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层峦叠嶂的沂蒙山区,随处可见一些姿态奇特的山峰:呈圆形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这种像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就是地貌学上被称之为“地之神秀,山之骄子”的雄伟壮观的“崮”。解放战争时期,陈毅元帅在沂蒙山区指挥作战时曾赋诗一首:临沂蒙阴新泰,路转峰回石怪。一片好风光,七十二崮堪爱……抒发了对“崮”的喜爱之情。悠悠岁月长河中,这些千奇百怪、星罗棋布的崮以其独有的风韵,巍峨的雄姿屹立于八百里沂蒙,使沂蒙大地风光无限,妩媚妖娆,壮美如画。
据地质勘查,沂蒙山区是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中形成的。在这两次激烈的地壳运动中,由于岩石沿着断层垂直错动,形成无数地垒式的断块山。经过几百万年的风化侵蚀,逐步演变为主峰向外,逐级降低,石灰岩覆盖的“方山”地形,就是现在的崮。
崮的命名相当有趣。在这千姿百态的崮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其形状像什么而得名。顶端向一侧倾斜的叫歪头崮;崮顶形似香炉的叫香炉崮;模样像皮靴子的叫靴子崮;高耸入云如通天桥梁的叫天桥崮;鏊子崮如沂蒙人做煎饼的鏊子;盘龙崮像一条硕大的龙盘卧山顶;狮子崮像一头雄狮昂然怒吼;虎啸崮恰如一只猛虎仰天长啸;样子像马头的叫马头崮:像牛头的叫牛头崮:宛如鹰嘴啄天的叫鹰嘴崮;犹如巨龙吐须的叫龙须崮;如三角形的叫三角崮;状如木锨板的叫锨板子崮;两崮相连像一堵墙的叫连崮;酷似油篓的叫油篓崮;还有枕头崮,奶头崮、火车头崮、子母崮、元宝崮、货郎崮、矛头崮、磨盘崮、锥子崮,棺材崮、水柿崮、蛤蟆崮、和尚崮、卧佛崮、罗圈崮等。有的则因有人曾在上面居住或地连某村镇而得名。如孙家崮、姜家崮、牛家崮、刘家崮,范家崮、徐家崮等。有的因具有某一方面的特点而得名。如红石崮、透明崮、宝泉崮。高大的如摩云崮、大崮等。因农事活动取名的有放牛崮、猪栏崮、牧龙崮等。因传说和古迹取名的有晏婴崮、纪王崮、阁老崮、抱犊崮等。
沂蒙山区崮的数量之多,形态之美,不仅中国大地首屈一指,就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崮的迷人之处首先在它是一种独物的地貌奇观。它们像京剧中的生、末,净、旦、丑各展其采,使游人看了如醉如痴。
云头峪村是大众日报创刊地,1939年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就诞生在这里。云头峪村东有一座锥子崮。远远望去,“锥子”尖尖,直插苍穹。近看,却又像一座高大的纪念碑。天造地设,令人叹为观止。透明崮,巨大的山洞穿透崮崖,酷像桂林仙境的象鼻山,刨区体更高大,“象鼻”更粗壮。每天早晚两头,阳光两次反向穿越洞中,光束恩泽之处,异彩纷呈,靓丽无比。尤其在下午,站在纪王崮前的公路上,回首西望,四面青山如黛,崮峰高耸,一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透明崮上,构成一道奇异独特的风景,神话般的浪漫迷人。五镇之首的沂山诸峰中,狮子崮、歪头崮最为险峻奇秀,人称双崮。两崮对峙,遥遥相望,自成天阙。狮子崮若卧狮待起,崮顶巨石壁立,峭拔嶙峋,北侧绝崖深涧,云雾缭绕,惊险莫测。歪头崮拔地而起,峭峰截断云表。峰顶巨石探出绝壁,三面悬崖,峭如刀削。只有南侧有云梯般的小径盘旋而上。中途石壁上有清代刻的“人间蓬莱”四个大字。再其上,有一石门拱立,内有石庙一座,古色古香,天际一隅。由此攀援而上,白云深处,有“碧霞宫”,祀泰山老母处。崮顶有石穴,深不可测,名曰“天池”。池东有一巨石斜出峭壁,可观日出景色。四周野榆山腊,芳草萋美,荫翳蔽日,山风劲厉,云烟飘渺,如入仙境,让人不禁想起杜甫“造化钟神秀”那句有名的占诗。苍山与枣庄交界处,有座被称为“鲁南撑天柱”的抱犊崮。民谚说“抱犊崮,万丈高,钻天的鹞子,三翅飞不到半山腰”。其高、其陡、其险,闻名遐迩。抱犊崮的由来,据山左灵峰寺中元朝至正五年碑文记载,相传东晋时道家葛洪(字雅川,号抱朴子)弃官不做,一怀抱一牛犊上山隐居,垦荒种地,修身养性,“浩气精淳”,“名闻帝阙”,皇帝敕封为“抱朴老人”。又因山头四周陡峭,山顶平整如削,故名抱犊崮。抱犊崮四周陡峭险峻,垂直高度40米,势如突起。站在崮下,翘首仰望,只见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绿藤缠绕,令人惊心动魄。沿石壁凿出的脚窝、把手,抱石扶崖静心提气可攀上山顶。这是攀援崮顶惟一通道,素有“自古抱犊一条路”之说。抱犊崮还以“洞天福地”而闻名。春天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夏季翠崖青一山,瀑布高挂;秋季层林尽染,柿黄枣红;一隆冬银峰皑皑,琼堆玉砌。山下碑文写道:“登高远眺,北瞻泰岳,南望潇湘,长安虽远,日下可指,蓬莱虽遥,云际俱呈”。豪情满怀,美景使然。
王述文摘自《沂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