俯视朵朵晶艳的荷花。云蒙双峰尖峭高耸,直插云天。海拔分别为1028米和1008米,矗立于山脊云海之上,秀丽奇绝,有峄上峰之胜地景。双峰万仞绝壁,分别有险峻小路可达峰顶。小云蒙峰又称云蒙西峰,山势绝险,苍鹰不渡,至今无人攀登上峰顶。在大云蒙峰上,可尽览蒙山无限风光。上面又有“神龟望月”、“夫妻石”等景点。云蒙双峰在当地又俗称大小“挂心崛子”。它还有一个民间传说,东蒙有一座山峰叫仙狐楼,里面住的老狐狸成了仙后,专门惩治人间不孝顺的儿女,把他们的心肝扒出来,挂在这座山峰上,所以叫“挂心崛子”。把心挂的这样高,大概是为了儆告后人:不孝之罪,罪莫大焉。也许是怕有人帮不孝儿女归心复活,谬种流传,所以高高挂在难以攀登的最高峰上。还有一个传说是,远古时代有次劫难,天塌地陷,洪水滔滔,只有云蒙双峰露出水面,挡住了漂流而至的枯木和朽枝,洪水消退后,峰上挂满了柴薪,所以又叫“挂薪崛子”。但是我觉得还是保留第一个传说好,谁要是不孝,就把谁的心挂在这山峰上,叫他永世不能复活。
那些年轻的作家们,都去爬大云蒙峰了,连岁数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彭兴凯也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大云蒙峰,他是驴友,体力非常好,据说蒙山的大小山峰都爬遍了。此时他们站在峰顶上朝我们喊叫着,好是热闹。
山上非常凉爽
我忍不住也想去爬云蒙峰。马均潭喊着口渴,想去会馆喝茶,我们就决定坐冲锋车回会馆。
冲锋车的路线其实是一个大回旋,上了山,再下山,就又回到会馆。
下行滑道有2300米长,时间一分半钟,时间不长,但平均速度是每秒20米,这个速度是惊人的。
坐上冲锋车,郑女士在我前边,她有些紧张,还回头问我:有危险吗?我有些害怕。我说:我和老马把你夹在中间,保护你,你就放心地往下冲吧。
下滑山势的坡度是30度以上,冲锋车便在这花海丛林中急速穿梭下行着。一路上设计有直道、弯道、急道,简直是盘旋转弯,跌宕起伏,非常刺激。我只听见坐在前边的郑女士在不停地“啊啊”的大叫,她的双手也紧紧的抓住车两边的把柄,好像生怕从冲锋车上抛了下来。
下车之后,我问郑女士:你害怕了吗?郑女士却兴奋地说:太刺激了!太刺激了!只可惜我一路上都是闭着眼睛,也没顾上好好观赏丛林中的风景。我说:唉,确实遗憾了。要不再坐一趟。马均潭老弟急了:不坐了,还是回会馆喝水吧。
缆车游览众山川
大概十一点左右,参加笔会的作家们,陆陆续续从蒙山顶峰上下来,回到会馆。
之后,大家在小会议室里召开了会议,景区董事长公维海也在百忙之中出席了会议。先是观看了蒙山风光片介绍,之后党宝修老弟介绍了蒙阴开发情况和这次笔会的主题,整个会议安排的很紧凑,大家作了发言之后,就到午餐时间。
午餐准备得很有特色,主要是以蒙山菜为主。
我们在主桌,有公维海董事长和党宝修老弟陪着,还有临沂的几位作家,女士较多,喝酒的人不多。
大家边吃,边谈论起如何开发蒙山,如何增加更大经济效益;如何提升蒙山文化,如何保护蒙山丰富遗产等话题。其实,蒙山不是一座被历代文人和帝王将相粉墨渲染的山,它就是一座自然的山,一座植被浓密的山,一座自然氧吧的山。但除了泰山是老大,它又是山东境内第二高峰。蒙山的开发,蒙山的旅游,蒙山的定位,都有待科学论证。但是,仅仅植被浓密,也不可能做为旅游的长期亮点,如果人为的去粉墨渲染,也只能给人作假轻浮,并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蒙山不仅要给人氧吧,给人绿荫,还要给人娱乐,给人休闲,给人观赏,更重要的是让不同层次的人去欣赏和游览蒙山。
