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纪王崮春秋古墓的考古现场,为做好防雨,工作人员正在改进古墓上方的防雨棚。
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发掘工作进入第8天,昨日继续进行墓室的清理挖掘工作。记者昨日在考古现场看到,几名考古人员分成两组,分别清理了墓主人棺椁南边的陪葬坑和墓葬西侧的下葬台。一具陪葬者的遗骸的上半部已经显露出来,下葬台的清理工作也已经进行了一半。由于天气预报沂水今天将有中雨,昨天,考古工地开始搭建防雨设施。另外,沂水方面为了尽快将墓葬申报省级文保单位,昨天还从北京专门请来了“高人”撰写申请报告,以求工作能更加顺利进行。
请来高人写“省保”申请书 紧急搭建更大帐篷防雨
沂水大墓第三个陪葬者现身
第三个陪葬者头骨露出
在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发掘初期,考古人员就发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埋葬的地理位置在山顶上,在目前的考古发现中独一无二;再就是在墓主人椁室里的三个殉人比较特殊。之前本报曾经报道,在墓主人西边陪葬坑内发现有一名不到10岁的儿童殉葬,在北边的陪葬坑还发现了一位年龄在十四五岁的陪葬者。昨天上午,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在墓主人南边的陪葬坑内,又发现了一具陪葬者的头骨。
记者看到,在墓主人棺室的南侧的陪葬坑边上,临沂市考古队队长张子晓正在用刀剔除着陪葬坑内的泥土。张子晓手拿竹签和刷子仔细地清理着遗骸中的泥土,他对记者笑称:“这个活儿比女人绣花还要仔细。”随着他的不断清理,陪葬坑内人的头骨逐渐显露出来。只见这个陪葬者的头骨相对露出的肩膀显得比较大,仰身躺在陪葬坑内。遗骸头骨的额头部分已经破碎,但整体比较完整,遗骸露出的牙齿比较整齐,发育得也比较齐全。目前只是露出了全部骨架的三分之一。考古人员判断,这个陪葬者比前两位的年龄要大些,很有可能是成人。至于是男是女,目前还不得而知。
墓主人的下葬方式很奇怪
昨天,考古队员并没有对墓主人的棺室继续清理。在前天省里考古专家前来考察之时,关于墓主人头东脚西的下葬方式,让专家们感到有些“不合常理”。
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永波介绍,一般情况下,墓主的朝向应该与下葬台的方向一致,而在这里正好相反,墓主人下葬后还要倒过来。他解释说,一般墓主人的头向和墓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假如人在墓葬里坐起来,他的脸是对着墓道的。但这个墓如果墓主人坐起来,他的脸是对着墓壁而不是墓道。
此外,在南边箱,考古人员之前还发现了大量的鱼骨和动物骨骼覆盖在出土的青铜器的上边,已经全部采集。而在这里出土的鼎等青铜器也很奇怪,大都有盖,这让许多专家也感到很是“新鲜”。记者看到,这些南边箱出土的青铜器上边大部分盖有严丝合缝的盖,特别是鼎,与过去人们在博物馆见到的样子基本一致,只是上边盖上了盖。有专家告诉记者,这些青铜器大部分是盛放食物用的。
下葬台清理工作已经过半
之前,本报报道过在陪葬坑的西部是下葬台,是为了便于下葬而搭建的台子。台子上夹杂着一些焚烧的痕迹,还有草木灰的碳化物,灰中还夹杂着一些陶片、贝壳和骨骼,这些发现也不同寻常。记者看到,下葬台泥土的颜色跟别处的土色有些不一样,有些发黑。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黑色泥土显示,这里曾经被焚烧过。很有可能在这里举行过什么点火仪式。
昨天,记者看到有几名考古人员正在用小铲子进行着清理。考古队员李健告诉记者,下葬台的清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大约一半,大约有两三天时间就能清理完。
请来高人写“省保”申请书
在前天下午举行的古墓保护专家座谈会上,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要求沂水县政府以政府的名义,将春秋大墓尽快向省里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再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上王城副总经理卢明涛昨天介绍,沂水县从北京中科院专门请来的专家昨天已经来到沂水,将着手撰写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请报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申请报告送到省里。
为防雨紧急搭建更大防雨棚
前几日的一场降雨,让沂水春秋古墓的安保工作受到了考验,虽然下的是小雨,但墓葬周围的排水和大棚的防漏等暴露出不少问题。天气预报预测,今日沂水就有可能下一场中雨,古墓的防雨工作将经受更大的考验。
记者昨天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队领队郝导华正带领着几个人用粗管子紧急搭建一个更大的大棚架子,然后搭上防雨布,把现在的整个考古大棚包在里面,以便于雨水排泄。“工地绝不能冲了、灌了,做不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们都负不起这个责任啊。”谢治秀说。
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发掘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前日专家团的到来,古墓主人的身份也变得逐渐清晰起来。之前,本报记者采访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永波时,他曾判断,墓主人很有可能是莒国国君。前天上午到沂水后,王永波考察时看到了比较详细的铭文,他告诉记者,关于墓主人国别的问题,需要做一个澄清,他经过考察和研究后认为,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的墓主人是“中遐子”。
两段铭文说的是两码事
之前媒体报道,在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发掘中,共出10件甬钟,9件钮钟,2件錞于等共80余件青铜器,有两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其中一件铜盂有33个铭文,一件鼎有25个铭文。
王永波介绍,以前传说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江国的女子(或公主)嫁到了这个地方,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考察时看到了比较详细的铭文,这两个带铭文的青铜器,鼎上的铭文说的是中遐子的事情,它与江国没有关系;铜盂上的铭文说的是江国,但不是媵(yìng)器。所以这两件事情不要混到一起。媵器是中遐子的,大体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国王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叫“中遐子”的人。“这座古墓与江国并没有关系,盂上的铭文虽然提及江国,但这件铜器并不是媵器(送嫁的礼器),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因此江国国君之女携陪嫁之物远嫁至此的说法是不对的。”
铭文中的中遐子是何许人?
王永波认为,铭文的内容一般包括这件器具是为什么做的,是谁做的,内容多为祭祀所用。有铭文的陪葬品,也是墓主人规格和级别的一种证据。根据鼎上的记载,王永波判断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的主人是中遐子,而不是有些专家之前和现在仍在坚持的莒国国君。那么这个中遐子到底是何人呢?是春秋时期某国的国君还是国君级别的人物?对此王永波直言目前也不是太清楚。
根据王永波的判断,若墓的主人真是中遐子,那么这个中遐子的神秘身份又将成为一个待解之谜。
江国铜器缘何千里之外现身?
在出土的铜盂铭文中,提及了先秦古国江国,江国系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国都江城位于今河南正阳县东南、淮水北岸。这件江国的铜器为什么会出现在千里之遥的沂水古墓?王永波告诉记者,从墓中已经出土的铜器来看,情况和原因十分复杂。他以纪王崮天上王城传说的古纪国为例做了介绍:“纪国的老家在山东,而纪国出土的铜器曾出现在河南安阳,北京房山,山东的烟台、蓬莱、潍坊、寿光等地。”一个国家的铜器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么多地方?王永波分析,这有很多原因,其中嫁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供又是一个原因。战争的掠夺、王室的迁徙、战乱时期逃跑等也都是原因。
来源:济南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