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抗敌自救青年学校”
◇石鑫
崮文化网 沂蒙是红色老区,诞生了著名的“沂蒙精神”,而蒙阴联城基本处于这个区域的边缘。尤其是抗战时期,到了城子、汶南就是妥妥地敌占区,像当时还属于蒙阴县的汶南镇直到日本宣布投降时才获得解放的,说直白一点,其实就是一直没有打下来,可见这里是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堡垒,是囤积了重兵的。但却有这么一批热血的知识分子,甘冒风险,创办了民间的抗日干部学校,积极开展抗敌自救活动,这是极其少见和难得的。今天的和平,也是得到了他们浴血奋斗的恩泽,他们的战斗事迹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作出了贡献的人。
进步知识分子的人生交集
“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全面侵华,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河山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危亡的紧要关头,一些爱国有志知识青年,凭着一腔的抗日救国热忱,抱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决心,纷纷起来寻求抗日救国的道路。
杨希文、梁竹航、苏蕴辉、徐启周等是成立该校的主要发起人,当时他们都在鲁南一带宣传抗日救国,是进步的知识分子,还没有接受党的直接领导,但已分别走在救国的道路上。
山东金乡的杨希文,“九·一八”事变后就参加爱国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曾赴南京请愿。1935年毕业后在山东省教育厅任职,参加多个社会教育团体。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到鲁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原在鲁南一带宣传抗日救国的知识分子梁竹航、苏蕴辉、徐启周等相遇。
新泰人梁竹航在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他自行成立国民党新泰县县党部,后遭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通缉。1937年10月结识了范明枢、李澄之、杨希文、刘民生等爱国民主人士,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
1937年夏,原在诸城简易乡村师范任教的苏蕴辉被反动当局作为“戴红帽子”的人物从乡师解聘后来到沂蒙。
1938年山东第四联合中学老师徐启周、徐步云(陶钝)到沂蒙宣传抗日。
共同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的人生轨迹1938年春在沂蒙交汇,这一年,他们都来到了蒙山一带加入到救亡图存的民族抗日洪流中。根据杨希文先生的回忆文章,当时他们在蒙山北麓臧家庄子(今花果庄)住下,调研蒙阴的一些社会情况,寻求抗日救国之道。
以知识分子的方式救国
杨希文、梁竹航等人商量后认为:大家都是当过教员的人,有很多进步的学生追随。还是发挥自身优势,从发动组织知识青年着手,团结他们作为抗日骨干,便于建立抗日游击武装。此时,杨希文尚携有益都民众教育经费500元,正好可以用于创办学校,为抗日救国培养人才。当时处于全民共同抗战的时期,他们的想法受到国民党县长李世杰的支持。
当时蒙阴西南部是一片空隙地带,有利于开展抗日工作。最后大家商定创办“鲁南抗敌自救青年学校”,作为基地来发动团结广大知识青年共同抗日。随即起草了一个招生通告,通告内容讲了当时的日形势,指出国民党军政纷纷逃亡,鲁南山区为一良好的的抗日游击战的根据地,号召爱国青年不要依靠国民党,应奋起自救。“自救青年学校”招收一切愿意团结抗日,不愿做亡国奴的有志青年,经过学习作为抗日游击武装的骨干。并表示凡能带枪弹武器来者,更为欢迎。通告散发后就把校址选在了西南部的蒙阴四区大庄村,当时该村的小学已停办,正好可以作为他们办学的地点。
他们立即开始了筹备工作,分别派出几个人外出联系发动学生。沂水的杨云阶,莒县的艾光楼,费县的徐启周等同志,都分别在各地动员知识青年,凡愿意加入到学校的都到大庄来集合。
烽火中创办自救学校
在这些抗日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下,1938年2月,“鲁南抗敌自救青年学校”在蒙阴县大庄创办。杨希文任校长,梁竹航任教务长,耿光波任事务长。教师有苏蕴辉、徐启周、艾光楼等。
