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自徐州驱车北上5小时,我们来到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去登寻一座著名的山峰--孟良崮。孟良崮主峰高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因宋杨家军孟良曾在此练兵而得名。
我知道孟良崮是从电影《红日》、小说《红流纪事》开始的。崮,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远看像草帽一样。此番前来,是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单位党委专门安排的。去寻找63年前那场震惊中外载入史册的战役的痕迹。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该师中将师长黄埔军校四期生张灵甫在战役中阵亡。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烈士陵园内,纪念馆前面是陈毅元帅、粟裕将军侍马而立的大型花岗石塑雕。
拾级而上,穿过水池,纪念馆三角形对立的墙壁上嵌有19.47万枚子弹壳。纪念馆分东西两个展厅和多媒体厅。详细介绍了战役经过。有太多细节让人感动:一位叫齐进虎的侦查员,战前深入74师防区活捉旅部通信兵,缴获敌74师兵力部署和作战计划。号称国民党常胜将军的张灵甫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被包围被消灭的导火索。最初,计划在机动中歼灭的并不是该师。战斗打响后,素与友军不和的74师,在两翼援兵仅距离自己几公里之遥、却偏偏无法靠拢的绝望中被歼。
有老区著名的沂蒙六姐妹战役期间,起五更睡半夜、一天只吃一顿饭,把5000多斤粮食运回村里加工成煎饼,又送回部队。给部队洗了800多身衣服,做了300多双鞋。还有一位大嫂,用乳汁救助伤员。华野将士,在沂蒙老区人民的独轮车推出来的后勤保障下,最终赢得了浴血的胜利。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黑色的大理石,镶嵌着白色的五角星的墓碑,一排排在松柏树下伫立,计有2800多块,每一块墓碑后面都有烈士的壮怀激烈。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亦有将军骨灰分存供后人瞻仰)。
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胜利。特别要提出的是:战役结束后,共产党人厚葬了张灵甫。给这位曾经的抗日名将、战场上的对手以极高的礼遇。下葬时,被俘的少将和军官十余人,恳求看他们师长最后一面获准,皆泣不成声。
走过地空导弹、战机、坦克、大炮等军事武器陈列区,有和平鸽雕塑临风欲飞。战争是为了和平,纪念是为了不再发生。乘景区专用电瓶车前往孟良崮山顶,沿途树木蓊郁。山顶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1984年建。占地面积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在山顶能有这么大的面积,诚属不易。纪念碑碑高30米,由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象征着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的武装力量体制。底座为正三棱体,组成一个枪托,象征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托的周围是红色围墙,象征着高山下的花环。纪念碑的上下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征着军民团结必胜,人民战争必胜。碑中部正面镌刻着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另外两面镌刻着陈毅元帅诗词和粟裕将军的题词。
时光荏苒,孟良崮战役时还是华野基层干部的迟浩田上将,曾于1987年深情撰文《伟哉,孟良崮》回忆此役。文中有“嘹亮的冲锋号,激越万里长空,无畏的勇士们如潮水奔涌。”“青松挺拔,可是我战友的身姿?流泉欢唱,可是我战友的歌声?那漫山的鲜花,可是乡亲们的笑脸?那隆隆的开山炮,可是我军在发起冲锋?……”人立崮顶,放眼望去,山岚拂处,树涛阵阵,第二次孟良崮战役是老区人民用汗水冲开石头,栽上树木,绿化了曾因为战火寸草不生的山岭。淳朴的老区人民,正以热情好客的姿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孟良崮的精神,化为过上小康幸福生活的第三次孟良崮冲锋。
(作者: 曹生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