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墟镇中心小学坐落于山东省蒙阴县蒙山脚下、云蒙湖畔,处于三个河谷相交地带,周围群山环抱,清晨空气宜人。
7点20分,三年级(3)班的张玉杰抄起两把笤帚夹在腋下,到教学楼下跟着班级整齐的队伍,和早上负责生活的老师一起走向食堂。“吃饭为什么要拿笤帚?”记者好奇地问。“今天我是值日生。”张玉杰笑着眨了一下眼睛说。
早餐是油条、大米稀饭和咸菜,张玉杰两根油条就着一碗稀饭。“低年级的伙食费每月33元,高年级的每月36元,一日三餐管饱。”副校长罗强说。同学们都吃得差不多了,张玉杰和另一名同学开始仔细地打扫三年级(3)班同学吃饭区域的卫生。
8点10分,600多名走读的同学陆续到校,上课铃声响起。
到了第二节课时,五年级(6)班的教室里突然响起一阵歌声。循声走来,原来是陈晓磊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现在全校有3名专职音乐老师,每个人一周有十几节音乐课,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罗强说,但在2008年学校布局调整以前,全镇有30多个教学点,音体美课程根本就没法开。在楼下的操场上,教师赵传龙正在带着五年级(1)班的学生上体育课,像他这样的专职体育老师学校有两名。“以前,上午只有语文、数学,现在不仅音体美能开齐开足,也可以在上午开设了。”
30分钟的快乐大课间后,三年级的英语课开始了。“英语课本来就是农村小学的老大难,如果不合班并校,原来30多个教学点加上中心校至少需要四五十位英语老师,2008年前,英语老师都是在这个教学点上完一节课,赶紧骑上自行车赶往下一个教学点,一天要跑好几个点。现在总共有十几位老师就可以了。”罗强说。
蒙阴县教育局副局长刘训忠告诉记者,蒙阴近年来大力开展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目前已投资1.42亿元,新建教学楼、宿舍楼52栋,解决了全县67%的农村学生就学条件差、师资分散不足、课程难开全的问题,24700多名农村学生因此受益。(本报记者 魏海政6月13日发自山东蒙阴桃墟镇)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4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