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亲临南北岱崮游览纯属偶然。原本是带队去岱崮镇白草坪景区防火的,由于昨天是清明节恰逢农历三月三日,民间忌讳说3月3日不能上坟,因此防火就不是什么问题,我们也就有时间到岱崮的36崮去看看,而首选当然是南北岱崮了。我们从先头峪到北岱崮的路上意外发现,岱崮不愧是一个富饶的山区,路边的根雕、奇石随处可见,大家如获至宝,停下车到翻耕过的地埂上去找根雕,在页岩层上寻找奇石,大家一时兴奋得不得了,见了新的扔掉旧的,不一会儿就把车上装满了。
我们是从北岱崮的西北坡爬到悬崖边的,然后绕着悬崖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可以攀登上去的地方。北岱崮海拔679米,面积2平方公里,四周全是绝壁峭崖,问了当地山民,他们说即使当地人也很少有人能登上北岱崮,而且是上的去,下不来,我们只好绕着悬崖拍摄了一些照片就下山了。
南岱崮海拔709米,面积1平方公里,两崮相距1500公尺,中间隔着一道小山梁,两个崮就像两个坚守的炮楼,紧紧地盯住了通往各个方向的要道。我们从南岱崮的正东,也是坡度最大的地方上行的,随着海拔高度的提升和下午的阳光反衬,远方的崮形渐清晰了起来:卢崮、大崮、油篓崮、龙须崮……,连很远的了阳崮也清晰可现了起来。
爬到南岱崮悬崖下,我方才明白了,为何我八路军能以93人抗击日军3000人,坚持18天。尽管南北岱崮形成合力夹击之势,但南岱崮远比北岱崮重要,尽管北岱崮远比南岱崮险要的多,但是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上看,南岱崮才是要道之要道、关隘之关隘。上崮,只有东南这一条道,还是经过垒筑工事台阶后勉强可以爬上这一条裂缝,然后抓住人工开凿的壁痕爬上小崮,再从小崮迈上主崮。正应了站得高看得远之说,如果在南岱崮上设一个瞭望台,方圆十几公里的视野,南来北往的、东西穿越的,就都尽在眼下了。崮峰有三四丈高,似刀削一样陡直,下面是光秃的斜坡,极难攀登,站在崮上对下面的形势一览无余,崮上土地肥沃,植被茂盛,适于生活。只要在此崮顶架上机枪,保证是一崮当道,万车莫行,倘若是一条汉子站在崮门口上,绝对的易守难攻。就是崮间的这条狭缝和一小步跨越,不知道挡住了多少英雄豪杰,这一步让日本兵和国民党止步于沂蒙山。
坐在南岱崮寨门上,遥望远处沂蒙群崮,看着脚下灰黄色的田野,层层梯田尚处在冬季的休眠状态,想起大嗓门的山民们,热情的崮下老农,曾经的舟车不通,而今刚刚脱离贫穷,老百姓还处在半封闭状态,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沂蒙人民付出了太多,而今,依然保持着最质朴的情怀,很像是崮的环境一样,是多么的不容易。
附:“岱崮英雄连”与“岱崮保卫战”
1943年11月1日,日军32师团、5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各一部分与伪军共1万余人从不同方向合击鲁中沂蒙抗日根据地,妄图吃掉我主力部队。为粉碎敌人的计划,八路军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11团3营8连93名指战员奉命坚守南北岱崮,牵制日军主力。11月13日,日军动用了一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空军中队、一个伪军团共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岱崮发动猛攻,集中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然后猛烈发动地面部队冲锋、激战数日,8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张栋的率领下凭险抗击敌人,使敌人两天不得前进一步,始终被阻在悬崖之下。恼羞成怒的敌人抽调5000余兵力把岱崮重重包围,进行猛烈轰击。狂轰滥炸、轮番进攻、投掷毒气弹都不能奏效后,日军采取了更卑鄙的办法,他们用刺刀逼迫当地的老人、妇女、小孩上山劝降,企图瓦解我军斗志。冯连长面对被威逼的群众,大声地说:乡亲们,你们对鬼子说吧,只有打胜仗的八路军,没有投降的八路军!招数相继失败后,日军又把进攻部队全部换成32师团的精锐。在飞机配合下,敌人再次实施了狂轰滥炸,整个南岱崮顶被犁翻了几遍,工事全部被摧毁,战壕成了面粉缸,尘土和碎石没及膝盖,战士们随手抓把泥土,就可摇出几块弹片。弹药不多了,水更缺乏,被炸了一半的水缸里仅存的一点水都成了泥浆,战士们只好取表面的水含在口里解渴…… 在极端艰难的时刻,8连指战员继续顽强战斗,他们用刺刀挑、石块砸,将爬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经过15昼夜的激战,8连的英雄们胜利地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27日夜,我军在完成任务之后,竟在1600多名敌人的四五里重重包围之下,完成了胜利突围,在预定地点与迎接部队会合。
英勇的8连以伤7人、牺牲2人的极小代价,取得了歼敌300余人的重大胜利,拖住了敌人重兵,消耗了敌人大量弹药,有力地配合了外线出击。为此,八路军山东军区传令嘉奖8连,授予“英雄岱崮连”的光荣称号。
“岱崮地貌”成为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崮下的10万亩无公害蜜桃园也成为今日岱崮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