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岩
对岱崮并不是很陌生。是我们县最边远的镇子,那里曾经有兵工厂,是部队驻地,红极一时,县城差点就选那里了。上学时,有同学家是那里的,口音和我们不太一样,喝是发“哈”音的,是全国有名的蜜桃基地。镇子是全县最大最发达的。对它的了解仅此而已。
说来,惭愧的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沂蒙山人,我是在几个月前才知道岱崮曾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岱崮保卫战,规模仅次于孟良崮战役。八路军以93人PK日军1000人创下了伤七人亡二人,歼敌300人的辉煌战绩。
而岱崮地貌是我国继“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之后的新的岩石地貌类型。
“岱崮地貌”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人们通常叫做“崮”。“崮”的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远处观望,像是戴着平顶帽子的山头。岱崮镇在方圆十公里内就聚集了30余个崮,具有分布集中、类型齐全、造型秀美的突出特点。
12月12日,和崮文化研究会的部分成员一起踏上寻访岱崮的征程。一路上,被眼前的大大小小的秀美的崮群赞叹。终于到了,已经可以看到南北岱崮遥遥相望。在翻金峪村稍事休息。我们就开始了登山的路,风很大,扛着旗,走路都很不稳。只走一段路,旗杆就被丁三哥接过去,我们走的是半山腰的一段崎岖山路,很险。山谷有农人没来及收获的柿子,红红的挂在树上,摘下来,凉凉的,甜甜的。
大概半小时以后,我们来到被日军炸成六十度坡的南山,这一部分是田地了,没什么遮挡,风很大,刮得我们东倒西歪。费很大力气,终于来到山脚下,而骑自行车赶来的徐老也和我们胜利会师了。几乎看不出什么痕迹的小路长满了各种灌木,脚下是杂草。在枝枝蔓蔓中穿行,路愈加陡了,必须要抓住灌木的枝条,才可以更进一步。同行的丁会长经常上山,身体轻盈,我和其他几位美眉就没那么容易了,跌跌撞撞的,身上满是尘土,不时发出尖叫。
终于到达南岱崮南门下了,徐老动情的为我们讲起了南北岱崮保卫战的故事,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主题课。说是南门,其实只是一条崖壑,要上去,必须要贴着崖壁,并且双腿分开踩着两边凿出的脚窝才可以攀爬。见我们执意上去,丁会长先做了一下示范,轮到我了,用两只手撑住两边的岩壁,用力的往上拔身体,踏住脚窝,然后抱住右手边的大石,一点点爬到大崮旁边的一个小崮上去。这个小崮,挺有意思,像我们的大拇哥一样和其他五指是分开的。
要往大崮上去,就必须要迈过中间爬上来的那条崖壑,万一迈不过去就会掉下岩壁。同行的刘大夫执意要过去,我们几个也都觉得不登上去,就白来一趟了。说归说,大风中,感觉摇摇欲坠,真要迈那一步了,我的腿直打哆嗦。鼓起勇气,扶着旗杆,已经跨过去的王老师接应着我,心一横,过去了。开心的直跳着走,又被小心谨慎的丁会长训一顿。
站在南岱崮上,遥望岱崮梯田,以及和南岱崮形状几乎完全一样的北岱崮,对面的龙须崮,油篓崮,獐子崮.......时值正午,懒懒的冬日阳光照在群崮上,似乎给山脉笼上了一层淡淡的烟雾,远远地田里,有勤劳的农民赶在冻土之前用手扶拖拉机犁地......
仔细的寻找前人们留下的痕迹,据说还有防空洞的,飞机轰炸时,部队就躲到里面去,飞机走了,继续坚守阵地,只是,现在被土封住了。
逗留片刻,要下去了,下,比上似乎还难。好在有先下去的男同志,给拿脚,放在安全的地方。下去后,不禁后怕,这么陡,我是怎么上去的呢。可是又一想,几十年前我们的乡亲们和我们的战士们,可是天天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呢。
下山,速度快了,就是不时有人跌倒。气氛是热烈的,一边唱着革命歌曲,一边拍照片。回到丁妈妈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日暮西山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此行的任务。回望,南北岱崮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越发英武挺拔,追寻革命先烈的脚步,太阳明天依然会在东方升起!(摄影:丁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