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墓室发现一些带孔的串珠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统筹:胡思永采写:记者 张彤发自沂水
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型古墓主棺室的发掘工作昨日进入第四天。折磨人的是,虽然经过了考古人员一天的清理挖掘,离主棺室的墓地越来越近,但墓主人的遗骸仍然没有出现。令人振奋的是,昨天的挖掘,果然如考古队领队郝导华预料的那样,又发现了多件陪葬品,均为玉器,还有四粒串珠,内棺盖上还发现了连成片的血红色朱砂。郝导华称,这几天的发掘清理,明确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但出现的疑团也越来越多,他说,考古工作是个细致漫长的过程,必须经得起求证和推敲。
血色朱砂连成鲜红一片
昨天下午,位于沂蒙山深处的纪王崮下起了蒙蒙细雨,山上还起了雾,气温也明显下降,现场的考古人员都穿上了羽绒服。由于雾气较大,考古大棚内的光线比较昏暗,不得不打开几盏灯照明。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四位考古人员正在对主棺室小心地进行清理。记者发现,前天下午出现的小块红色物质周围已经连成红彤彤较大一片,考古人员正在清理着周围的泥土,郝导华怀疑是墓主的内棺盖上放置了一层朱砂,对于这些成片的鲜红色朱砂的用途,考古人员分析,可能有防腐、保护的作用,也有避邪之说,还有保护灵魂的说法。
不过,大面积朱砂的出现,为考古人员的清理工作增加了困难,因为考古人员要对出现朱砂的平面范围进行清理,还要对朱砂的分布进行绘图和拍照。
截至目前共发现8件玉器
在清理的过程中,在棺的盖板上还暴露出5件玉器,其中有一件是半璧的玉璜,另外还有一件内圆外方的玉琮,这几件玉器做工精美,均有纹饰。截至目前总共发现了8件玉器。
璜是一种弧形片状玉器,它出现在墓中有何意义?《说文》称:“半璧为璜。”实际上古代的玉璜不只限于规整的半璧(半圆)形。璜在“六器”中被作为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玄璜礼北方。”但在考古发掘中,多发现于人的胸腹部,挂系一种佩饰,并往往是组玉佩饰中的佩件。资料表明,各个时代的玉璜除具有圆弧形的特征外,其形制的变化非常大,只有少数是规整的半璧形。考古人员介绍,春秋战国时佩玉盛行,玉璜作为成组佩玉的组成部分大量出现,其形式和纹饰极为丰富,并出现了许多异形璜。
值得关注的是,前天部分露出地面的环状的玉器,昨天终于露出了真容。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发现,这块呈现出类似油脂的光泽、有着精美“卷云纹”饰的环状玉器,既不是之前报道的玉璧,也不是玉环,而是弧形片状的玉璜,郝导华告诉记者,这两件玉璜的四角,都有穿孔,这就说明这两件玉璜也是墓主人身上佩饰的一部分。
发现玉饰不能说明墓主是女性
之前发现了青铜化妆盒,在主棺室的清理中又接连发现玉璜、玉琮等佩饰品。这些发现,能否就此推断墓主人的性别是女性?
