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俺村里当年烧火做饭啊用的就是这种风箱!”“对,对,这个煤油灯可是有年头了,这是50年代的土地证,这是51年的《大众日报》……”百泉峪村支部书记方国明正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被他戏称为”蒙普”(蒙阴普通话),在村史馆给前来参观的团队进行讲解。
随着十一假期的临近,来桃墟镇百泉峪村考察学习的游客们络绎不绝,漫步村中,被村内乡愁文化纪念馆里陈列的那些早已不常见的纺线车、旧报纸、旧证件、煤油灯、耕种工具等旧物件吸引了眼球,纷纷拍照留念。
“今年国庆节,我们村里不仅有‘土味’,更有品位。”该村当了20多年村书记的方国明笑着说,作为“全国文旅融合试点村”,百泉峪村在完善旅游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公共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建成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愁文化纪念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乡村大舞台等。
“这些都是我们专门从村民家中搜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老物件’,并为每个物件制作详细的‘身份证’,这样大家伙对各种用具的名称和用途一目了然,也能更好地展示这些逐渐远离人们视线的农村生活、生产旧物。”在乡愁文化纪念馆中,方国明主动担任起了“讲解员”,“通过不断完善村内公共文化建设,不仅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更因这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感受与众不同的乡村游。”
一个110多户的小山村,去年外来游客达15万人次;建有农家乐38家,每家平均年收入30多万元;建有画院5家,常驻书画家100多人;拥有国家级荣誉4项,省级荣誉12项—这就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旅融合试点村的百泉峪村。文旅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成了该村书记讲解员方国明的解说亮点。
以前的百泉峪可是周围十里八乡众所周知的穷窝窝。百泉峪原名狼虎峪,偏远、荒凉、贫穷。“麦秆只有一尺长,玉米只有寸把长”,常年难以解决温饱,以前讨饭的多,后来光棍多。为了拔掉百泉峪的穷根子,方国明首先发动村民发展果园,提高村民收入。干部撬动党员,党员撬动群众,进而改变全村面貌。跑过大车、开过饭店的方国明趁势而上,要求干部和党员带头建农家乐,村里给1200元钱作为补助。没想到,这次的阻力要大得多,都说他不务正业,城里人怎么会到这荒山野岭吃住玩?方书记只好动员在青岛上班的大女儿和女婿来冒这个险,去带动村民致富。让他们分别辞掉了青岛公司和当地派出所的工作,鼓励他们开张了第一家农家乐——古槐山庄。为了实现全村由“农”到“旅”的转型,方国明工作之余帮着女儿打理农家乐,成了一名“书记服务员”。在他们 道德带动下,全村24名党员有22名办起了农家乐,同时把握了休闲式旅游的趋势,打造出沂蒙田园风貌吸引游客,石墙、菜园、水潭、果园稍加修葺,都是旅游资源。 如今的百泉峪,已发展38家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40万元以上。同时也带动了周边150多户开起了农家乐。 在方国明的带领下百泉峪的吸引力和人气指数不断攀升,描绘出了一幅天蓝、山绿、村美、和谐共富的乡村旅游发展新画卷。
走在村中,一排排灰色小瓦的房屋,紧紧凑凑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透过云层的太阳光,使整个村子慢节奏地忽明忽暗。
绿树成荫,游客们在村里的农家乐吃着农家饭,赏着田园景,享受着这淳朴的生活风貌。“早就想来百泉峪看看,没想到还有如此多乡村文化特色,真是不虚此行。”专程从市里开车前来的市民张健一家吃着农家饭,笑着说道。
看着沉寂的古村热闹起来,方国明说,近年来,百泉峪逐步将“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引导村民自觉组织、自发参与文化建设,改善文化民生,让游客和村民能在村中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巧妙融合起来,致力建设“文旅融合”旅游项目。这座旅游村,在原有古村落的基础上,融入了专属于百泉峪的元素。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百泉峪乡村旅游日渐火热!(王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