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网讯 在山东省蒙阴县坦埠镇故县村有一位老人叫公维德,他于1938年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5岁始入小学,20岁毕业于沂水师范初师部,被分配到乡村公办小学任教师。五年后因故返乡务农,先后担任过生产队会计、生产队长,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连续二十四年,1988年因病退休。退休后又先后创办过“农业科技服务部”、“食用菌研究所”,推广农业科技,出席过临沂市科技交流大会并作典型介绍。74岁后先后出版《路心集》、《枫叶韵草》诗歌集、长篇小说《蒙山草脉》获临沂市作协《沂蒙之光—文学创作特殊贡献奖》,堪称名望乡里。
2017年春节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公维蒙在多次酝酿的基础上,正式向公维德提出编写村志的工作。公维德深知编写志书的难度,但被公维蒙这种深谋远虑、志在留住乡愁的情怀所感动,毅然接受了任务。经过半年的准备,自2017年7月至年底,公维德在自己家里小饭桌上,编写了近12万字的村志框架。经县内有关专家、学者座谈讨论,对书体结构,内容主线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因工作量庞大,公维德又联系了村上热心公益的两位老人公维华(75岁)、公维长(62岁),三人组成村志编辑组,开始了故县村志的长编工作。2018年3月开始,三位老人首先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公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二届三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山东省地方史志编修条例》,然后制定了故县村志编纂工作计划,规定了上下班时间,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村上没有资金,公维德拿出1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没有专用办公场所,他们就利用村办公室,村上办公时他们暂停编纂,村上办公结束后他们继续(当时村上租用三间民房做办公室)工作。历严寒,冒酷暑,他们先后翻阅5000多页史书资料、查看60多年村内档案,20多本个人工作手册、访问了村内阅历丰富的60多位老人100多人次、考查了十几处古迹遗址,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他们每天坚持工作八九个小时,连续奋斗300多天,先后10次调整书体、章节,反复修改内容,完成了60多万字的村志二稿。蒙阴县党史方志办公室领导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及文学界部分名人进行了审议,大家提供了近100条修改意见。公维德主编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带领村志编辑组又一次修改了村志的部分章节内容。他们三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前后奋斗了近30个月,于2019年8月底完成了《故县村志》三稿,全书20章,149节,90万字,文内穿插照片722张,各种表格76份,原始资料影印件66份,堪称文图并茂。三稿由县党史委办公室领导组织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审定,进一步完善后,于2019年11月由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故县村志》是蒙阴县第三部乡村志书,出版后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公维德老人今年82岁了,他在身患多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情况下,谨尊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教导,以大海捞针的精神,挖掘抢救故县村历史的坚强意志,以不图名利、践行使命的初心,以事实求是精益求精的作风,团结带领两个伙伴,坚持苦干900天,为故县村民,为坦埠镇乃至蒙阴县贡献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卓有历史价值的珍贵资料。
三年来,公维德在统领全书的同时,亲手编写了60多字的村志文稿,修定了近30万字村志资料,其艰辛和刻苦程度可想而知。他累病了,挂两针接着干,家人阻拦,劝他珍惜身体,珍惜健康,他说拼上命也得把活干完,四年了,村上没给他们报酬,他们无怨无悔。村志出版后,公维德老人欣慰地说:“我们的努力能得到领导的支持,专家的肯定,村民的认可,对社会有点益处,我就心满意足了”。(王相理 马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