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的花海林潮,河边绿柳拂堤,果园里蝶舞蜂闹,处处绿意让人心醉;工业园里一个个低碳环保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让人心潮涌动;一个个农村社区,街道净洁,农家院里窗明几净,让人感动气象清新……盛春四月,走进蒙阴县,记者无处不被一种绿色景象包围,被一种绿色的兴起振奋,被一种绿色的文明而感染。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蒙阴县,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多年来,这个县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县、生态强县之路,找到了一条符合县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19.5%增加到45.5%,农民人均纯收入十年增长2倍,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4.5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7%,11个乡镇中创建了6个省市级文明生态乡镇、7个省市级环境优美乡镇,464个行政村中有312个生态文明村,走出了一条老区县域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 然而,改革开放初的蒙阴县却是一个期荒山面积高达42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占70%,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国务院确定的重点贫困县。一个底子薄、基础弱的老区贫困县是如何实现“绿色崛起”的呢? “祖祖辈辈、历代历届留下的这方青山绿水,是蒙阴最宝贵的资源,是最大的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蒙阴的立县之本,是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的正确抉择,我们将以今年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蒙阴的召开为契机,充分利用这片宝贵的绿色财富,全力打出造出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绿色样版’。”该县县委书记陈一兵如是说。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穷山恶水变成青山绿水 这个县以山区实际为立足点,以增收富民为出发点,遵循自然规律,实施整流域推进,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实现了治理与开发统筹推进,环境和乡村协调发展。一是实施绿化山川工程,构建山地生态系统。推行了部门包荒山绿化、大户承包造林、专业队造林、工程招标造林、生态林场建设、绿化示范带动等绿化方式。新世纪以来全县荒山绿化以每年近1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县75%的荒山得到开发绿化,70%的县域面积覆盖林木,创造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绿中”的优美环境。二是实施整治水系工程,构建水域生态系统。按照产业带、生态带、风景带的标准,治理了金水河、银麦河、曹庄河、保德河等38条河流,高标准实施9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小塘坝、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3万多处,总蓄水量9亿方,占临沂市的一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河流水质达标率、城市地表水达标率、城区环境优质优良率连续十年保持100%。三是实施绿色通道工程,构建生态长廊系统。近几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37条142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14公里。在国省道两侧建设了50米绿化林带,在县乡道路和村村通道路两侧全部栽植了行道树,全县绿色通道总长达到550公里,形成了“一条道路、一条绿荫”的生态走廊。四是实施流域治理工程,构建生态流域系统。先后治理了36条流域,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10多万亩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增绿、增产、增收的“三增田”,呈现出“山顶松柏笼罩,山间果树缠绕,山谷溪流潺潺,水中鱼鸭欢跳”的良好生态景象。 生态与富民相结合,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水 多年来,蒙阴县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生态化的理念培植特色产业,用产业化的思维开展生态建设,实现了生态优势和产业优势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一是立足山区实际,把林果业锁定为农村的主导产业。从八十年代开始,蒙阴市把既让山头变绿、又让群众增收的林果业确定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八十年代搞集体开发、分户承包,九十年代搞项目带动、连片治理,新世纪以来搞合作联合、规模化种植,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0万亩,2010年全年产销果品23.5亿斤,其中蜜桃面积和产量占全省1/3,居全国县级首位。为提高果业的效益,我们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服务“六个统一”标准,全力打造精品示范园区。在此基础上,搞好“三个对接”,就是加强与市场对接,建设优质无公害果品基地41万亩,建成产地批发市场300多处、恒温库100多座,形成了1500个营销大户、7000名果品经纪人的营销队伍,统一使用“蒙阴”品牌,经农业部评定品牌价值达28.96亿元;加强与城市对接,在江浙沪一些城市设立销售专区专柜,在各大城市建立固定销售关系,在上海市场每三个鲜桃就有两个来自蒙阴;加强与企业对接,培植了六姐妹食品、金栗板栗、美华农科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县果品专业村达到320个,这些村90%以上土地种果树,90%以上农业收入来自林果,一亩果园年收入七八千元,一个果品专业户年收入三五万元到十几万元。蒙阴县被确定为全省特色高效农业先进县、全国果品十强县、全国果品综合强县,成为中国蜜桃之都和中华蜜桃第一县。