春秋以来,玉被人格化为“德”。郝导华介绍,春秋时期,君子就“比德以玉”,更有管仲、孔子相应提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玉被比喻为圣洁、完美之极,佩玉者也就是无比高尚的人,都是翩翩君子,因为他们已获得了如玉一般的道德品质。儒家更是将佩玉与道德高尚与否相联系,进一步规定“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种社会道德观的形成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言行举止,所以,佩玉风尚一直流行至今。
郝导华认为,研究表明,那时候男性和女性都时兴佩玉,男的也有戴佩饰的,就此并不能断定墓主人的性别。郝导华介绍,现在盼望着墓主人的骨骸早日出现,因为出土的牙齿能判断年龄,遗骸的骨盆能判定性别,到时墓主人是男是女就有确切答案了。另外,主墓室旁边的第三个殉人坑虽然还没有清理,但已经发现了骨架。
礼天玉璧能否出现成了谜
《周礼》有:“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祭地、以青圭祭东方、以赤璋礼南方、璜祭北方、以白琥祭西方”之说。在四天的主棺室清理中,考古人员先后发现了作为礼器的玉琮、玉璜等,只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礼天的玉璧,让人感觉有些奇怪。
郝导华解释,目前虽然没有发现玉璧,但很难说没有,只能说到目前还没有出现。郝导华告诉记者,目前发现的两件玉璜玉质非常好,都刻有精美的“卷云纹”,两件玉琮一件有纹饰,一件没有。
谈起这些玉器的出现,郝导华称都在预料之中:“在挖掘主棺室时我们就期望出现一批玉器,我们的希望没落空。”
郝导华判断,这几天随着挖掘的进行,很有可能会发现墓主人的项饰,届时礼天玉璧能否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墓主人遗骸迟迟未发现
记者在清理现场看到,考古人员把清理出的棺椁横板等都包上保鲜膜,没有继续挖掘清理的墓坑和有焚烧痕迹的二层台都盖上了塑料薄膜并喷上水保湿,郝导华告诉记者,这里因为二层台的草木灰一干就会出现板结。下一步将对草木灰进行筛选,把二层台上的动物骨骼和碎陶片全部取出,“这些草木灰说不定还很有用,能恢复当年环境和草木生长情况呢。”郝导华说。
昨天下午,清理接近尾声时,考古人员在墓室的东边又发现了四个中间有孔的串珠,串珠和发现的几件玉器,均是在墓室的中东部发现,说明墓主人埋葬时头东脚西。
目前,主棺室的发掘离底部还有两三厘米,至今未见到墓主人的骨骸,难道墓主人的遗骨经过2600多年的侵蚀腐朽了?对此,郝导华给出了比较肯定的回答:不可能。他分析,主棺室周围的三个殉人坑的骨架都保持完好,所以墓主人的骨骸也没有腐朽的可能,只不过发现还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
昨日,在纪王崮春秋古墓考古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对主墓室继续进行挖掘,通过挖掘在主墓室发现大量朱砂和5件玉器陪葬品。考古工作人员新发现的玉器陪葬品
原址筹建遗址博物馆已经达成共识
车马坑将原样保存留给博物馆
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春秋大型古墓发现2600年前的国君级古墓的消息震动了全国,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这些天,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来到大山深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更是每天多次现场直播考古现场的进展情况,并滚动播出有关沂水纪王崮春秋大型古墓发掘的最新动态。来自各地的游客也开始涌向纪王崮,想一睹这座春秋大型古墓的神秘风采。天上王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墓保护方案正在积极准备中,在科学考古的基础上建遗址博物馆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在考古现场,记者发现,考古人员已经停止了对北侧车马坑的发掘和清理,准备原样留给未来的遗址博物馆。
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古墓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两个錞于,数套编钟,7个青铜鼎等80余件青铜器,其中还发现了具有铭文的文物两件——— 一件铜盂有33个铭文,一件鼎有25个铭文,这些均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为尊贵的春秋时期国君级人物。而古墓从未被盗过,依然基本保持着2600年前的风貌,更是弥足珍贵。考古人员介绍,古墓的出现,将填补春秋史的部分空白。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文物的保存有着严格的规定,原址博物馆可以保存相关重量级文物的复制品,目前的发掘地如车马坑、椁室、陪葬坑等都需要在原址保存起来。如果要在原址上建博物馆,需要当地政府牵头组织,通过县、市、省级文物部门的层层申报和批准。目前,沂水县及天上王城景区都正在积极做考古发掘的基础性资料的整理,并着手邀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还筹备举办一个有各路专家参与的研讨会,邀请“高人”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
山东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永波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原址建博物馆,从法律上来讲,对于景区,不存在建博物馆的限制,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也不会干涉,按程序走就可以。但有两个条件限制,首先是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要求,博物馆的规划设计不能由企业或政府来做,必须是资质达到一定要求的设计机构来设计。沂水有关单位负责人透露,这点绝对会依据有关要求来做,届时将有可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
记者昨日在考古现场发现,考古人员已经停止了对北侧车马坑的发掘和清理。考古队队长郝导华告诉记者,考古人员对车马坑的发掘已经完毕,车马坑将保持原样不动,出土的马骨架也将原样保存,按照有关规定,考古队员只是将马车内出土的3件青铜器拿出来,就是为了将来在原址建造遗址博物馆做准备。舜网-济南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