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岱崮地貌 |
|
卧龙崮发现中国原始天文仪器——“日晷” |
|
|
作者:公方景
卧龙崮,又名站崖、长山,座落在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燕窝村东,卢崮山前。海拔436米,崮顶长1000余米,宽20-8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四壁陡峭如削,壁高10-20米,崮底长4000余米,宽500余米,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宛若长龙,故名。 在卧龙崮古寨遗址内,除有在岩石上雕凿的棋盘、碓臼和石闩外,还有六个巨大的圆环,这些圆环均在平整光滑、西高东低的天然岩石上,直径3-5.4米不等,分别分布在崮顶的南北两端,北端有四个,南端有两个,笔者称其为“六环规迹”,简称“石规”。其中,最大的一个在崮顶南端偏西。该“石规”外径5.4米,内径5.2米,间有放射状的錾沟,沟上口宽10厘米,底宽4厘米,深9厘米,石规规整,凿痕均匀。其内东侧有一直径25厘米,深12厘米的圆坑,在圆坑的北边与其相距66厘米处,又有一凹形小口,边长6厘米,向东有排水口。 该规南边,又有一直径4.6米的“石规”,仅在北边有一段2.3米长的錾沟,其上口宽7厘米,深8厘米,底宽2厘米。此规面光滑,没有人工雕凿的其它痕迹。 北端偏东的四个“石规” 在布局上呈东南西北排列。其直径自东向西依次是: 3.47米,3.10米, 4.02米, 3米。这四个规整的“石规”,其中三个中心处有圆形凿坑,錾沟凿痕同南端“石规”。其中直径4.02米之石规,圆心及圆心北65厘米处,分别各有一个圆坑,经罗盘测定为南北方向。顺正南方向,从中心圆坑到圆环外沿刻有一条直线。 关于这六个“石规”之作用,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碾盘”,有人认为是“粮仓”,还有人认为是“帐篷”。笔者认为与天文有关,是中国最原始的天文仪器— “圭表”,“日规”或叫“日晷”。其依据是: 查《辞源》得: [圭表]测日影的仪器。北齐刘子心隐:“三刚之动,以圭表度也。” [日规] 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晋书鲁胜传正天论:“以冬至之后,立晷测影,准度日月星。”汉书一OO下叙传:“应天顺民,五星同晷。”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汉刘向说苑辩物:“以岁星(木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太白(金星)、辰星(水星)为五星,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日晷]一、日影。艺文类聚七七北齐邢子才(劭)景明寺碑:“及日晷停流,星光辍运。”二、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秦汉时已流行于民间。 [表]古代测日影以定时刻的标竿,史记六四司马穰苴传:“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为视日景。”景,影之本字,即日影。 [土圭]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按周礼注疏:“在夏至日画漏半置土圭,审其南北,另立八尺之表,视其日影,表北得影若与尺五寸,与土圭等,视为地中,可以建都也。”“ 还可用来测日至,如夏至日中,表影尺五寸;冬至日中,表影一丈三尺。” 还从《新华词典 》得: [圭]古代测日影的仪器 。 [圭表]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仪器。包括圭和表两部分:表是直立的标竿,圭是平卧的尺,其构造是把圭平放在石座上,把表分别立在圭的南北两端。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日晷]也作日规。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综合分析:“表”是直立于地面上的竿子;“圭”是有刻度的尺子;“规”是圆形的地面或石面;“日规”是由表即竿子与规即圆形的地面或石面组成;“圭表”是由表与表下南北平放的圭尺组成;“日晷”是由“日规”演变而来,较之原始的“日规”而进化了许多的天文仪器,也可以说“日规”是最原始的“日晷” 至此可断: 卧龙崮古寨遗址内之“六环规迹”,是原始的天文仪器“圭表”、“日规”或叫“日晷”。在四个有圆坑的规内,在圆坑中分别直立于一根标竿(表),在一个有两个圆坑的规内,在两坑之间南北方向平放一个圭(尺),就可分别得到“表”、“日规”、“日晷”和“圭表”。试想:这些原始天文仪器组合在一起,无论从数量、布局、设计、运用等方面都称得上是奇迹。如果“六环规迹”确属古代天文仪器,那么,卧龙崮一定是古老的天文台。 敬请有关专家进一步论证。
|
|
|
|
|
|
|
|
|
|
|
|
|
|
|