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岱崮地貌     会展赛事     民间故事     民间歌谣     崮乡风情     崮乡人物     崮乡旅游  
  崮乡文斋     宗教信仰     红色经典     崮乡美食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招商引资  
沂蒙崮乡门户网站欢迎您的光临! 采撷崮乡风情 繁荣地方文化 宣传大美沂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崮乡文斋 
史诗,有喜有悲,在孟良崮上书写 
 

文 / 潇洒齐鲁zheng    

    巍巍沂蒙山绵亘伸延800余里,高低起伏的山峦巉峻陡峭,生动有态:似虎,似狮,似剑,似戟;若游,若吟,若飞,若啸。“群峰削玉九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枝”,以此语赞称它们的博大与雄浑足当之无愧。
  而在这巍峨栩栩、生动别致的大山之中,又有一些当地百姓称之为“崮”的突兀山峰,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实属山上突兀之山。这些崮大多以象形命名:如石人崮,马头崮,拔锤子崮,油篓崮;也有以崮的作用和方位命名的:晨云崮,了阳崮,透明崮,望岱崮;还有的以传说命名:孟良崮,纪王崮,抱犊崮,和尚崮等。人们通常号称72崮。其实并非确指。广袤青秀的沂蒙山区实际上有“崮”200余座,其中较有名气的就有近百座。
  “崮”在此地,是绵延800里沂蒙山脉的峥嵘头角,是大自然造物主于天地混沌中,从浩瀚无垠、深邃无底的大海里催生而渐渐长起的奇绝杰作。探究它们悠久的形成历史,早在中生时代侏罗纪晚期的燕山运动和新生代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沂蒙山区由于地层沿着断层组的上下运动,形成无数地垒式的断块山。这些断块山,经过1.5亿年的风化剥蚀,逐步演变为顶端平坦、崖壁峭立、态势各异的方形山峰。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当地老百姓习惯叫做“崮”。这些外观奇特、宛若古城堡式的山崮,遍布整个沂蒙山区,形成了中外罕见的地貌奇观。
  或巍峨或险峻的七十二崮,各有生动形象特点和脍炙人口的传说。其中,尤以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沂南县境内的孟良崮而闻名遐迩,声震中外。
  孟良崮地处沂南县与蒙阴县交界地域。山脉诸山连绵,位于汶河和蒙山之间,西北——东南走向。长42公里,平均宽12公里。孟良崮主峰叫大庵顶,海拔575.2米。孟良崮海拔536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体多石坎和洞穴,怪石嶙峋,三面陡峭,南坡较缓。
  据传,北宋初年,杨邺的著名部将孟良、焦赞曾在此操练兵马,孟良崮因此得名。而今,在孟良崮主峰上,尚有3600余米的山寨寨墙遗址以及孟良走马梁、点将台、旗杆台、孟良读书洞等遗迹。山下,还有一处泰山行宫旧址等。
  而今,沂南县所属的孟良崮区域,面积大约658.8公顷,占整个孟良崮山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计有大庵顶、孟良崮、大崮顶、雕窝等孟良崮山系的主要山峰。而另三分之一,今属西邻兄弟县蒙阴县。这是1956年2月垛庄区、界牌区由沂南县划归蒙阴县所致。孟良崮山脚下,还有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和一座医院、一所小学,此皆为1952年由当时的政务院拨款、沂南县人民政府在垛庄区建立的。君不见,牺牲于1942年冬季“大扫荡”中的沂南行署代主任(县长)赵致平、公安局长刘莱之,牺牲于1944年8月的第四任县委书记李铎,皆安息于孟良崮烈士陵园一隅,曾经使许多年轻游人迷惑不解:沂南县境内的烈士陵园那么多,为什么自己县的县委书记还安葬于蒙阴县境内的烈士陵园内?他们不知区划的不断变动,地域的先后归属,即会导致这些问题的发生。而今,也有人编书、写剧,不顾历史事实和原因,而把孟良崮战役主战场来了个腾挪大搬家,言之凿凿说孟良崮战役发生在蒙阴县境内。呵呵,说起来,都是区划变动、历史变迁惹的祸。
  纵横交错的孟良崮山系,千百年来静卧其间。在历史的进程中,尽管这里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陈迹和优美的传说,但毕竟是荒土薄地,怪石突兀林立,绿色植被稀少,秃山难媲秀地。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默默无闻的。然而,时光延续至1947年5月的时候,伴随着人类史上国共两方在此地展开的一场血与火、灵与肉的大拼杀大较量,孟良崮才得以随之进入世人的视野,才为中外人士所知晓、所说道。
  1946年6月26日,是历史一个应该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前些日子在重庆达成的停战协议,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各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面对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也及时地发出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