当然,我们都是门外汉,真正搞旅游的还是公维海和党宝修他们。反正酒桌上的谈论也不是决策者的红头文件,大家都是即兴而言,说过也就不算了。
另一间屋里那张桌子上,因为都是年轻人,又有“蒙山三驴”在兴风作浪,场景却搞得非常热闹。我们都吃完饭出来了,去呼喊他们下山,他们还嚷着:大家刚进入酒兴,还没喝完呢。
我们便在会馆外边凉爽的树林下的椅子上坐下等他们。
过了一会儿,他们散席出来了,只见人人脸上喝得通红,连宋尚明女士的脸都喝成了红绸布。
大家又在蒙山会馆前合了影,之后是下山。
下山有两个项目,也是这次笔会的主要议程:一是坐索道,二是坐橡皮船漂流。
蒙山索道下起蒙山云蒙坊,上至蒙山孙膑城。全长1200余米,高差350余米。游客乘坐索道沿途即可鸟瞰“蒙山卧佛”、“瞻佛亭”、“流碧桥”、“中国瀑布”、“观瀑亭”、“小东关”、“大小二郎帽”、“戏台石”等蒙山胜景林海奇观,又可减少攀登之苦,轻松自然,舒适惬意,真正感受到“飘然绿色上,尽在逍遥中,置身氧吧内,身心皆轻松”的意境!
索道我坐过多次,在感受上没有太多的新意,只是觉得我在空中行走,在空中飞越,曾经让我感觉是很高的蒙山,这会儿突然就在我的脚底下,我透过缆车的窗户,看到正在中路上行走的游客,一队一队的,他们正在努力攀登一阶阶台阶,他们正向“蒙山卧佛”、“中国瀑布”,蒙山的最高峰挺进。
我还看到脚下的溪流,河谷,看到浓密的树叶,树枝上的像玛瑙一般的红色果实,看到鸟儿在我的周围飞翔,还看到裸露的大块大块的岩石,那是坚硬的花岗岩,天长日久,日晒雨淋,岩石变成黑色的,有的岩石上还长满青苔。
一座一座的山,都在我的脚下掠过。这种感觉也非常好,我能在这一刻,不是从山底下仰望大山,而是在空中俯视大山,我能仔细地看到山的每一个细节,这种看到山的方式又是一种新感觉,那就是一座座山起伏绵延,山被树染绿了,就是一座座绿山起伏绵延,它们就像大海,我在海的空中飞过。
上山的缆车和我们相遇了,一节车厢上,一位漂亮的姑娘透过玻璃窗,向我们友好地招着手,还有一位游客举起手中的相机,为我们拍照,这位游客好像要把我们当做风景了,这时候,我想起卞之琳的一首诗:“你站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窗前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也说不清楚,到底谁是谁的风景了。
漂流直泻三千米
在蒙山漂流,我这还是第一次。
下了缆车之后,就是蒙山漂流。
蒙山森林漂流沿蒙山主游道两侧而建,全长3000余米,落差很大,可以说是从海拔800米处,漂到地平线。据说,蒙山漂流堪称江北“森林第一漂流”。
我在党家山人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段描写:蒙山森林漂流,是最自然的生态漂流、最刺激的峡谷漂流、最原始的森林漂流、最清凉的绿荫漂流、最浪漫的激情漂流,是广大游客下山时可以参与的精彩游乐项目。
这段描写,自然对我有很大的诱惑力,我赶快跳上了橡皮船,立刻体验漂流的快乐。但我忽然发现我的橡皮船漏水了。不过,只是细微的渗漏,也刚打湿了脚底,也无妨。工作人员松开了绳索,我的橡皮船就像一匹脱缰的俊马,箭一样地冲了出去。在我的身后,紧跟着是刘玲和张玉洪,我们是每人一只橡皮船。
