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崮,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驻地坡里街西南2.8公里,海拔628米,面积8平方公里,因与相距不远的一座较小山崮对峙,该山居大,故名大崮。
大崮崮顶南北长,东西窄,地面开阔,崮周石壁如削,山头之峭壁高为十余米。有东、西、南、北四个隘口可达崮顶,称四天门。崮南崖下有泉,常年流水。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树种以刺槐、松柏为主。 清《蒙阴县志》载:大崮山,高三里,延袤十余里,四面峭壁,顶上平坦,皆沃壤,陡起一峰,万木葱郁。东有泉,清洁可饮。去县治八十里,在坡里集南。
1939年6月,日寇2万余人,对我鲁中军区进行大扫荡,并侵占我蒙阴县城。中共蒙阴县委,由坦埠转移至大崮山,并在此建立第六区抗日民主政权。
同年9月,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山东纵队党政军首长郭洪涛、徐向前、黎玉、张经武等驻大崮、十字涧一带,领导抗日军民进行抗日战争。
1940年3月5日,国民党五十一军六八〇团,配合新四师、保安九旅、郑小隐(国民党反动县长)部共8000余人,疯狂围困大崮山抗日根据地,县大队坚守大崮将近3个月,无一伤亡,胜利完成守崮任务。
在那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创建的兵工厂、弹药库、粮库等均设置在大崮山上。
1941年11月初,日军开始发动大规模“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主力部队向外线转移。大崮山,由鲁中军区独立团团部及一个营约300余人在此防守。4日,日寇千余人包围了大崮山,飞机、大炮轮番对崮顶进行轰炸。独立团团长袁达、政委于辉和陈若克带领八路军战士和兵工厂工人,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敌人在实施第一次攻击时,被八路军埋设的地雷炸死炸伤多人,狼狈退下。第二天,日寇先用飞机、大炮轮番轰炸,然后步兵一次接一次猛攻!东门、南门均曾一度被敌占领,八路军战士全力将敌歼灭,夺回阵地。
后兵工厂内原被俘人员乘机叛乱,崮顶形势难以坚持。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团首长决定于7日晚11时转移,部队成功突围。但是,激战中,山东省妇联执行委员、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驻会议员陈若克因怀有身孕,行动不便,深夜之中迷失了方向,与部队失散,不幸被俘,后在沂水城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年仅22岁!
1942年7月,鲁中行署在蒙阴县组建大崮山粮库,征集并储存抗日公粮。为反扫荡作出了有力贡献。
1942年10月下旬,日寇15000人扫荡我沂蒙山区,大崮山沦陷。1943年5月,当时的新蒙县(时蒙阴县撤销,其辖区划为沂南、新蒙县)独立营在野店区中队配合下,收复大崮山根据地,受到第三军分区通令嘉奖。
大崮山,在抗日战争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永垂不朽的光辉篇章。半个多世纪过去,我们没有忘记大崮山的功绩和革命先烈在大崮山上为打击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他们的革命斗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自强不息!
大崮全貌
大崮四周峭壁如削,蜿蜒曲折
东门处的巨型岩石,上有四个凸点,恰似佛首眺望着对面的水泉崮,呈“众佛望崮”景观。
东门悬崖上的蝙蝠洞,据当地百姓讲,此洞最多时有数千只蝙蝠栖居。
崮顶北门(石拱门)
崮顶人家刘瑞义的院落
今年78岁的刘瑞义老人,至今已在崮顶生活了14年。崮上没有电,老人家里也没有现代化的家具和生活物品,但他搭建的“地屋子”冬暖夏凉,成了盛夏和严冬时老人的最佳住处。
老人刘瑞义回忆起当年崮上发生的战事,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烽烟岁月。
崮下的村落
文图:刘发厚 丁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