  半年过去,国民党部队在解放区军民的沉重打击下,锋芒被挫,虽然侵占了解放区一百多座城市,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国民党不得不改弦更张,被迫于1947年3月开始放弃全面进攻,而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共集中了90个旅的兵力,用于进攻山东和陕北。其中,用于进攻山东解放区的兵力就达24个师,60个旅,45万人,占重点进攻兵力的66 %。企图集中优势兵力,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以期在短时间内首先占领陕北和山东,继而占领华北和东北。
  1947年3月下旬,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开始。4月上旬打通徐州至济南段的津浦线;并侵占了临沂和鲁南地区。随即向鲁中沂蒙山区进犯。此时,华东野战军结束休整,陆续在沂蒙山区以西地区运动部队,待机歼敌。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毅、粟裕根据当时敌情现状,曾先后五次打算出击,并连续调动各纵队北上、东进,但皆因敌情战况有变,战机不成熟而作罢。
  为了在运动中歼灭国民党军主力,华东野战军一直在寻求有利战机,不断调动国民党军。华东野战军部队翻山越岭,几度回旋,东挡西杀,南征百战,犹如巨龙翻滚。有时围而不攻,有时忽聚忽散,弄得国民党部队晕头转向,追随野战军部队往返行军1000多公里,不但没能围歼华东野战军,反而在几次战斗中损兵折将两万多人,结果连陈毅、粟裕的军事意图也没判明。陈毅对这种机动灵活的山地运动战做了个通俗而又生动的比喻,叫做“玩龙灯”,或者“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这种运动战,虽然调动了国民党军队,但也使自己的许多干部战士一时不能完全理解,产生了思想问题和急躁情绪。这在小说《红日》、电影《红日》《南征百战》中都有所反映。
  5月5日以后,国民党军队开始实施“拉网”战术,第一线八个整编师兵分三路继续向北推进,步步紧逼。第一兵团整编74师、整编25师等部,由临蒙公路即今205国道经青驼寺、双堠等地向北推进。先后侵占了新泰、蒙阴等地。左翼一路经平邑仲村往北推进。右翼一路经葛沟、河阳,往苏村、沂水北犯。敌人在北犯过程中,采取并肩靠拢、齐头并进的战术,使华东野战军难以打其一路。为了调动敌人,陈毅、粟裕接受了前阶段经验,决定将主力再后退一步,集结于莱芜、新泰以东地区待机。
  华东野战军的这一行动,给敌人造成一个错觉,错误地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兵力不足,攻击疲惫,可能继续向东北方向的淄川、博山等地撤退。遂命各部日夜兼程跟踪追击。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认为时机已到,为了争抢头功,不待其他友邻兵团统一行动,即勒令各部大胆进击,并限日占领坦埠等地。整编74师更是跃跃欲试。此74师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军王牌中的王牌,全部美式装备,又经过美国顾问团的特种训练,具有相当的指挥、战术、技术水平,进犯解放区以来,攻两淮,占涟水,气势汹汹,尚未受到华东野战军的打击。因此,十分骄横。这次进犯沂蒙山区,师长张灵甫目空一切,孤军冒进到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突出了本兵团序列十几里,形成了一个箭头式阵势。这就为华东野战军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此时,陈毅粟裕本来已经部署了歼灭敌右翼第七军及整编48师一部的作战行动。多数部队业已到达指定位置。位于战线中央的整编74师的贸然北进,态势突出于其友邻部队之前。而其两翼强大的掩护兵团却进展缓慢。华东野战军所察知上述战况后,粟裕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歼敌机会。随即向陈毅汇报,并建议主力部队立即停止东移,改变原来作战计划,先攻打整编74师。陈毅非常赞同粟裕的意见,果敢地下了虎口拔牙的决心。决定以中央突破对付国民党军的中央突破,用“猛虎掏心”的办法,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部、干净地消灭74师,以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很快,新的作战命令发出。华东野战军组织了四个纵队的兵力,以两面开弓之势打援,牵制敌人的掩护兵团;集中五个纵队的兵力,向整编74师两翼穿插,截头堵尾,四面包围,将其一举全歼于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地区。