第一批学员是由梁竹航、苏蕴辉在新泰、蒙阴交界处一带发动的,他们中大部分是战前的高小毕业生和师范生。有二十多人,带来长短枪十余支。当时学校里没有教学设施,也没有教材,这些并没有影响学员的学习热情。好在教师们随身带去几本“世界知识”、“世界政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另外还有“中共抗日十大纲领”,八路军油印的“游击战三字经”,“游击部队政治工作”等小册子。学生来校后,就开学讲课,大家围坐在一个教室的地铺上,随身带来的书册成为主要教材。由杨希文、梁竹航、苏蕴辉、徐启周主讲抗战形势及游击战术,游击队的政治工作,如何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游击武装等。教学方法采用一人主讲,大家共同参与讨论的办法,所以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气氛很活跃。
军事训练则由苏蕴辉主持,学习利用地形地物,站岗放哨,瞄三角及简单班排队列训练,组织集体爬山,学习观察地形等军事知识,有时徐启周还教大家学习拉丁化新文字。开学一段时间后,教员和学生之间加深了彼此了解,此时,学校成为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的武工队,但力量很微弱,武器仅用来自卫。随即商议再联系知识青年,扩大学员。因此人数不断增多,由原来二十多人,增到四十多人,枪支武器也多了,由原来十几支长短枪,增加到二十多支。
艰难前行的自救学校
这群知识分子办学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一是经费问题:开始由杨希文带来益都民众教育四、五百元剩余经费维持生活,钱很快花光了。大家就凑钱买着吃,后来又动员附近学生从家里背粮维持学校。(遗憾的是,现在难以查明附近的学生有哪些人)这种局面难以维持,都不是长远之计,当时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发动群众。二是极感孤立。蒙阴、新泰边界几十里外有几股较大的地主武装,他们人多枪多。附近有几个大村镇,也有地主操纵故意孤立学校。而且还窥伺学校的自卫武器,学校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
当创办者们忧心忡忡,走投无路之时,八路军四支队王其仁同志因公来蒙和自救青年学校取得联系。接洽后学校写信托王其仁交给四支队领导,争取给予办学支持。王其仁走后,学校却一直没有得到回信。学校就派苏蕴辉北去莱芜找四支队,因四支队正与反共顽固头子秦启荣对峙作战,不知道在哪驻扎,未能找到而返回。但学校的形势刻不容缓,学校就决定由杨希文到徐州找第五战区联系,希望能得到物质支持。
虽然困难重重,但参加的学员热情很高,不断有学生陆续来校,最多时达百人左右。杨校长走后,因为实在无法维系,1938年夏学校迁到李家保德,后又迁到老僧堂(今常路镇上怪峪)。学校没有经费,全靠爱国人士赞助,李仙庄的曹杰村和嶅阳梁家都曾解囊相助。
战争年代,出行不易,经历了好多波折,杨希文终于到了徐州。不幸的是,此时徐州抗战战事吃紧,日机天天轰炸,第五战区正谋撤退,求救无望,交通又阻断,最终杨校长于7月徒步回到鲁南。之前因为形势不利,自救青年学校先迁到了李家何德,后又迁到了老僧堂(今上怪峪)。之后便分散各处,一部分学生随梁竹航到了莱芜,梁竹航还出任了莱芜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大部分学生由艾光楼率领到当时移驻岸堤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去了。杨希文、苏蕴辉、徐启周等也去了莱芜,参加了六十九军政治部组织的“鲁南抗敌工作团”和“鲁南民众动员委员会”。
“鲁南抗敌自救青年学校”创办三、四个月的时间便解体了,参加这个学校的知识青年在这期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抗战革命的启蒙教育。后来这些学生绝大部份参加了党领导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有的还担任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创建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参考文献:新编《蒙阴县志》1911-1990版 《沂蒙党史大事》1938年 《山东党史资料文库 第18卷》第623页之《创办“鲁南抗敌自救青年学校”的经过》(杨希文) 《沂蒙党史网》党史人物“梁竹航” 《博雅人物网》沂源县当代人物-耿光波 《博雅人物网》沂水县当代人物-杨云阶 《中国人民奋勇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者:刘登仁 引自《江苏对外经贸论坛》 《沂蒙英烈传》艾光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