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金峪西侧,有一条青石山沟,弯弯曲曲而下,到了谷底,与一条南北深涧汇合。这地方就叫丁字涧。丁字涧的东北侧有一亩多地,东靠断崖,西、北、南三面临涧,叫三角子地。在这块地上,过去曾经有座道观。大凡道观,都讲究风水,或在龙脉之首,或在环山之洼,或在两山之鞍,或在奇峰之巅。而此道观,竟建在丁字涧沟底,真令人不可思议。
那么,这座道观的玄机在哪儿呢?
相传在五百多年前的明朝中期,有个叫孙革的南方人来到沂蒙山区,绕着崮崮峰峰寻金探宝。路过这丁字涧时,孙革不走了。他将这里的沟沟壑壑看了个遍,就在丁字涧东北侧那三角子地里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原来,从南岱崮西侧伸下来的这条山谷,下半截是沙石涧,里边有眼翻沙泉。这眼翻沙泉,是从地下一条金矿脉里流出来的,泉水带出来的白沙中含有大量沙金。孙革就是冲着这沙金,才待下来不走的。
孙革告诉人们,这丁字涧是一条龙脉的龙眼,所以出了翻沙泉,要是在这三角子地里建座庙,这条山峪里便有了灵气,在这儿居住的人家就会科第连绵,代出官宦。人们见他一片善心,又讲的头头是道,且一马当先,领头建庙,就都相信了。于是,孙革当领袖,当地人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无物的捐工,同心协力,只用了半个多月,就在三角子地里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庙宇。有了庙,得有神啊,孙革和大伙一合计,就请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来当神主吧,好保佑咱这方人岁岁平安,这庙呢就成了观音殿。接着,孙革又鼓动大伙修起了龙王殿和院墙、山门。自此,孙革将每月的初一、十五定为进香日,将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日定为庙会,平时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而到会期,四面八方的香客云集庙中,香火很是鼎盛。
这庙的玄机,就在东南角那截院墙上。这截院墙建的很是离谱,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把那半截沙石沟和翻沙泉也裹了进去。孙革说,这翻沙泉的水沉沉沙子也能喝,就裹进院墙里头吧,省的再费工打井。这里的人们诚实呀,好忽悠,一忽悠就信,没有一个起疑心的。其实呢,孙革在那眼翻沙泉下,按水的流量、缓急及沙金的重量,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凿出了一个茶碗大小、不到二寸深的石窝,将里面磨得溜光,还在石窝的下端开出了一个浅浅的小口。这石窝,就叫澄金窝,能把翻沙泉翻出来沙金全澄在窝里;这小口,就叫分沙口,能把金子中的 白沙全分出去。每年七月七日定雨水,孙革就带个红漆木盒和一把扁扁的木铲子,把那窝黄金收回来。这一季下来,孙革能收三两多黄金。靠这些黄金,孙革就在这里娶妻生子,那日子过的很是滋润。这庙里的主持呢,孙革当完儿子当,一代一代往下传;那窝黄金呢,也就今年挖了明年挖,世世代代挖不尽。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清末的光绪年间。
村里有户姓刘的,叫刘新。刘新凡事爱留心,那观音庙的庙墙使他起了疑心。建庙墙,或方或长或圆,总是根据地势,把庙殿裹进去,可这观音庙的庙墙竟向东南拐了个大弯,把那沙石沟裹进去有啥用?沙石沟中不就是个翻沙泉吗?可那泉水掺着沙子浑浊不堪,又不能喝。刘新百思不得其解。七月七日这天,刘新爬到枣树上摘枣吃。这枣树生在庙墙外,树本高过庙墙一大截,树桠多,枣叶密,从枣树上正好看到墙内的翻沙泉。也巧,庙里的这代主持孙冉来到翻沙泉,只见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漆盒,又掏出一把小木铲,四周瞧瞧无人,就蹲下来,从翻沙泉下的石窝里,向木盒里铲一种黄澄澄的东西。那不是黄金吗?刘新惊讶地差点喊出声来,就瞪大眼珠子,死死盯着看。老道士铲完黄金后,将漆盒盖上,掖在怀里回了庙。刘新也不摘枣吃了,赶紧下树回了家。
刘新三十刚出头,家里有个男孩叫有福,七八岁了,名起的怪好,可没有福,光招病,年年生癞。刘新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主持孙冉说了房媳妇不生育,年过古稀也没个根。有福打小光生病,天生就是当道士的料。要是把有福许到庙上,等老道士死了,那窝黄金不就姓了刘吗?跟老婆一说,那真是一拍即合。刘新找到老道士,说:“你看我家那有福,大小就是个病秧子,听人说是天上的童子转世。我想把他许到庙里,给您提个壶,倒个水的,当个小指使,或许那病就好了,你看行吗?”老道士孙冉正愁这主持没人传下去呢,刘新就把孩子送上门来,自然正中下怀。
有福当了小道士,那病果然好了。他长眼色,又机灵,手脚勤快,很得老道士孙冉的喜欢。转眼十年过去了,老道士病逝。临死前,他把澄金窝告诉了有福,把小漆盒、小铲子也交给有福,详细交代了挖金的时间和方法,有福领棺,将老道士葬了。
有福年轻轻的当了主持。夏天来了,雨水多了,地下透了,泉水旺了,开始向外翻金。有福是一天一趟,去看那澄金窝里如何澄金子。看着看着,有福心想,要是这窝再大些,不就能澄更多的金子吗?就找来锤子、钻头,把澄金窝凿大了。七月七日那天,有福带上漆盒、铲子去挖金,结果一粒金子也没挖到。原来,有福弄巧成拙,窝子是凿大了,可再也澄不下一粒金子了。
光绪末年,国家动乱,民遭灾荒。这观音殿进香的越来越少,香火钱也就不多了,加上澄金窝再也澄不下金子,这庙也就维持不下去了。有福只好打起铺盖卷,到东北混穷去了。几年后,庙殿坍塌了,庙墙颓祀了,翻金泉也消失了。可这山峪却得名翻金峪,一直叫到今天。
编辑推荐: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