  大军云集,战火纷飞。惊天动地的孟良崮战役打响了。
  5月13日晚,华东野战军两翼迂回穿插部队向正面敌人进行攻击。很快**纵深,实施中间突破。14日,穿插部队割裂了敌74师与左右两翼的联系。四纵、九纵向正面敌人发起进攻。原来迂回到鲁南敌后的6纵,也于12日黄昏星夜飞兵,兼程北上,两昼夜强行军200余华里,于14日凌晨抢占垛庄。并与一纵、8纵取得联系,封闭了合围口。至此,整编74师的唯一后路被截断,被华东野战军叶飞1纵、陶勇4纵、王建安8纵、许世友9纵、王必成6纵五个纵队团团围困在以孟良崮为中心的狭长地带,成了瓮中之鳖。
  激战三昼夜。16日下午5点,战斗胜利结束。
  战役刚结束时,孟良崮山地一阵狂风骤然而起,倾盆暴雨从天而降,山上流水尽赤。国民党军俘虏全然不顾,皆以各种方式抢接雨水解渴。20分钟后,雨过天晴。狂风驱散了战场上的硝烟,暴雨冲刷了连绵的群山。华东野战军胜利的战旗在习习的凉风中飘扬,英雄的孟良崮在晚霞的辉映下更加雄伟壮丽。
  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74师及整编83师一个团;加上其他,是役共毙、伤、俘32676人。毙、伤13000人。俘虏19676人。师长张灵甫、副师长蔡仁杰、第58旅旅长卢醒被击毙。华东野战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整个战役共伤亡12189人。其中阵亡2043人,负伤9300人,其他减员846人。
  孟良崮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而进行的一次典型的山地运动歼灭战;敌我双方共动用兵力数十万人,是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之前,与国民党军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决战;也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这次战役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挫败了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而进行整顿;初步扭转了华东战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胜利信心,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政治、军事攻势。此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两年前的5月16日,正是杨柳初芽杏初花的季节;也是人们经常用来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的日子。
  那年,县内的纪念活动,是由几家民间团体以“民族昌盛,共祈和平”为宗旨,自发组而举行的。纪念会场地安排于孟良崮山顶一块平地上。邀请了若干籍贯沂南而在外工作的著名人士、社会名流;还邀请了与当年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有关的几位亲属。当然,这是当客人们登上孟良崮主峰后,经过介绍,人们才发现、知晓的。
  那日,天蓝蓝,风习习,白云偶尔几朵飘过。孟良崮主峰前,一块较为平坦的开阔山地聚满了人群。大红横幅早已挂起,上书“民族昌盛,共祈和平”几个大字。纪念活动即将在此青山绿水间开始。
  活动主办者、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振玉等满面春风,陪着客人们走来了。人群里面,有位身材匀称、精神矍铄的老人;远远看去,此人和一代伟人毛泽东颇为相似。这位客人,本地认识他的都很熟悉。他就是从孩童时代就闻名遐迩的“孩子诗人”、建国后成长为全国著名诗人、山东省文联原副主席的苗得雨先生。苗先生故乡即沂南县大庄镇苗家庄。和苗先生一起走着的,有几位面孔比较陌生。里面,有一位看上去极似60岁左右年纪的女士,步态轻盈,衣着楚楚;侧身后跟着一位50岁年纪的男士,高大魁梧,****倜傥,尽管脸上已写有少许的岁月沧桑,但依稀仍见当年的潇洒和帅气。另外几位,是从台湾来的客人。再就是本地统战部门的陪同人员。那么,陌生人是谁呢?
  谜底,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继被揭开。来宾介绍中,人们方恍然大悟:陌生的几位,不是别人,原来竟是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女士和他们的儿子张道宇。他们是主办方专程从上海邀请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另几位台湾朋友,是张道宇先生的生意友伴。
  王玉龄女士原安徽籍,幼年时随父母迁至湖南长沙。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主婚,17岁时嫁给国民党军74军中将军长张灵甫。婚后两人一直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1947年4月底生儿子张道宇。许多文章资料里皆云当年孟良崮战役最后那天,即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蝙蝠洞内的张灵甫有遗子两岁。其实不然,而是刚出生21天,尚未满月。这是王玉龄在参加活动当晚与著名诗人苗得雨叙话时亲口透露的。