党家山人在他的博客里这样描写,游客乘坐橡皮艇,从清凉的水花中一跃而过,时而轻盈如燕,时而奔腾如虎,一路漂荡、一路欢叫,穿丛林隧道、越河谷山涧、欣赏沿途风光;或急流缓滩、丛林峭壁,或幽潭碧波、横木成桥,或野花幽香、绿树成荫,移动的风景,变换的视角,原始森林的植被风貌始终带给你视觉的冲击,又能呼吸到新鲜自然的空气,绿色、健康、原始、自然的森林漂流,让您告别城市的喧闹,享受幽静森林之动感快乐,体验漂流的刺激与浪漫,沉浸在惊险狂野的意境之中。一路漂来,使人如此的亲近大自然,完全忘记了自我,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只有在蒙山森林漂流中才能感受得到。
党家山人的描写,确实一点也不出格。我后来知道这个号称党家山人的人就是蒙山景区的副总党宝修,他也是一个诗人,为蒙山写了好几百首诗了。
我们坐在橡皮船上,感受着往下漂冲的快乐,也都在大声呼叫着。特别是诗人刘玲,她的叫声最响,而且非常独特,不是“啊啊”的大叫,而是“格格”的尖叫,声音尖利响亮又非常刺耳,刺得我耳鼓隐隐作响。
河道不是很宽,由于蒙山已好久不下雨了,水流比过去小了点,我的船有点渗水,又加上我高大体重,到了一处缓流地带,橡皮船沉底了,在那缓流处滞留了一下,突然,刘玲的船从后边跟上来,朝我的船猛烈的一撞击,使我的船又滑了下去。本来我想回过头对刘玲开玩笑说:你又重演温州追尾事件了。没等我说话,刘玲却在后边喊:李老师,你的船漂不动了,我们就来撞击你!一路上,遇到好几个缓流地带,还都幸好是刘玲在后边猛烈撞击了一下,我就从缓流中冲了出去。不过,等到我漂到急流处,我的速度显然比他们快了,把他们远远抛到了后边。后来,橡皮船钻进了一座黑黑的隧道里,隧道还很长,又有很多弯,橡皮船在隧道里左拐右拐,又摇摇晃晃,眼前什么也看不清楚了,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只感觉船在急速地往前冲,心里却担心别在前边碰上礁石什么的,因为看不清楚前边的航线,心中也没有底了,这和人生一样,看不到曙光,就会失落和无助。终于,眼前出现了曙光,船也划到了接近山门的平缓地带。看到眼前豁然开朗,忽然觉得这场漂流,也好像一场人生的漂流。
到了山下的“码头”,我又回首望了一眼这3000米的漂流,这场漂流很值得体验。
送我们回城的大巴车也停在山门口。一天的笔会活动也全部结束了。
在山门处,我又为“蒙阴三驴”拍了一张照片,等拍第二张时,刘玲也闯了进去。我说:这是三驴中又闯进了一头野马。
拍完照,党宝修来送行。乘上车,大家挥手告别,也和临沂的朋友告了别。
在车上,蒙阴作协主席彭兴凯突然有感的说了一句:这场登山,其实是腚下的蒙山。
我忽然觉得他这句话说的太准确了。一路上“坐”着上山,又一路上“坐”着下山,确实是“腚”下的蒙山。但是,这次独特的登蒙山,也确实很有意义,甚至可以说,它也应该是蒙山独创的一个旅游方式。夏天,你也大可不必太累的登蒙山,更不必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就这样“坐”着上山,在山上的黑松林中,大自然的氧吧里,尽情的纳凉,呼吸清新的空气,观赏美丽的风景,或者打牌聊天,休养心神,然后再轻松地下山,体验冲锋车和橡皮船漂流带给你的另一种欢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