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沂蒙山区生长着一种象蝎子一样的节肢动物,也长着八只脚爪,两只大螯钳,人们把它叫做螃。它们的身体被硬壳保护着,栖于河边水沟的石头底下,有的也在河沟边打洞居住。老人们说螃离水久了就会变成蝎子蛰人。所以我们害怕捉到的螃跑掉,总是把它们放在深桶里。
螃的头部和胸部在外表上无法区分,因而就叫头胸部。这种动物的十足脚就长在身体两侧。第一对螯足,既是掘洞的工具,又是防御和进攻的武器。其余四对是用来步行的,叫做步足。每只脚都由七节组成,关节只能上下活动。螃的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因而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足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由于这几对步足的长度是不同的,螃蟹实际上是向侧前方运动的。
螃花用大部分时间在寻找食物,它们并不挑食,只要螯能够弄到的食物都可以吃,小鱼虾是它们的最爱,甚至于连动物尸体或植物都能吃。
它们靠母蟹来孵化小螃蟹,每次母蟹都会产很多的卵卵,数量可达数百万粒以上。 这些卵在母蟹腹部孵化后,幼体即可脱离母体,随着沿岸潮流到处浮游。螃身上坚硬的甲壳可以使自己避免遭受到天敌侵害,但是甲壳并不会随着身体成长而扩大。所以螃生长是间段性,也就是相隔一段时间,旧壳蜕去后身体才会继续成长。我们掀螃的时候,会捉到一些软螃子,身体灰白,外壳软软的,那就是刚退皮不久的螃,用力一捉就能捏碎,这时候它们极易受到伤害。
螃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将螃的硬壳去掉后,我们可发现螃蟹的身体部份受到一层壳的保护,这些像盾状的壳,生物学家称为背甲。螃身体左右对称,可区分为额区、眼区、心区、肝区、胃区、肠区、鳃区。螃蟹身体的两边有附属肢连结。头部的附属肢称为触角,具备触觉与听觉功能,有些附属肢有嘴部功能,用来撕裂食物并送入口中。
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再生功能。它们如果不小心把大螯钳弄断了,过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新的来。我们发现有些螃的两只螯钳不一样大,小的就是新长出来的。当地人如果有跌打伤骨的,就会去捉螃吃。有时候家里的小鸡小鸭折断了腿脚什么的,我们也会去捉螃,砸碎了喂它们,感觉非常有效。
沂蒙山区的螃全部是野生的,目前还没有放养的河螃。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尤其到了阴历的八九月份,正是河螃最肥美的时候。到了傍晚,人们拿上手电筒,提上一个水桶,沿河岸沟边走一趟,就会发现许多螃在浅水里纳凉,很轻松地就能捉到许多。
最常吃的是油炸法:鲜活的螃拿在手中,用力一掰,壳体就会分离,用细盐淹一下,裹点面粉,放到热油里一炸,鲜香无比。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人们把八角,花椒,盐等调料加水熬好,凉透,直接把活螃放在里边。螃喝足了料水,通体充满着香气,经久不坏,人们可以随吃随取。是客人来时最好的下酒菜。
有的人家还把活螃放在白酒坛子里,称为醉淹。开坛后酒香四溢。也可以起到久存不坏,随吃随用的效果。
螃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黄疸黄、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 螃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转自蒙山人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