  张灵甫阵亡后,王玉龄于1949年4月携老母、幼子去了台湾。作为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的遗孀,她本可依靠抚恤金生活。然而,王玉龄想到的却是自己还年轻,应该自谋职业。1953年,她在时任台湾陆军总司令的姨夫孙立人帮助下,办得去美国的护照。留老母、幼子于台湾,只身漂洋过海去美国求学。
  在美国,王玉龄考入纽约大学,学财会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医院、五星级饭店、美国航空公司供职20多年。在此期间,她一直孑然一身,未再嫁人。
  在20世纪70年代,受到周恩来所约请,王玉龄开始来内地访问。尔后时常往来。2005年,由于儿子张道宇与友伴在内地驻有公司的办事机构,且选择在上海经商。随之,王玉龄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居所,并开始各处奔波参与一些公益活动。
  2007年春天,王玉龄意外地接到了粟裕大将的侄子粟刚兵邀请她前往山东沂蒙山区参加孟良崮战役纪念活动的请柬。这是活动筹备方,为了使活动有规模、有意义,经过一番审时度势,而通过粟刚兵发出的邀请。原本担心王玉龄会不答应。不料王玉龄却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能恨谁?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再说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于是,就有了那年、那月、那日的遥远山东沂蒙山区之行。她,第一次踏上了60年前就使她感到惊诧、业已铭刻于心的孟良崮。
  那日,在孟良崮山顶上,举行纪念仪式。自然,县内统战部门以及主办方负责人分别讲话致意。轮到苗得雨诗人讲话时,他热情地称呼“王玉龄女士”,称呼张道宇先生为“大侄子”,亲切地话语,使王玉龄娘儿俩倍感温馨。
  中午,就餐时,王玉龄、张道宇与苗得雨诗人共坐一桌,且娘儿俩各坐苗得雨一边。间隙里,苗得雨端详张道宇高高的个头,王玉龄在一旁介绍说:“他爷爷1米90,他爸爸1米89,他只有1米83,真是每况愈下啊!”苗得雨点头说:“儿子很像父亲。”王玉龄不无夸奖、不无自豪地说“他爸爸比他还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的确,王玉龄在心底、在某些方面至今仍然十分赞美她的先生。当年作为一个涉世未深,刚至及笄之年即遭亡夫变故的弱女子,在充满凄风苦雨以及各种诱惑的人生旅途中,能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先生,苦守空闺不再另嫁,实属不易哦。并且直至老妪之年亦不悔!从为人的道义来讲,应该说这种坚毅之精神是令人称道的;也值得敬佩!
  早在1992年,王玉龄在美国巧遇山东兰陵美酒厂厂长崔学文先生,就曾通过崔学文查找张灵甫的遗骨,意欲查到后迁回张灵甫老家陕西安葬。崔学文先生回来后将此事向当时的临沂市政协主席高广田汇报。高广田随即把此任务交给了政协文史委。文史委的几位工作人员几经周折,三下沂南调查。终于查明张灵甫的遗骨仍埋在沂南县的野猪旺村。并且把此情况通过中央统战部向王玉龄作了转达。
  纪念活动的前一日晚,王玉龄女士和苗得雨诗人在宾馆叙话,话题自然离不开孟良崮战役。在谈到那场战役的结束,也是蒋介石重点进攻的结束,继而是国民党统治的结束时,王玉龄边听边点头。之后,她说:“我先生可是抗战常胜将军!”维护丈夫是抗战常胜将军的荣耀之心理可见一斑。也应该承认,张灵甫的确是一员抗战勇将。一生戎马生涯,两次负伤,都是打日军落下的。后来,打内战,进攻解放区,责任在蒋介石。张灵甫仅是服从者、执行者。但按不以成败论英雄来说,他仍然不得了。不然,孟良崮战役为什么影响这么大?那样震惊中外?王玉龄女士还和苗得雨诗人谈起了张灵甫“跛子将军”的传言。她说:“有人说,我先生是跛子将军。他怎么是跛子将军?他的膝盖只是被打裂。当时医生说只有锯掉。我先生说,谁锯掉我的腿,我枪毙谁!后来伤愈,走路只一条腿不方便打弯;但不注意,看不大出来。有人还说是橡皮腿,那简直是笑话了。”
  在孟良崮山顶,当她走进芦山头那座蝙蝠洞,即当年整编74师指挥部最后之所在时,王女士深情地说:“未能与将军共患难,感到无限的愧疚--”王玉龄在说这番话时,表情哀哀,但并未落泪。显然她早已从悲伤中走出。在下窃以为王玉龄女士这样做是对的。毕竟时过境迁60年,更兼而今人民对张灵甫将军的抗战功绩念念于怀,大家也认识到某个环节上的成败是难以论英雄的。要看大局,看主流。所以,应该有喜无悲,有乐无忧,继续围绕孟良崮新景新貌,续写新的史诗篇章。
  读读王玉龄女士为悼念他的先生所写的诗词吧:“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而今,此语句被题刻于孟良崮的一块大岩石上(四七,指1947年。作者注。)。
  那日,在孟良崮山顶上,王玉龄女士书写一幅“和平统一”,赠给了孟良崮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振玉先生。