二是发展特色养殖,推动循环农业发展。与林果业相配套,加快发展以长毛兔养殖为特色的畜牧业。全县养兔600万只,成为全国第一养兔大县和“中国长毛兔之乡”,兔毛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业内有“世界兔毛看中国,中国兔毛看蒙阴”的说法。同时,加快畜牧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推行了“畜—沼—果”生态饲养模式,建成了2.2万个沼气池,形成了“多重利用、多链结合、资源共享”的生态循环经济,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三是联动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生态农业功能。依托百万亩林果形成的生态景观,编制了乡村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村一个特色、一村一个旅游主导产品的模式,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协会,统一注册了“蒙山农家乐”品牌,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星级管理,大搞遍地开花的农家乐旅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全县农家乐旅游村达到56个,从业人员1万余人,“农家乐”旅游户平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2010年全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5个百分点,成为“山东省旅游强县”和“山东省服务业重点城区”。 发展与民生相结合,金山银水变成锦山绣水 这个县紧紧围绕生态主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新农村。一是狠抓“五化”建设。从2009年起,连续两年持续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整治乡村环境。在净化上,力求全面、彻底,各个村居设置柴草集中堆放处,建设垃圾池,村内垃圾逐步实行统一收集处理。在硬化上,由村村通向街巷通、户户通延伸,目前全县共完成村内道路硬化400余万平方米。在绿化上,推行全覆盖、无缝隙,注重运用乡土树种,形成绿化特色, 全县乡村现栽植绿化树木34万株。在美化上,逐步上档次、上水平,对沿路沿街的建筑墙体进行修整,对广告牌匾统一规格和风格,形成协调美观的村容村貌。在亮化上,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在乡村主要道路安装路灯8000余盏。二是狠抓农村住房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坚持“改造城中村、建设中心村、撤并弱小村、发展重点村、培植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原则,以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目标,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与旅游开发、与生态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与土地“增减挂钩”相结合,2009年以来共新建农房6378户,面积95.6万平方米,改造危房2758户,面积41.4万平方米,目前在建农房3500户,面积52.5万平方米。工作中,突出抓好集中改造、连片开发,先后实施了涉及200多个自然村的3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同步实施路水电、绿化、公交、有线电视和“三上”工程建设,综合配置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农村居民向中心村聚集。目前,全县共修建小区道路100余公里,铺设供排水管道5万余米,绿化面积10万余平方米,建成小广场26处,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型社区,逐步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三是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建立标准化管理机制,制定了4套100多项整治标准,提出了量化指标。建立“一个机构、两支队伍”保障机制,成立乡镇执法中队13个、170人,成立环卫保洁队伍459支,1420人,实现了乡村保洁常态化。建立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机制,建成3处生活垃圾处理场和32处垃圾中转场,村居设立垃圾池、垃圾箱2180个,初步形成了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建立“污水生态处理”机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分别推行社区集中处理模式和分户式污水处理模式,利用生态循环技术,实现了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锦山绣水变成欢山笑水 这个县坚持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注重历史传承文化遗存的保护与挖掘,集中打“绿色文化”、“红色文化”、“乡土文化”三大文化品牌,努力形成生态、文化、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局面。一是传播“绿色文化”,强化生态意识。健全文化传播服务体系,在180个村建起了生态文化广场,210个村建起了生态文明画廊,420个村安装了生态科普宣传栏,261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在广播、电视、报纸和党员远教系统全部开通生态文明专栏,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绿色文化传播网络。二是传承“红色文化”,锻造生态文明。以孟良崮为龙头,以建设沂蒙六姐妹事迹展览馆为补充,把孟良崮战役指挥所将军洞、南北岱崮保卫战遗址串联起来,打造一条气势恢弘的百里红色长廊。依托红色文化,大力开展沂蒙精神教育,鼓舞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三是挖掘“乡土文化”,助推生态发展。挖掘算圣文化、蒙恬文化、桃文化、崮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实施了刘洪文化山体雕刻工程、钻石矿山公园工程、东夷部落影视城等文化项目。连续3年举办中国桃产业论坛,连续6年举办了桃花旅游节,文化产业年产值已达1.6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