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字文举,汉孝平帝时人,居乾山之阳,即今朱家庄村。乾山,即马鞍山,位朱家庄村北。时,郭巨家境赤贫,上有八旬老母,下有三岁幼子郭群。郭巨夫妇至孝,然幼子每与老母争食,母难得活。郭巨与妻计议:儿子可以再生,而母不能再得,子活母必死,子死母必活,遂议定去子而活母。入夜,郭巨携带工具,妻怀抱儿子,来到家南地里。夫妻抱头痛哭一场,妻子给儿子喂完最后一次奶,郭巨则挥动镢头去刨坑。结果,郭巨几镢头下去,挖出了一釜黄金。郭巨夫妇埋子孝母,感动天地而得黄金,母子赖以全活。汉孝平帝亲题“名传千古”,郭巨亦位列二十四孝之一。
郭巨去世后,墓葬乾山之阳,世代祭祀。郭巨墓祠,历朝有颓必修,最后一次重修,为大清咸丰三年。今郭巨墓祠虽圯,然重修碑文大意已由朱家庄村王高亭、王高堂、王高义三位老人记录保存至今。
据三位老人回忆:郭巨墓为方形,约4×4米,四周有1米高石砌墙,墓表封土隆起,坐北而向南。墓东侧2米许,为郭巨墓碑。该碑为石灰岩质,0.8米×1.4米×0.25米,中有四字:名传千古,右有小传,左有具款。具款人:大清咸丰三年,进士、沂水县知县王炳文撰文书丹。(详见本书文艺集萃一章)墓周围6株古柏,茂盛苍翠。墓后二百步,原有郭巨祠。郭巨以孝行而流芳百世,故其墓祠为世世代代人所景仰。墓前一百步,有小河,为郭巨埋儿处,世称孝子河;墓南有桥,世称南孝感桥;墓北亦有桥,亦称北孝感桥;世传郭巨故里从来未下过冰雹,故此地世称孝感社。“文革”期间破“四旧”,郭巨墓祠均圯,墓碑不知去向,古柏亦被砍伐。
郭巨墓东,今为公路。自南孝感桥至北孝感桥,公路弯急坡陡,桥高6米,下为深涧。十许年来,曾出过6次车祸,车或撞线杆,或跌落桥下,或连翻三滚而撞下深壑,然不管司机还是搭乘者,无一人有损伤。本村6岁男童跌落6米深桥下,8岁女孩闯入急驰车底,也皮毛未损。据说均因孝感所致。
今在王高堂三兄弟及朱家庄村倡议下,民间及社会各界慨然解囊,郭巨墓碑又得以重修。郭巨孝母的故事,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