 


 

温馨提示:留言评论请遵纪守法、健康文明           当前共有 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
匿名评论 会员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免费注册
匿名评论需经审核后才显示;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精 采 图 文
  能工巧艺
  根雕奇石
  画说崮乡
  在线商城
 
文 章 搜 索
选择栏目:
关键字:
 
最 新 文 章


⊕山东省话剧院到夕阳红敬老院... 
⊕蒙阴街道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技... 
⊕临沂市委统战部督导组到蒙阴... 
⊕南方家居入住蒙阴县宝鼎家具广场 
⊕蒙阴县城管环保部门联合执法... 
⊕临沂军分区领导到蒙阴检查民... 
⊕蒙阴县模范职工之(小)家和... 
⊕王永凤到野店镇调研红色教育... 
⊕在书的海洋中畅游 丁明怀 
⊕蒙阴县委书记朱开国察看高考... 
⊕初识旅游大侠李存修 
⊕青州市4个项目入选第三批省... 
⊕刘超:微笑着面对磨难 撑起... 
⊕蒙阴经济开发区举办农药经营... 
⊕红色的梦 侯文心 
⊕花树下的回忆 
⊕拖箱代 
⊕再见声音盛宴 
⊕左岸阳光 包锡彬 
⊕一心逐鹿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www.chinagu.org  鲁ICP备11017629号-1  

申明:本站作品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法律顾问:山东正诚信律师事务所 王瑞祥律师
商务合作电话:13325088771    QQ:306281381     投稿信箱:chinaguwh@163.com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